君子应该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事物的基本道理就形成了。这里的根本就是做人要孝顺悌爱,也就是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尊敬兄长,爱护弟弟。以此推之,这句话告诉我们应该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不断磨砺自己的品行。做事就是做人,当我们把人做好了,事情自然就能水到渠成,迎刃而解。假如一件事情没有成功,我们就要反躬自省了,多想想自己的性格、脾气、为人是不是还有待提高和完善。
结交朋友没有不如自己的,有了过错不要害怕改正。古人说,结交须胜己,似我不如无。结交朋友应该找超过自己的人,和自己差不多的或者不如自己的人不如不交。结交比我们优秀的人,我们才能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因此,我们要重视交友的原则,什么样的人可以交,什么样的人要远离。孔子说的益者三友,损者三友,我们要细细领会。在这个世上,没有人不会犯错,人都是在错误中不断成长起来的。我们有了错误,一定要及时改正止损,不可错上加错,一错再错。
一个人没有诚信,不知道他还能干什么。人无信不立,诚信乃立身之本。一个人说话做事要真诚,不轻易向人许诺什么。答应别人的事情,就要说到做到,不要出尔反尔。不管是做人还是经商,用欺骗的手段谋取利益,只能骗人一次,绝不可能长久。欺骗别人的人,终将会被别人欺骗。靠欺骗和狡诈获得的利益,最后都会如竹篮打水一场空。
君子知道的是道义,小人明白的是利益。君子说话做事都会思考自己的言行是否合乎道义,而小人说话做事总是考虑的是自身的利益得失。放在今天来说,此言告诫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在道德和法律的框架内,这样才能走得更长远。我们如果只在乎蝇头小利,只会斤斤计较,不善于舍弃,那么势必会招致别人的讨厌,严重者会因此丧命。
父母在世时,儿女就不要出门远行,即使不得已远行,就一定要有去处。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儿女离家太远的话,要是父母在家有个三长两短,就会鞭长莫及。在现代社会,交通虽然发达了,但父母年纪太大,生活自理或许就会力不从心。因此,做儿女的就不要离家太远了,这样可以在父母身旁尽孝。假如儿女不得已在外奋斗,就应该有个明确的目标,不要让父母在家担心自己。
古人不轻易把心中的话说出来,因为他们以自身的行为赶不上言语而感到羞耻。常言道,事以密成,语以泄败。凡事只要还在谋划或者还未成功时,就一定要守住秘密,积蓄力量,不要让周围的人过早地知晓,待到事情成功的那天,世人自会对我们刮目相看。事情还没成功,就先把消息放出去,身边的人就会嫉妒或嘲笑我们,会处处在背后造谣生事,阻止我们获得成功。我们的内心不设防,总是轻易向外人透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其实就会给自己招来很多是非或灾祸。
君子说话迟钝谨慎,做事却很敏捷。俗话说,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口不择言是很多人的通病,即使自己再怎么谨慎,说话要是过多,就一定会有说错话的时候。因此,避免祸从口出的方式,就是少说或者不说。当机会来临,只要自己看准了,就一定要抓住它,因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们做事如果优柔寡断,犹豫不决,再好的机遇都会白白溜走。就像谈恋爱一样,只要我们真心喜欢对方,就要大胆地追求,不要害怕对方拒绝我们。如果心存胆怯,怕这怕那的,再好的缘分都会错过。
上面的人行为端正,不用发布命令,下面的人也会遵从;上面的人行为不端正,即使发布了命令,下面的人也不会遵从。这句话放在任何场景都适用,不论是治理国家还是管理公司,抑或是教育孩子。我们要想服众,就必须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有句话说得好,正人先正己。我们没有做到的事情,就无法去要求别人做到。比如,我们出口成脏,就不要指望孩子温文尔雅;我们脾气暴躁,就不要指望孩子情绪稳定;我们冷漠无情,就不要指望孩子温暖有爱。
自己不想要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做人不能以自我的利益为中心,不考虑别人的处境和感受。只要对方没有触碰道德和法律底线,我们应该允许对方有不同的想法,不能把我们的个人主观想法强加给他人。一个人最大的恶意,就是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别人,把所有的结果理所当然用自己的过程来解释,并一直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存在。你不为别人活着,别人也不该顺应你而活。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想要快就达不到目标,只顾小利,就办不成大事。做事只求速成,就会缺少思考,缺乏风险把控,目标或许很难达到。俗话说,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才会走得更长久更稳定。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要吃热豆腐只会烫破嘴皮。我们追求利益是人的本性,但如果只贪求眼前的小利,那么就会忽视长远的目标,就会因小失大。人生很多事,我们只有学会舍弃,才会有得到。
