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FidoNet创始人Tom Jennings

文摘   科技   2024-07-16 20:06   美国  

Tom Jennings 是 FidoNet 的创始人和主要开发者。FidoNet 是 1984 年推出的一个全球性 BBS 网络,旨在通过电话线连接不同地区的计算机用户。Jennings 的创新使得用户能够跨地区进行通信和信息交换,在互联网普及之前,FidoNet 是一个重要的线上交流平台。1993年,Jon Lebkowsky 采访了 Tom Jennings。这次采访探讨了 FidoNet 的发展历程,当时的技术创新、线上文化以及互联网的普及等问题。The Nexus在获得了Jon Lebkowsky 先生的授权后,将这篇采访翻译为中文发布。













Tom Jennings



1993年,Tom Jennings在与Jon Lebkowsky对谈之后, 他问道:“你能不能在某处提一下我是一个同性恋、无政府主义者、书呆子、麻烦制造者兼活动家?这对我来说很重要。这些信息经常被埋没。很多人想知道,特别是那些害怕、不理解同性恋者在某些方面也可以表现得不错的人。”





Tom Jennings:
这种“追踪定位技术”,虽然我了解不多,但听起来就让人脊背发凉!我可不想有一个设备时刻监视我的行踪,在我进门时会向某个本地机器报告我的位置。我在哪里跟任何人都没关系!这是技术公司对现实生活的入侵,就像那些 1% 将全部财富收入囊中的富人,他们以为所有人都会像他们那样生活。

Jon Lebkowsky:就像身处象牙塔中,久而久之,你可能会产生一种错觉,将这个封闭环境认作唯一的真实世界。

Tom Jennings:是的,这就是现实,不过局限在本地。他们认识的每个人都像你说的一样 —— 当然,他们不可能认识每个人。

Jon Lebkowsky:前段时间我采访了Allucquére Rosanne Stone¹,她提到了普适计算 —— 计算机将隐身起来,变得无处不在……

Tom Jennings:正如 Alan Kay² 很多年前指出的那样,当技术得到合理应用时,你甚至不会注意到它的存在。就好像你走进房间,下意识地拨动开关 —— 你会去过多思考那个“愚蠢的”电灯开关吗?显然不会,灯亮了,就这么简单。而电话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Jon Lebkowsky:更厉害的是,有些房间你一走进去,灯就会自动亮起来,因为里面装了感应器。

Tom Jennings:是的。



A-C-K³中的无政府主义















Jon Lebkowsky:跟我讲讲 FidoNet 吧。我对它还不太了解。 

Tom Jennings:说到 FidoNet,我自然有着与众不同的看法,毕竟我是它的设计者。FidoNet将于 1994 年的二月或三月迎来十周年。它是一个独特的网络,由分布在世界各地的 BBS 组成,同时也是一个松散的联盟,完完全全去中心化,没有任何顶层控制。然而,由于长期生活在崇尚等级制度的现实环境中,大部分成员对 FidoNet 的认知都比较狭隘。BBS(电子公告板系统,Bulletin Board System)是 FidoNet 最基本的组成元素。FidoNet 本质上是一套让这些 BBS 彼此交流的协议。起初,它只是由一些运行着我开发的 Fido 软件的 BBS 组成,后来为了实现彼此之间的点对点电子邮件通信,添加了 FidoNet 系统。

Jon Lebkowsky:FidoNet 最初是源于你的 BBS 吗?

Tom Jennings:这一切都始于我的系统。我当时在凤凰软件,也就是现在的凤凰科技(Phoenix Technologies)写软件,是他们的第一位员工。在他们推出 ROM BIOS⁴ 之前,我负责所有 MS-DOS⁵ 系统移植的工作。其中部分工作也借鉴了我之前在可移植 MS-DOS 上的经验 。我们在三天内完成 MS-DOS 的安装,并收取高昂费用,但我们交付的产品非常出色,物有所值,而且速度快得惊人!我们已经把可移植系统做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所以我对硬件持有一种可移植的态度,并以此为基础编写了一个 BBS。

对我来说,FidoNet 更重要的功能是社交机制。从一开始,我们就很清楚,它将会成为一个社交巨兽,其影响力甚至会超越技术本身。这与早期 BBS 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我刚开始开发 Fido 时,BBS 已经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当时,各个公告板风格迥异,由脾气古怪的管理者按照自己的想法运营。因此,FidoNet 必须要适应这种多元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发展。

Jon Lebkowsky: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环境。

Tom Jennings:是的,可以说是完全无政府主义式的。绝大多数情况下,各个系统由各自的管理者出于个人目的运营,彼此之间也相隔很远,因此它们都只服务于当地的用户群体。最近,我重温了一些 1983~1984 年间的旧采访和文档,发现当时我们就讨论过这个问题。只是人们左耳进右耳出,根本没听进去。他们对“无政府主义”的印象还停留在扔石头砸警察的刻板认知上。或许偶尔会发生这种情况,但大部分都只是警察对这个词的定义。



“数据分组化”的变革














Jon Lebkowsky:我想,那些扔炸弹的无政府主义者总是和政治动乱联系在一起……

Tom Jennings:比如 20 世纪 20 年代旧金山针对工会的镇压事件。还有“诬陷” —— 当时有个叫 Tom Mooney 的人,有人故意在他身上安放炸弹嫁祸 ,把他扔进监狱,把罪名全都栽赃到无政府主义者头上。

