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接触网举力器,一个人就可更换承力索,比两个人一起干效率还快!”近日,在集团公司第七届“青创先锋”创新创效大赛年度总决赛中,钦州供电段博白供电车间青年工长陈磊和工友覃伟欢带着攻关课题的发明成果——接触网举力器,一举夺得了比赛银奖。
接触网承力索是通过吊弦悬挂接触线,承载电流减小牵引网阻抗,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畅通及电力机车稳定供电的重要装置之一。为保障其安全,需在承力索座上安装保护条,以抵御外部侵害,从而延长承力索使用寿命,降低维护保养成本。
然而,更换承力索保护条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沉重的承力索需由两名作业人员合力举起并保持悬空,才能抽出旧保护条并换上新的。这项工作耗费大量体力,至少需要2至3人、同时作业35分钟才能完成,而且在天窗时间短、隧道空间狭窄等条件下,作业安全风险高。
为攻克这一难题,降低作业安全风险,博白供电车间党支部组织党员、青年骨干成立攻关小组,由现场经验丰富的工长陈磊担任组长,集思广益攻克技术难题。
攻关立项初期,虽然团队讨论确定了利用千斤顶原理结构,但在试验阶段,发现采用套管固定的千斤顶在抬升过程时,由于受力过大,会发生左右偏移导致承力索脱出情况。
如何把千斤顶固定同时又能够保持平衡,成了摆在陈磊和团队成员面前的一道难题。
在党支部带领下,攻关团队成员利用业余时间查阅资料,讨论方案并反复进行改进试验。“如果我们能设计一个对称的控制器放在千斤顶上,就像一双手托举着承力索,如同走钢丝的杂技演员手里的平衡杆,是不是就不会发生偏移问题了?” 在一次攻关研讨会上,工区技术骨干覃伟欢提出了可行的改进建议。
说干就干,党支部立即组织攻关团队对“千斤顶”进行改造,为其量身定制了一套对称控制装置,“卡脖子”难题迎刃而解。
经过反复试验,陈磊和团队成员的研发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个看似简单却具有创意的“接触网举力器”诞生了。
这个“神器”重量轻、体积小、应用场景广泛,便于单人操作,仅需一名作业人员就能在5分钟内完成更换,减少了85%的作业时间,作业效率提高了700%。而且使用过程平稳、安全可靠性高,相较于传统人力更换方法,减少了人员肩膀、颈椎受伤及线索滑脱等人身安全隐患。
正值四季度攻坚上量关键阶段,该“神器”投入使用后,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确保了设备安全质量。
推荐阅读
优秀!95后小伙带队搞发明,还要申请国家专利!
沙坪接触网工区VS柳州动力设备车间动力检修组 | “最美站区”擂台赛第九期来了!
通讯员 | 刘钊武 张成毅 殷启翔 潘咏琪
编 辑 | 黄红雨
校 对 | 陆君旖
二 审 | 林祥云 王林
三 审 | 刘志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