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山红叶在心头——看画家如何表达心里和眼里的红叶

文摘   2024-10-20 23:37   北京  
昨日爬山看红叶。看到山间那些层层叠叠的植物在某个角度的阳光下呈现出的斑斓、浓烈又饱满的色彩。那一刻忽然想到了林风眠笔下的秋林,似乎忽然就理解了为什么秋林在他的笔下如此浓郁。那种深秋的色彩之美一定曾经一次又一次的打动过他。

回来的路上寻思着如果带着画笔写生红叶,我会画成什么样子。好奇画家会如何表达眼里和心里的红叶。搜了一些名家的画来看,果然各个不同,各有妙处。

吴冠中 《万山红遍》2002  
34cm×46cm

画家用如此简洁又潇洒的大笔触就勾勒出了山的层峦叠嶂感。深深浅浅的各种红色点缀其中,配上黄和绿,把山间的多彩秋色明快又活泼的表达了出来。给人一种鲜活的感觉。秋天在他的笔下是明快的,灵动的,活泼泼的富有动感。

让人看后有种“对对,山间的树叶就如这般多彩;时而在风中轻轻摇摆”的感觉。秋色的精髓牢牢被抓住,写意又写实的感觉。这幅画还刚好呼应了新学到的一个词“合并形”。简洁却让人将注意力聚焦在山间红叶上。

李可染 《万山红遍》1964   131*84cm

满眼的红,铺面而来的生命力,红的如此彻底,如此畅快。就像昨日在山上看到那棵红透的黄栌。万山红遍系列作品共有七幅。这幅是李可染最贵的作品,2012年以2.93亿拍卖。画名来自于毛泽东的诗词: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万山红遍》是李可染艺术道路的转折点,他开始追求层峦叠嶂的雄伟气势,追求重量,开始塑造,开始建筑!《万山红遍》是最具时代感的作品,也是以毛泽东诗词为题材的诸多山水画作品中最成功的。
——吴冠中


邱汉桥《金秋无际》长5.3米  人民大会堂

这幅香山红叶的巨幅长卷如今挂在人民大会堂。也许站在画前会感受到这浓烈的红色所来的震撼感和生命力。网上找来的图片太小,感受不到那种冲击。



丰子恺  《满山红叶女郎樵》1961


《满山红叶女郎樵》出自近代诗人苏曼殊的诗:

《过蒲田》

柳荫深处马蹄骄,无际银沙逐退潮。

茅店冰旗知市近,满山红叶女郎樵。


我不是音乐家,也不是画家,但我欢喜弄音乐,看音乐的书,又欢喜作画。我近来的画,形式是白纸上的墨画,题材则多取平日所讽咏的古人的诗句词句。因而所作的画,不专重画面的形式的美多,而宁求题材的诗趣,即内容的美。后来摹日本竹久梦二的画法,也描写日常生活的意味,我的有几个研究文学的朋友欢喜我的画,称我的画为“漫画”,我也自己承认为漫画。我的画虽然多偏重内容的意味,但也有专为画面的布局的美而作的。我的朋友,大多数欢喜带文学的风味的前者,而不欢喜纯粹绘画的后者。我自己似乎也如此,因为我欢喜教绘画与文学握手,正如我欢喜与我的朋友握手一样。以后我就自称我的画为“诗画”。

——丰子恺《音乐与文学的握手》


叶圣陶说“丰先生的画,以古诗词为题材,人物打扮是现代人,这是他的创造”。秋风多萧瑟,秋景也多让人感伤悲秋,但丰子恺的这幅画表达出来的却是喜悦和灵动。树下扫落叶的女子,让人联想到黛玉葬花,但又透着一种与黛玉葬花完全不同的情感,有一种灵动的生命力和欢快感。


秋风看不见,却已在画中。一种活在当下、感恩享受、捕捉自然之美的感觉。







然之的花园书房
浮生六记,记生活,记成长。以写明心,以文会友。一个想把写作培养成深度爱好的新手,在路上on writing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