Jon Lebkowsky:无政府主义现在有种负面的含义,但本质上它与现在许多人希望接受的理念并没有太大不同。我认为自由主义哲学就是一种比较无政府主义的思想,而且这种思想在网络上很普遍。它基本上就是一种“不干预”(hands-off)的哲学。

Tom Jennings: 我觉得人们常常把无政府主义看得太过严肃,比如一些无政府主义派系反而比其他团体有更多条条框框。在我看来,无政府主义是一种个人哲学,根本就不是什么政治问题。它跟政党政治一点关系都没有。

Jon Lebkowsky:如果无政府主义变得过于政治化,那它就不再是无政府主义了。

Tom Jennings:是的,差不多是这样。我并不太在乎所谓的政治问题,我更关心的是个人间的互动,我如何对待别人,他们如何对待我,以及我与他人的关系。这就是无政府主义 —— 我总是把它称为 Paul Goodman⁶ 式的无政府主义。其核心原则是:人们在合作而非被强迫的情况下,能够更好地共事。它非常简单,与那些该死的党派政治无关,而与如何对待与你合作的人有关。FidoNet 的运作正是基于这个非常明确的原则。在这一原则下,FidoNet 中的公告板能够以一种简单直接的点对点方式进行交流。



庞大的 FidoNet 网络














Jon Lebkowsky :当时只有 Fido 公告板吗?

Tom Jennings:是的,当时只有 Fido,因为它只需要对内部结构和消息库等进行较小的调整。FidoNet 作为一个公告板系统一直表现不错,但现在它已经明显过时了。我已经两年多没有更新 FidoNet 了。

Jon Lebkowsky:你有没有考虑过继续更新它?

Tom Jennings:不,我正在考虑放弃它。我曾经想过,是时候结束 Fido 了。1984 年春天, Fido 启动时只有两个系统(我和我的朋友 John Madill),但四个月内就增加到了 20 个系统,年底时达到了 50 个。到了第二年二月,仅仅九个月的时间,系统数量迅速增长,已接近 100 个。每个系统都是由独立的管理员出于自己的目的运营,因此 FidoNet 需要能够适应这种多样性。不过,这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互联网的运行模式也与此类似:没有中央管理机构,任何人都可以将自己的系统接入互联网,只需找到愿意帮忙的人,然后向 NIC(网络信息中心,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注册即可。

Jon Lebkowsky:可以说这是一种理想的合作方式。

Tom Jennings:是的,确实如此,除非你技术上搞砸了,或者严重违法,否则你不会被踢出去。最常见的原因可能是技术上的,比如长时间不回复邮件。大多数电子通信系统都这样。直到 Echomail 的出现,FidoNet 的发展才真正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Echomail 由达拉斯的一位名叫 Jeff Rush 的人开发,最初是达拉斯的系统管理员们用来组织披萨聚餐的交流工具。Echomail 采用了一种完全分布式、冗余的数据库架构,并使用 FidoNet 网络邮件传输数据。它的功能与 Usenet 新闻系统类似,两者的互通也非常方便。

Jon Lebkowsky:FidoNet 能否很容易地连接到互联网或 UUCP 邮件?

Tom Jennings:FidoNet 和 UUCP 之间有网关,你只需设置好 UFGate 软件包。FidoNet 和互联网的工作方式截然不同。IP 协议,也就是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s),始终保持连接。如果你想和芬兰的某个系统连接,只需发送数据包,通常不到一秒它们就会返回。而 FidoNet 则采用存储转发,离线处理的模式。

Jon Lebkowsky:它现在有多少个系统?

Tom Jennings:接近 20000 个系统。

Jon Lebkowsky:哇,那可真不少。



—-BEGIN PGP PUBLIC KEY BLOCK—-














Jon Lebkowsky:现在很多人都在讨论加密技术,你也有参与吗?

Tom Jennings:当然,我经常使用加密技术。

Jon Lebkowsky:使用 PGP ?

Tom Jennings:对。FidoNet 在最初推广 PGP 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确保 PGP 传播开来,FidoNet 在一周内迅速散布了约 10000 份拷贝,PGP 得以迅速传播。现在关于使用 PGP 是否合法,或者它是否会使我被定罪,以及它所产生的网络流量本身,都存在着各种争论。

Jon Lebkowsky:这不应该构成犯罪。

Tom Jennings:然而很多人却相信各种胡说八道。

Jon Lebkowsky:是因为有人拥有 PGP 算法的专利吗?

Tom Jennings:是的。有些人担心发送或传递加密数据会受到执法部门的调查,甚至电脑也会被查收。FidoNet 从无人问津突然变成了计算机世界的一部分,它与互联网有着截然不同的发展历程。大多数互联网用户通过学校或工作单位获得互联网连接,他们在其中不断成长,并成为互联网社区的一员。

Jon Lebkowsky:我认为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Tom Jennings:是的,确实如此,而且变化还将继续。总有一天,这种情况将变得难以理解,但就目前而言,这就是现状。FidoNet 并非起源于互联网社区。它的创始成员是一群拥有电脑的家伙,就像早年无线电和天文学爱好者一样,他们是计算机爱好者。FidoNet 是一个真正的业余爱好者网络。它不是专业的,因为“专业”一词经常用来表示“合法的”,与“业余”相对。

Jon Lebkowsky:你是说业余爱好者?

