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秀艳(英德市中医院检验科)
指导老师|汤英贤
进修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清远医院(清远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皮奥里亚罗宾逊菌(Robinsoniella peoriensis /R.peoriensis)是一种革兰染色呈卵圆形或棒状的阳性杆菌,具有末端或近端芽孢,37℃、5%CO2厌氧条件下生长,在哥伦比亚血平板上能产生大小不均的灰白色、光滑、非溶血性菌落(0.5-1.5 mm)。该菌过氧化氢酶阳性,脲酶阴性,发酵葡萄糖、乳糖和麦芽糖,但不还原硝酸盐、不产吲哚[1]。
一、病史资料
基本信息:女性患者,58岁,因“直乙交界中分化腺癌术后6月余”返院拟行结肠造口还纳,于我院住院治疗。
现病史:患者于2024年1月8日在我院行腹腔镜直肠乙状结肠部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提示“直乙交界中分化腺癌”,未见癌转移。期间,遵医嘱回院进行七次化疗,行“贝伐珠单抗+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治疗,并左下腹留置造瘘袋。2024年7月16日第9次入院,现患者无畏寒、发热、气促等不适。
既往史:既往糖尿病史2年,不规律口服阿卡波糖,近期血糖控制不详;自诉血压收缩压最高160mmHg,未确诊高血压病。
二、诊疗经过
1、体格检查:体温36.6℃,血压(mmHg):131/82,呼吸(次/分):20,体重(KG):37。神志清,精神可,语言清楚,反应正常,左下腹留置造瘘袋。
2、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5.64*10^9/L,中性粒细胞比值:73.20%,降钙素原:0.27ng/mL,CA19-9:30.60(U/mL),CEA:2.74(ng/mL)。
3、辅助检查:(2024-07-17)CT:对比2024-04-27,乙状结肠癌术后改变,术区未见明显肿块;原肠系膜脂肪间隙稍模糊,已吸收。(2024-07-18)无痛肠镜:术后大肠、结肠造口状态、直肠肠腔粪便。
4、细菌学检查
7月23日送检腹腔引流液标本,培养示铜绿假单胞菌2+生长,药敏结果见图1。7月26日送检引流液复查,37℃、5%CO2厌氧环境培养48小时后观察到非溶血的白色小菌落(图2);革兰染色呈阳性棒状小杆菌,部分菌体在亚末端可见卵型芽孢(图3)。利用布鲁克质谱仪microflex LT/SH鉴定为Robinsoniella peoriensis(图4a,4b),药敏结果见图5。
图1 铜绿假单胞菌鉴定药敏结果(腹腔引流液)
图2 哥伦比亚血平板在厌氧条件下生长出灰白色、光滑、非溶血性菌落
图3 革兰染色呈阳性棒状小杆菌,部分菌体在亚末端可见卵型芽孢(X1000)
图4a 布鲁克质谱仪microflex LT/SH鉴定为Robinsoniella peoriensis(分值1.960)
图4b 布鲁克质谱仪microflex LT/SH鉴定为Robinsoniella peoriensis(波峰)
图5 R.peoriensis药敏结果
5、治疗和转归:
入院完善相关检验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后,7月22日气管插管全麻下行“腹腔镜下结肠造口还纳术”。术后患者神志清,有腹部术口疼痛,以抗感染、化痰以及维持电解质平衡等治疗为主;留置右侧腹腔引流管、左侧盆腔引流管及尿管各一条,腹腔引流管固定通畅见淡红色引流液引出。
术后第二天,腹部敷料干洁、切口无红肿渗液,切口处压痛,肠鸣音稍弱,腹腔引流管引出约30ml淡红色液体,盆腔引流管引出淡黄色液体30ml,感染指标偏高,予头孢美唑抗感染,根据感染指标及患者症状体征及时调整抗感染方案。
7月26日,腹腔引流液示铜绿假单胞菌2+生长,根据药敏结果改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加强抗感染,雾化祛痰对症处理,加强营养支持。7月31日,腹腔引流液厌氧培养:R.peoriensis生长,但患者腹痛较前缓解,感染指标明显下降(见图6),继续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感染。8月6日术后恢复可,病情稳定予以出院。
图6 感染指标走势
皮奥里亚罗宾逊菌(R.peoriensis)被认为是梭菌纲rRNA XIVa簇中1个全新的谱系,与瘤胃球菌属基因最相关,2003年Cotta等[2]第一次从猪粪池中分离出。2012年报道,该菌可从健康早产儿粪便中分离出,说明该菌可能存在于早产新生儿的肠道内,并可能作为肠道共生菌的一部分[3]。
据报道,R.peoriensis与结肠菌群感染相关,是一个潜在的继发性感染源[4-5]。该菌导致感染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是骨和关节、菌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和腹膜炎。菌血症患者的总体死亡率很高,但所有其他感染的患者都存活下来[6]。本病例患者为直肠乙状结肠部切除术后,可能因手术破坏黏膜屏障导致该菌进入腹腔,从而引起腹腔的感染。
虽然不断有报道皮奥里亚罗宾逊菌,但该菌在临床上依然较为罕见。首先该菌严格需要厌氧条件,其次因为形态与梭状杆菌或艰难梭菌非常相似,容易错误判定为梭状杆菌或艰难梭菌。大部分实验室因为没有质谱仪而不能进一步鉴定,传统上可能只报告为革兰阳性、厌氧产孢杆菌,从而影响了临床对该菌的认识[7]。R.peoriensis感染确切的流行病学、微生物学和临床特征及与之相关的感染治疗信息暂未得到清晰的描述。
文献报道临床分离出来的R.peoriensis,通过16SrRNA测序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可以准确鉴定。Lopez等人[8]报道该菌对青霉素与克林霉素敏感,但本实验室E-test显示均为耐药,所以如若怀疑为该菌所致感染,要以当次药敏结果为准。
检出该菌时,患者已根据铜绿假单胞菌药敏结果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且抗感染治疗有效。R.peoriensis常以多种微生物混合感染较为多见,由该菌感染引起的流行病学特征尚不十分清楚,如有有机制和遗传角度分析其耐药机制和流行病学特征可能更有意义。
本案例中,该患者腹腔引流液标本检出R.peoriensis然而前期腹腔引流液已检出铜绿假单胞菌,且针对铜绿假单胞菌治疗有效时,R.peoriensis考虑定植或污染的可能性相对较大,临床上可继续原治疗方案并观察。质谱仪在临床微生物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使得越来越多的少见菌得以检出,如何结合现有条件针对检出菌给予临床合理的解释和建议应该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方向。
参考文献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END
说明:本文为原创投稿,不代表检验医学新媒体观点。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原创作者姓名和单位。
近期直播推荐
编辑:李玲 审校:陈雪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