古代的人读书是为了提高自己的道德学问,如今的人读书是为了炫耀给别人看。读书的最终意义是什么?我想读书学习的价值就是通晓事理,明白自身的不足,做事不偏执一端。读书还有其他很多好处,比如砥砺品格,提升技能,陶冶情操,开阔视野等等。如果说读书就是为了卖弄学问,炫耀自己,那么,这样的行为就会招人讨厌和嫉妒。学问越大,就要越低调谦虚才行,否则,满肚子的学问有时就会带来灾难。
君子以说得到而做不到而感到羞耻。说到就要做到,做不到就不要说出来。说得再好听,又不拿出实际行动,又有什么用呢。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傻把式。我们只有做到言行一致,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服众,才不会沦为别人的笑柄。常言道,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意思是说,君子应该用行动说话,而小人爱用舌头说话。要让别人对我们刮目相看,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用事实去证明自己,无需口舌之争。
多责备自己,而少去苛责别人,那么,就会减少很多怨恨。我们立身处世,对自己严格没事,但不能一味地苛求别人。以恕己之心恕人,以责人之心责己,就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减少不必要的祸患。我们总喜欢讨论别人的是非过错,却从不在自己的身上找原因,这其实是做人的大忌。我们总是苛责别人,别人肯定会讨厌我们,两人之间的怨恨就会越积越多,长此以往,悲剧就会发生。
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小人却是严格要求别人。这句话和上面那句话所阐述的道理一样,无非就是告诉我们,做人一定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在这个社会,我们要想改变别人其实是很难的,与其这样,我们不如改变自己,因为改变自己很简单。纵观历史,我们发现,但凡取得巨大成功的人,无不都是以身作则。他们面临失败,都是在自己的身上找原因,不会去责怪外人和环境。
有错误不去改正,才是真正的错误。每个人的一生,不管如何多么谨慎小心,必定都会犯错。就像毛主席,他建立新中国,那么伟大的人,他的晚年也会头脑发热,判断失误呢,更不用说我们普通人了。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知道为啥错了,更不知道如何去纠正错误。俗话说,人不可能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如果真的摔倒两次,那就是我们自身的问题了,说明我们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说明我们没有从第一次摔倒之后吸取教训。举个例子,我们第一次贪小便宜被骗,按理说第二次遇到相同的情况,就应该警惕了,可有的人还会相信骗子的伎俩,导致被骗更多的钱财。
花言巧语能扰乱德行,小处不忍让就会败坏大事。虚伪动听的话听多了,就会让我们迷失方向,丧失自知之明。举个例子,我们明明长得不漂亮,可别人故意恭维我们,时间久了,我们或许真的就认为自己变漂亮了。因此,我们要时刻防范身边那些巧言令色之人。我们在社会上立足,每天都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总会遇到不顺心的人和事,如果我们事事都要争个输赢,没有容忍之心,其结果就是两败俱伤,害人害己。
在路上随便听到的话就传播给别人,这是遗弃道德。我们不能听见风就是雨,听见别人说什么就信以为真。遇到一件事情,我们没有亲身经历,或者没有亲眼看到,没有足够的证据,就不要以讹传讹。特别是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对自己的言行慎重,一定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不能人云亦云。无中生有的事,违背常理的事,捕风捉影的事一定不要胡乱传播。否则,我们必将会为自己的言行付出沉重的代价。
一个人活到四十岁还被别人讨厌,其结果也就那样了。四十岁,在古代被称为不惑之年。不惑就是说能够明辨是非,不受迷惑。人随着年龄增加,阅历更加丰富,应该越被人尊重。如果我们活到中年或老年,说话做事还是不成熟,品行还不端正,还遭到很多人的讨厌和谴责,只能说明我们自身还是有问题的,还需要我们去不断地改正了。
过去的不要再说,未来的还可以追赶。成事莫说,覆水难收。已成定局的事情,过后再去议论对错其实毫无意义了。与其浪费时间追悔过去,不如重拾信心整装待发。魏晋诗人陶渊明说,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犹可追。过去的事情,不论成败都应该忘记,而未来的道路还很长远,我们应该奋起直追,或许可以改变现在的处境。
君子最怕恶名缠身,一旦沾上恶名,天下所有的坏名声都会集中到他身上。常言道,终身为善不足,一旦为恶有余。人做了很多好事不容易被人知晓,但是做了一件坏事,转眼之间就会传遍十里八乡。积攒好名声很难,败坏名声却很容易。《孝经》一书中说,君子应该谨慎自己的言行举止,唯恐辱没了自己的祖先。因此,我们时刻要谨言慎行,要有敬畏之心,不要去做自毁名节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