Tom Jennings:是的,“业余”这个词后来变得贬义化了,但我们实际上使用的是它早期的含义,比如早年那些无线电业余爱好者。FidoNet 并非以盈利为目的,而是出于兴趣爱好创立的。因此,大多数 FidoNet 成员从未拥有过传统的互联网连接,也没有受到公司文化和计算机网络文化的束缚。FidoNet 的发展充满了独立性和自发性。



550 种文化














Jon Lebkowsky:说到“文化”,你觉得在 FidoNet 的世界里,有没有特定的文化倾向?使用 FidoNet 的人有没有形成某种特定的群体或社区?

Tom Jennings:这个问题就像任何涉及文化讨论的话题一样,答案取决于个人的主观感受。不过,我确实在互联网和 FidoNet 上感受到了截然不同的氛围。从文化层面上来看,两者并无高下之分。那些互联网用户会说:“天哪,FidoNet 上的骂战真是太可怕了。” 胡说八道!互联网上的骂战同样激烈,只不过他们用的是更文绉绉的语言、五行签名档,还有诸如此类的东西 。但老实说,这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只是风格不同而已。对于互联网用户来说,互联网上的氛围更亲切,更舒服。同样,FidoNet 用户也更习惯于 FidoNet 的氛围,他们熟悉的语言、缩写和表情符号,所有这些都让他们感到自在。

通过一些常见的社会学现象,FidoNet 也展现出自己独特的文化氛围。最初加入 FidoNet 的人们定义了这种模糊的共同特征,而后来加入的人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加入特定的社区 (“哦,我喜欢这个!”) ,并强化这种氛围,或者他们保持中立,加入进来后自然而然地吸收这种氛围。就像你开始和一群人相处,然后逐渐学到他们的说话方式一样。当然,也有一些人完全抵触这种氛围,他们想让 FidoNet 变得更加专业,还有一些人根本不在乎,只待在自己的角落。

FidoNet 和互联网确实存在一些共同点,但具体是什么我一时也说不上来。FidoNet 社区展现出一种强烈的、绝对的独立性。它坚决反对商业化。FidoNet 历史上既存在过激烈的政治斗争,也出现过非常明智的政治讨论。总的来说,我认为 FidoNet 用户往往拥有更加务实的观点,比那些从来不用自己支付电话费的人拥有更好的 (更能在当今世界发挥功用的 )见解。

Jon Lebkowsky:关于线上社区的可行性,一直存在着争论。有人认为纯粹的线上社区无法维系,需要面对面的互动才能建立真正的联系。的确,在互联网刚兴起时,由于网络并不普及,人们之间的线上交流相对有限。然而,随着互联网逐渐走进大众生活……

Tom Jennings:对很多人来说,目前仍然无法完全访问互联网。你需要拥有大量硬件设备,或者跟拥有设备的人关系密切,比如你在读的学校刚好提供网络连接……否则你就得花钱,而总有很多人负担不起。

Jon Lebkowsky:那访问公共互联网呢?

Tom Jennings:有是有,但数量非常有限。即使在美国,能够让普通人轻松上手的公共网络终端也少得可怜(如果有超过 100 台普通人可以轻松使用的终端,会让我非常惊讶)。这仍然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

Jon Lebkowsky:技术方面还是相当复杂的……

Tom Jennings:是的,从 SWTP、CP/M、DOS 系统再到硬件,我的黑客生涯足足有十五甚至二十年的时间。可就算这样,我依然觉得 UNIX 让人望而生畏,使用起来非常困难。很多用户都有一种大男子主义态度:“嗯,你应该自己钻研,我就是这么过来的。”这种高高在上的态度简直愚蠢透顶。线上文化能否形成,与技术门槛无关,它只会自然而然地发生或不发生。我认为线上社区确实存在,参与其中的人根本不会去纠结“我们算不算线上社区”之类的问题,他们只是在做自己想做的事。这些线上社区往往难以事先被定义,只能事后回顾:“哦,那些人算得上一个线上社区”或者“真的不算,关键时刻他们并没有团结起来”。

Jon Lebkowsky:在EFF-Austin⁸,我们有意识地在推动社区建设。我们尝试在奥斯汀建立一个线上的社区,整合资源共同推进一些项目。我们与其他 EFF 分支机构不同的一点是,我们开展艺术项目。通过这些项目,我意识到许多作家和艺术家渴望加入网络世界。他们知道网络的存在,也想参与其中,但苦于没有门路,除非碰巧遇到愿意提供账号的系统。这跟你之前提到的“技术障碍”很相似。不过我想知道,你有没有看到作家和艺术家在 FidoNet 世界里分享信息、形成艺术社区?

Tom Jennings:FidoNet 确实吸引了许多非技术人员,因为你只需要花 300 美元就能组装一个系统,把电话线插到电话插口就能使用。这大大降低了入门门槛,也让它变得非常实用。虽然速度慢了一些,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并没有什么影响。



看起来完全不同














Jon Lebkowsky:FidoNet 只能用来发送电子邮件吗?还有其他功能吗?比如文件传输?

