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华:记广东美协一次有趣的活动

文摘   艺术文化   2025-01-21 09:02   广东  

王大鹏首先开笔画林墉


上世纪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组织的活动多姿多彩,某次活动开完会合唱完歌后还有这样一个项目:一溜排着数块画板,上面都贴着大大的宣纸,现任主席副主席及愿意做模特的人们上去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安坐在旁,此时,任何人都可以去画两笔,想写实就写实,想丑化就尽管往丑里死死的画。


郑爽老师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有人上去先画了她的嘴巴,特意突出她的一只不按规律长的牙齿;周波老师较胖,一个一个的人上去帮他加一层又一层的下巴……。大家嘻嘻哈哈,互相攻击又互相赞美,欢声笑语,轻松愉快度过了一次美好难忘的聚会。



他从鼻子画起



潘鹤老师横扫几笔头发



郑爽老师作主持


林抗生馆长画完眉毛准备画眼睛



雕塑家曾肇权为潘鹤老师再加几笔卷毛


潇洒有形


汤小铭主席为“虎”添笔


我画周波老师


周波老师为自己的肖像再肯定几笔



更多阅读 直接点击

苏小华  |  水乡  往事  茅龙

苏小华:少年同伴陈小强

苏小华:同窗小宁

苏小华:黄少强的两个外孙

苏小华 | 藏画者,作品的临时保管者

苏家三姐妹:画一辈子的画,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苏小华:画画常常是跟着感觉走,没想过“将什么什么进行到底”

卌年丨苏小华:我用哗哗的眼泪换来高考的资格

苏小华:艺术创作要思考也不要太思考,归根结底还是要思考

苏小华:我和爱莲

苏小华:在故宫学书画鉴定

毛筱萍:暗夜街角的明灯——记我的笔友苏小华

苏家美术馆二十年(1998——2018)

苏小华:茅龙笔与水乡往事

苏小华:老姐妹办公众号——记《南粤一家》200期

苏小华:病妈妈

苏小华:我的画室

苏小华:品读略记(十一)——忆陈卓坤先生

张演钦:苏家姐妹与中国女性审美

苏小华:午夜巴黎看画展

苏小华:漫步巴黎之春

苏小华:一花一石一世界

苏小华:关于《对话》的对话

苏小华:品读略记(七)——“黄公望子久矣”

苏小华:18、19世纪广州风情画赏析(五) ||  西关庭院

苏小华:品读略记(十)——只差一点点

苏小华:18、19世纪广州风情画赏析(四)|| 热销题材

苏小华:18、19世纪广州风情画赏析(三)|| 庭呱画室

苏小华:看《芳华》听《絨花》兼论“同题异作”

苏小华:18、19世纪广州风情画赏析(二)||  画在通草纸上的画

苏小华:18、19世纪广州风情画赏析(一)

苏小华:品读略记(八)||  闺秀名家

苏小华:品读略记(二)||  元代《四烈妇》图

苏小华:苏家美术馆

苏小华:和尼克松握手

观《广东美术百年大展》随想(十)《碧血黄花浩气长存》创作有感

观《广东美术百年大展》随想(九)《白鹭图》

观《广东美术百年大展》随想(八)《赏音》

观《广东美术百年大展》随想(七)《枫鹰图》

观《广东美术百年大展》随想(六)《飞夺泸定桥》

观《广东美术百年大展》随想(五)《木瓜花》

观《广东美术百年大展》随想(四)《旱年不旱》

观《广东美术百年大展》随想(三)《护路斗争》

观《广东美术百年大展》随想(二)《放下你的鞭子》

观《广东美术百年大展》随想(一)《国际歌组画》

苏小华:品读略记(五)——文氏一族

苏小华:旧作

苏小华:画室与鲜花

苏小华:近期城中三画展

苏小华:六十之约

苏小华:培姐姐做知青的日子

苏小华:有志者事竟成

苏小华:品读略记(十三)——平淡天真的何翀

苏小华 || 兰花

苏小华:品读略记(十二)——“放而不野,文而不弱”

苏小华:品读略记(九)——“扬州八怪”的画与字

苏小华:品读略记(六)——年龄的感觉

苏小华:品读略记(五)——文氏一族

苏小华:品读略记(四)——文同竹李衎竹李觯竹与板桥竹

苏小华:圆梦高考

王小慧:《永别母亲》

苏小华:品读略记(三)——元代李衎《纡竹图》

苏小华:品读略记(二)——元代《四烈妇》图

苏小华 诗|画:秋赏明月春品兰

苏小华:品读略记(一)——宋代文同《墨竹图》

苏小华:老母亲小女儿

陈夏:文如其人   画如其人 ———我认识的苏小华

苏小华 : 画院十年

苏小华:关于《对话》的对话

苏小华:我与"撞水撞粉"


























南粤一家
发表活跃在中国尤其是南方广州市的一个美术大家庭成员的书法、绘画、文章及评论,创建于2015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