Tom Jennings:是的,还有很多文件传输功能。从用户的角度来看,FidoNet 在某些方面比 FTP 更复杂。它拥有一个独特的文件分发网络 —— SDN(软件分发网络,Software Distribution Network),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文件会议,其中传输的对象不是信息,而是文件。而这些文件会采用冗余的方式存储,一部分集中保存在本地,另一部分则分散在其他地方。和大多数网络一样,这种方式有些模糊不清。每个月,FidoNet 都会发布新文件的公告,列出所有新增的文件清单,其中大部分文件都是免费或共享软件。用户可以轻松浏览公告,找到所需的文件,并通过附件功能随消息发送给他人,或者通过文件请求功能从其他用户处获取文件。

FidoNet 不像很多老旧网络那样,因为受限于 7 位通道,总是出问题。我们使用的是 8 位通道,搭配 32 位 CRC 校验。不过我们也确实会遇到一些系统兼容性问题,比如常见的 ASCII 字符和西里尔字母之间的差异。这些问题在其他系统上也同样存在,处理起来都挺麻烦的。

Jon Lebkowsky:那么远程登录呢?

Tom Jennings:没有远程登录, FidoNet 中的系统差异非常大,囊括了形形色色的硬件设备。从 Radio Shack 彩色电脑⁹、CP/M¹⁰机器、Apple II 到庞大的 DOS 机器和 UNIX 局域网,FidoNet 都能通过一套通用协议将它们连接起来,它支持的硬件平台远比大多数系统(甚至是 UNIX)都要广泛;FidoNet 没有统一的操作系统,而是采用一套协议,同时兼容 40 到 50 种不同的邮件程序和 FidoNet 与多个 BBS 之间的接口(它们看起来完全不同)。换句话说,FidoNet 的底层运作方式比人们通常理解的要抽象得多。我敢打赌,互联网中 UNIX 系统肯定占了很大一部分吧,甚至可能绝大部分都是! 

Jon Lebkowsky:要实现像互联网那样广泛的互操作性,肯定需要某种标准吧?

Tom Jennings:不,实现真正兼容的关键在于 TCP/IP 层。TCP/IP 就像网络世界的通用语言,是所有系统共有的基础。rlogin、telnet、ftp等更像是基于 TCP/IP 的用户习惯和操作方式,而不仅仅是一套协议。虽然这些协议都很好用,我也很喜欢,但它们确实限制了系统的风格。

【此时,EFF-Austin的准律师和副总裁 Ed Cavazos 出现并坐下聆听。对话继续进行。】



金钱的颜色














Tom Jennings:FidoNet 和其他的网络非常不同,以至于人们很难理解它的运作方式。这并非巧合,而是 FidoNet 有意为之的结果,为的就是区别于其他网络。FidoNet 的一些基本规则看似随意,但都是经过设计的。这些规则早已白纸黑字地记录在相关政策文档中,历经七年时间考验。FidoNet 严格遵循美国无政府主义原则,并体现在政策文件中。

1985~1987年间,FidoNet 内部经历了一场风波。一个名为 IFNA (国际 FidoNet 协会,The International FidoNet Association) 的组织试图掌控整个网络,它就像一颗从内部滋生的毒瘤,最终浮出水面。成立 IFNA 的初衷或许是好的,毕竟当时 FidoNet 只有 200 个节点,规模还如同一个俱乐部,用户群体也相对简单,90% 是美国白人男性电脑爱好者。然而,当网络发展到 500 个节点,并开始实施 IFNA 计划时,FidoNet 世界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500 个节点意味着 FidoNet 不再局限于美国,当时欧洲用户比例已接近 20%,并呈现明显增长趋势。同时在南美洲也陆续出现了一些系统。就像滚雪球一样,这些零星散布的系统开始逐渐发展壮大。

我们曾天真地认为 IFNA 的成立能够将 FidoNet 推向新的高度。然而,我们中有人很快便意识到,这根本行不通!但是 IFNA 却在不断发展,甚至成为了一家非营利组织,它企图通过控制 FidoNet 来获取权力和利益。面对 IFNA 的野蛮侵袭, FidoNet 的成员们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团结起来,捍卫了 FidoNet 的自由和开放。尽管 IFNA 曾一度控制了 FidoNet 的版权和商标,但最终他们还是被击败了。FidoNet 不仅没有像所有人预料的那样因此而消亡,反而迎来了更加蓬勃的发展。

Jon Lebkowsky:那这场斗争是怎么进行的?

Tom Jennings:就是通过律师、授权投票之类的常规操作,全都是在圣何塞的一个酒店里进行的。

Jon Lebkowsky:你当时是那个公司的成员吗?

Tom Jennings:它是我们一群人一起发起成立的。最开始,我们通过头脑风暴,想到一些可以做的事:比如提供调制解调器折扣等等。我们还想到每年派遣一位 FidoNet 的代表参加 EMA¹¹ 会议,代表 BBS 系统管理员和 FidoNet 成员发言,讨论电子隐私、技术贸易等重要议题。这些需求依然存在,我们需要有人去做这些事。不过,FidoNet 从很早就确立了一个原则:每个人不仅要控制自己的系统,而且也有责任参与运营,因为没有其他人会帮你管理。这听起来很简单,但要让大家真正理解并付诸行动却非常困难,因为总有些人只想坐享其成。这种情况很常见,在 FidoNet 里也一样,通常是 10% 的人做了 90% 的活儿,当然,这也没什么问题。



好事加倍














Tom Jennings:和互联网相比,FidoNet 有些另类。互联网有一个域名系统。当你想“连接到 toad.com”,它会告诉你 “.com,好的,它在那儿,toad —— 这里是地址”,然后你就可以连接了。而 FidoNet 有一个看似集中管理的数据库,网络中的每个系统都有一份该数据库的副本,现在这个 ASCII 数据库有 2 MB,包含 2 万条记录。数据库每周都会更新,里面囊括了整个网络的完整物理和逻辑信息,包括电话号码、系统名称、使用限制、支持的协议,还有一些 ASCII 文本,如系统名称、城市等等。这个数据库还包含了 FidoNet 的分层寻址方案,并拥有大量冗余信息。

Jon Lebkowsky:既然没有中央管理机构,那谁来维护这个数据库?

Tom Jennings:在 FidoNet 内部,有一个负责维护数据库的地方自治单位。不过,在介绍之前,我们先来理一下 FidoNet 的术语:point(点)、node(节点)、net(网络)和 zone(区域)。实际上,点并不是 FidoNet 的一部分,它们是特殊的存在;节点是 FidoNet 的基本单位,可以是一个 BBS 或者仅用于邮件的站点,通常由一个带有调制解调器的电话号码标识;网络由一群 Fido 节点组成,比如旧金山的 Net 125 (SFBay Net),大约由 75 到 80 个节点组成。网络中的节点是 FidoNet 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单位。为了方便理解,我们把每个 FidoNet 网络设计得足够小,类似于人们熟悉和热爱的俱乐部等组织。当网络规模不断扩张时,它们会自然而然地分裂成一个个网络片段,然后形成自治单位,并根据现实世界的地理位置整合成区域。

北美的电话系统与西欧的电话系统截然不同。北美用户对政治边界划分并不敏感:比如 “区域 1”(Zone 1) 涵盖了墨西哥、美国和加拿大,也没有人对此提出异议,大家觉得理所当然。但在欧洲,人们极力捍卫自己的政治边界(这真的很愚蠢)。FidoNet 的自治机制是其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试想一下,谁会愿意让新泽西州的人来支配他们如何运营自己的系统呢?任何形式的中央控制都会招致抵制,而一旦陷入控制权的争夺战,只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FidoNet 节点列表的生成也很有意思:具体来说,每个网络片段都会生成自己的节点列表(这是一项简单的任务),这些节点列表由区域协调员传递,每个人都会收到其他人的周报列表副本并编制一份完整的区域节点列表。然后他们会比较本周与上周的差异,把这些变动返回给网络。这种协作方式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即使有一半的网络出现严重故障,FidoNet 也能自我恢复。这是一种真正的恐怖平衡 (terror balance)¹² —— 责任和权力相互制衡。这种冗余机制带来的好处是,没有人能将你踢出网络,也没有人能限制你的通信权利。

而在 UUCP 的世界,就不会发生这种情况,因为它的社会环境要重要得多。UUCP 的参与者通常都是些大型机构,比如大学、惠普公司等。理论上,它们能把某个节点从连接路径中移除,一旦移除,该节点将不复存在,其他节点也将无法再与它通信。就是这么简单!

而 FidoNet 则不同。最近在英国,一群宗教原教旨主义者通过不断施压,控制了英国 FidoNet 的大部分区域。然后突然开始发飙:“为什么 FidoNet 上有变态?我们不允许他们留在这里!”接着他们将一些节点从英国的节点列表中删除。人们会注意到这些节点消失了。但这些被删掉的节点仍然可以与其他节点互相通信。他们不仅可以发送消息片段,还能手动生成消息。而且所有的节点列表处理器都允许接收私人列表,他们也能回复消息。总之,没人能从这个网络中被移除出去。

仔细想想,这种去中心化的管理方式其实有利也有弊。比如在 FidoNet 上,如果遇到一个极其讨厌的麻烦制造者,你也拿他没办法。就像现实中的公共场所一样,除非有人动用极端手段(比如拔枪出来),否则很难把人驱赶出去。当然,在酒店等受控环境中可能相对容易些,但在大街上,你只能与你的邻居和平相处。FidoNet 上也是如此,你必须学会包容他们,反之亦然。那些喜欢搞事的人也必须自我约束,否则将会受到严厉谴责。不过通常情况下,人们会直接无视他们。

当时有个家伙,也是一个基督教原教旨主义的狂热分子。不过他其实挺有意思的,他坚信自己是理解圣经真谛的人,并总是宣扬一些奇奇怪怪的末日预言。他到处给人发邮件,好几页胡言乱语。不过好在有邮件过滤程序,你可以设置屏蔽来自特定地址的邮件,这样就可以避免被他的垃圾邮件骚扰了。

Jon Lebkowsky:就是一个bozo filter¹³。

Tom Jennings:是的,相当于 bozo filter,FidoNet 很早就有这个程序。还有一种方法叫做“退信”(bounce)。只要收到那个家伙的邮件,就用“退信”功能把它弹回去,同时会自动添加一段文字,上面写着“此邮件在某站点被拒收,退还给您”。这种做法挺让人生气的。不过说到底,人都是社会性动物,即使那些网络喷子也一样。我们都不想被太多人讨厌,就算别人不认同我们的观点,我们也至少希望有人能听我们说话。所以这就是 FidoNet 的基础。

FidoNet 在技术上一直非常灵活,每当出现新的技术变革或机遇时,FidoNet 网络都能迅速做出反应,并在一年之内就能让一半网络支持这些新技术。1985 年左右,USR公司¹⁴敏锐地发现了 BBS 的潜力,他们意识到,尽管运营 BBS 的系统管理员还很少,但对于想要上 BBS 的用户来说,他们会参考谁的意见来选择硬件呢?当然是管理员。用户会问,“你用的是哪种调制解调器?既然你在用,那肯定不错吧!” 因为如果设备不好用,管理员会被成百上千的用户抱怨。

为了抓住 FidoNet 用户群体的庞大市场, USR 采取了非常聪明的策略。他们直接询问 FidoNet 用户:“你们希望在新款调制解调器上看到哪些功能?” USR 公司推出的第一款针对 FidoNet 用户需求的调制解调器是“USR Courier 2400”。这款产品在当时可谓价格不菲,新机售价高达 600 到 700 美元。然而,USR 公司针对 FidoNet 用户群体推出了半价优惠,使价格降至 300 到 400 美元左右,非常划算。FidoNet 用户当时需要一款真正支持流量控制且同时还要兼容基本的 AT 指令集的对称调制解调器 (symmetrical modem)。USR 公司抓住了这一契机,针对 FidoNet 用户的需求将产品进行了改进,结果大获成功。随后,USR 公司又推出了另一款调制解调器“HST”。这款产品却惹怒了业界很多人,因为它采用了一种笨拙的非对称专有协议—— 一边能达到 9600 波特,另一边只有 300 波特。USR 公司再次找到了我们,随后我们对握手过程进行了更多改进,并开始调整 FidoNet 方面的协议,以更好地适配新设备。

FidoNet 最初采用 XMODEM 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它与 X.25 数据包确认¹⁵非常相似,有点像 Kermit 协议,但效率比 Kermit 高得多。它与 UUCP-G 协议也有些类似,不过 UUCP-G 采用窗口化传输模式,而 XMODEM 则是逐块确认的方式,即每传输完一个数据块就进行一次确认,然后传输下一个数据块。这种方式在 2400 波特及低于 2400 波特的情况下表现良好,但超过 2400 波特后效率就下降了。当时使用的非对称调制解调器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崩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个名为 Wazoo 的新协议应运而生。Wazoo 协议迅速流行起来,因为它可以在会话开始时进行协议协商,并可以选择使用 ZMODEM 协议 (由 Chuck Forseberg 开发)。ZMODEM 协议支持全窗口传输,传输速度非常快,甚至可以不进行确认。因此,Wazoo 协议可以充分发挥 HST 调制解调器的性能,而其他协议则无法做到这一点。换句话说,对于现有的协议来说,HST 调制解调器形同虚设。所以,从技术角度来说,FidoNet 一直都非常灵活。



麦克卢汉主义者¹⁶:近视和鸦片














Ed Cavazos:你跟 John Quarterman 熟吗?他绘制的 FidoNet 地图你看过吗?

Tom Jennings:不,我还没看过他绘制的 FidoNet 网络地图(不过 John Quarterman 在之后的会议上展示了他的地图)。我和他偶尔会交流,前段时间我在 FidoNews 转发过他的一篇文章。FidoNews 本身就是一个很神奇的存在,这份每周发行量两万的新闻简报已经持续了十年,却似乎总是被外界忽视。FidoNet 现在面临着严峻的信任问题,因为它一诞生就跳脱了传统计算机网络的框架,而且它居然能在 PC 和 Radio Shack 彩色电脑上运行(实际上 Radio Shack 彩色电脑的 6809 处理器性能很不错,可以运行 OS9 系统。OS9 是一款了不起的软件,有了它,在一个 99 美元的预装计算机系统上就能运行多用户系统!)。

FidoNews 在 1984 年刚起步的时候,它的定位是“元网络”(meta-net),目的是探讨网络本身和网络的社交影响。然而,在第一期 FidoNews 上,却刊登了一篇退役空军上校的投稿,内容是抱怨军队的退休程序。这立即引起了许多用户的不满,他们纷纷表示:“这里是FidoNet!FidoNews 是技术类的新闻!”我当时就反驳说:“去你的吧,FidoNews 才不是你们说的那样!整天聊这些技术的东西,谁受得了?你打电话的时候,难道会一直聊这个电话本身吗?“看,我新换的电话可棒了,全是按键!” 没聊几句你就烦了吧?这就好比无线电爱好者老是炫耀他们的天线一样,谁愿意听这些啊!

Jon Lebkowsky:最近我们也在讨论这个问题。现在有三、四本杂志开始关注互联网领域,将目光聚焦于线上文化。比如 Wired(《连线》杂志)、Mondo 以及 bOING bOING,当然,它们的风格完全不同。我们发现,很多文章都只关注信息的载体,也就是传递信息的技术本身,而对信息内容和正在发展的网络文化的探讨却很少。

Tom Jennings:是的,很多人似乎忘记了,我们所创造的网络技术,本质上只是一个传输信息的管道,一种媒介,而不是内容本身!内容会随着技术而出现。因为这些都是全新的媒介,它们还处于发展阶段,会出现各种问题,需要不断地去完善。所有软件都存在缺陷,所有硬件都存在问题,所以我们才会经常讨论这些技术,但这并不是重点。

Jon Lebkowsky:真正有趣的是管道两端的内容是什么……

Tom Jennings:是的,电话就证明了这一点。电话不仅仅传递信息,还能传达社交信号和情绪,这就是电话之所以成功的原因 —— 你可以通过它交谈。但是键盘呢?你能用键盘表达多少种“不”呢?即使你聪明绝顶,也可能只想出 25 种或 50 种,再加上一些表情符号和大写字母,但这个过程中,所有文化信息都消失了。更重要的是,现在网络还没有普及,上网还有“门槛”,拥有昂贵的电脑才能获得完整的网络体验,这无形中将许多人排除在网络世界之外。

Jon Lebkowsky:这就是你来到这里(第四届计算机自由与隐私大会)的原因吗?

Tom Jennings:是的,我一直对大规模网络持怀疑态度。虽然我现在也使用互联网,但我并不认为这代表着“世界大连接”的到来。事实上,真正连接到互联网的人口比例微乎其微,连百分之一的百分之一都不到,而且现有的网络工具也存在诸多缺陷。这并非针对网络开发者,他们已经为互联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工作为未来的世界奠定了基础。然而,对于世界上大多数人来说,这些网络依然遥不可及。

Jon Lebkowsky:是的, 一开始我必须付费才能连接互联网。比如The WELL¹⁷……

Tom Jennings:我之所以能够上网,也算是工作中的一项额外福利吧。我目前管理着一个小型 IP 合作组织,每年收入 400 到 500 美元左右,但基本上做的是全职的工作。

Jon Lebkowsky:实际上,之后我也获得了其他账号。因为我不太懂技术,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我只能通过付费的方式访问网络。我的兴趣更多是在社会政治方面……

Tom Jennings:对于现状我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见。从西方有限的历史上来看,无论好坏,所有复杂事物都是这样发展的,都需要投入资源、精力和时间,最终才会普及开来。在这个过程中,它们也会被不断定义,并从一开始就融入了一些基本的文化假设。

Jon Lebkowsky:它促进了更加分布式的组织和工作方式。

Tom Jennings:网络能否变得像电话那样普及,让我们拭目以待吧。毕竟,电话在社会中的地位无与伦比,很难想象还有比它更好的通信工具了。正如 Bruce Sterling¹⁸在他的书中 The Hacker Crackdown 所言:只有当你没有电话的时候,你才会意识到它的重要性。电话就像电灯开关一样常见,以至于我们早已习惯了它的存在,甚至不会去思考它本身。它不是什么令人兴奋的科技产品,但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Jon Lebkowsky:我还记得以前家里只有一部电话,添置第二部电话可是一件大事,通常还要共用一条线路。而现在,我家里有三条电话线,其中一条是专用的数据线。我想,我认识的大部分人家里至少都有两三部电话吧。

Tom Jennings:我现在只用两条线,想想就觉得不可思议 —— 以前最多的时候曾经有过六条!各种 BBS 和数据线,现在只需要一条语音线和一条数据线 。

Jon Lebkowsky:我更喜欢异步的文字交流方式,我也说不上为什么喜欢,或许这只是我个人的癖好吧。我觉得挺有意思,因为在 WELL 上,每当我们遇到问题无法理清沟通思路的时候,支持人员 Matisse Enzer 总是会说:“要不我打电话给你,我们聊聊吧。” 而我总是回答:“别,等等,我不想打电话,我只想用文字交流!” 



The Nexus

(本篇采访最初发表于 FringeWare Review

注释:

  1. Allucquére Rosanne “Sandy” Stone是一位美国学者、理论家、作家和表演艺术家,被认为是跨性别研究学科的创始人之一。她出生于 1936 年,拥有多个领域的丰富经验,包括电影、音乐、实验神经学、写作、工程和计算机编程。

  2. Alan Kay 是美国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以其在面向对象编程和图形用户界面(GUI)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而闻名。他是 Smalltalk 编程语言的主要开发者之一,并且在Xerox PARC(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参与了许多重要的计算机科学研究。Kay还提出了“Dynabook”的概念,这一理念成为了现代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的前身。他的创新和思想对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ACK 代表 “Acknowledgment”,意为“确认”。A-C-K 是一种数据通信中的确认机制,通常用于网络协议中,表示对接收到的数据包的确认。

  4. 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是一种固件,内置在计算机的主板上。它是计算机启动时首先运行的程序,负责初始化和测试硬件组件,如内存、硬盘、键盘和显示器等。BIOS 还提供了一套基本的输入输出接口,供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使用。

  5. MS-DOS 是 Microsoft Disk Operating System 的缩写,意即由美国微软公司提供的磁盘操作系统,是个人电脑中最普遍使用的磁盘操作系统之一。

  6. Paul Goodman(1911-1972)是一位美国知名的社会评论家和作家,主要以 1960 年代的社会批评作品闻名。他的作品涵盖了文学、艺术、民权、分权、民主、教育、媒体、政治、心理学、技术、城市规划和战争等多个领域。Goodman 关注个体在社会中的责任和自主行动,强调个体应当行使自主权,发挥创造力,并实现自身的人性。

  7. --BEGIN PGP PUBLIC KEY BLOCK--是 PGP 加密软件的公钥块的起始标记。PGP(Pretty Good Privacy)加密是一种用于保护电子邮件和文件的加密技术。它结合了对称密钥加密和公钥加密,通过生成公钥和私钥对,确保只有授权的接收者可以解密信息。


  8. EFF-Austin 是美国电子前线基金会 (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 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市的分会。该组织致力于捍卫数字权利,并保护数字信息、创新和技术。他们倡导所有公民在没有不合理限制的情况下进行交流和共享信息的权利,并维护人们探索和使用新技术的自由。

  9. Radio Shack 彩色电脑(Color Computer,简称 CoCo)是上世纪 80 年代由 Tandy Corporation(Radio Shack 的母公司)推出的一系列家用计算机。它们以 6809 微处理器为核心,支持彩色图形显示和多种编程语言,包括 BASIC。CoCo 系列因其相对低廉的价格和可编程性,成为了当时家庭和教育市场上受欢迎的计算机之一。

  10. CP/M,全称 Control Program for Microcomputers,意为微型计算机控制程序,是一款专为 8 位微处理器(如 Intel 8080、Zilog Z80 等)设计的磁盘操作系统。它由 Gary Kildall 于 1974 年开发,并在个人电脑的早期发展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

  11. 电子消息协会 (Electronic Messaging Association,EMA)是一个跨行业的论坛,致力于推广、发展和使用电子邮件 (e-mail)、语音邮件、传真、电子数据交换 (EDI)等电子消息传递技术,以及其他用于安全全球电子商务的的消息传递技术。

  12. 恐怖平衡是一种国际关系理论概念,指的是通过恐怖武器的互相威慑来维持和平和稳定的状态。

  13. bozo filter是指在在线社交或通讯平台上的过滤器,用于屏蔽或隐藏用户认为干扰或无意义的内容或发言者。

  14. URS(USRobotics)是一家成立于 1976 年的美国公司,专注于生产和销售调制解调器和网络设备。该公司在上世纪 80 年代和 90 年代尤为知名,其调制解调器产品被广泛应用于个人电脑和互联网连接。

  15. 在 X.25 协议中,数据包确认(ACK)是一种控制包,用于确认数据包的成功接收。它是确保 X.25 网络上可靠数据传输的关键机制。

  16. Marshall McLuhan(1911-1980)是一位加拿大学者、传播理论家和媒体哲学家,被认为是 20 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他以其对媒体和技术影响的独特研究而闻名,提出了许多深刻的观点,如“媒介即讯息”,“地球村”等概念。麦克卢汉主义者(McLuhanites)通常指的是那些深受麦克卢汉思想影响并且研究、倡导其理论的学者、研究者或追随者。这些人通常致力于理解和应用麦克卢汉的媒体理论,探索媒体技术对个体、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17. The WELL(Whole Earth 'Lectronic Link)成立于 1985 年,由 Stewart Brand和 Larry Brilliant 创立。它是一个早期的在线社交平台,致力于讨论技术、环境、艺术和社会问题。The WELL 以其开放和深入的讨论而闻名,吸引了许多知名的作家、科学家和艺术家参与其中,成为网络文化和虚拟社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18. Bruce Sterling 是一位著名的科幻作家和评论家,以其对未来技术和社会影响的预测而闻名。他的书 The Hacker Crackdown: Law and Disorder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 探讨了 上世纪 90 年代初期美国对计算机黑客活动的镇压行动。这本书详细描述了当时的网络文化、技术犯罪和政府对网络安全问题的回应,揭示了信息时代早期对个人隐私和自由的挑战。

致谢

感谢 Jon Lebkowsky 授权 The Nexus 翻译以及发布本篇采访。

作者简介:

Jon Lebkowsky 是一位互联网活动家、作家和顾问,以其在数字文化和在线社区方面的工作而闻名。他是 EFF-Austin 的联合创始人。Lebkowsky 还参与了早期的网络文化发展,是 The WELL 社区的积极成员和影响者。他的工作包括撰写和编辑技术、社会和文化相关文章,并帮助组织和推动在线社区的建设和发展。他目前是 Plutopia 新闻网的联合创始人、联合主持人和编辑。Plutopia 新闻网是一个自由奔放的独立媒体组织,由他和 Scoop Sweeney 共同创办。该网站以其对科技、文化和社会问题的深入探讨而闻名,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忠实读者。他的个人网站:https://weblogsky.com/

原文链接: https://plutopia.io/tom-jennings-interview-1993/

The Nexus
Connect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