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唐·王维《伏生授经图》(局部)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文人画”的这个概念最先是大文豪苏轼提出的。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在他看来,好的画不仅仅是用眼睛画形似,而是把心解放出来,用心来画,能入神,得神似。如同做诗,有诗的意蕴和情趣。简单来说,一幅好画,要有精气神。
苏东坡尤其喜爱王维的画,他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字摩诘,苏轼所说的摩诘指的就是王维。
除此之外,他还在《王维吴道子画》中说:“
摩诘本诗老,佩芷袭芳荪。今观此壁画,亦若其诗清且敦。”
由此可见苏轼对王维的赞誉之高,对其诗画相通的推崇之情。只可惜诗流传了下来,真迹画作却了了不可得了。
有诗佛之称的王维生逢佛教鼎盛时期,母亲也信奉佛教,也因此王维从小就受到佛教的浸润。因为对佛教经典《维摩诘经》的熟谙与喜爱,王维20岁时给自己取字摩诘。这样的成长经历,也注定了王维诗画的超凡脱俗。
本文开头的这幅《伏生授经图》相传是王维所画。画面表现的是汉代伏生向晁错传授儒家经典《尚书》的典故。
伏生为汉代济南人,字子贱,原为秦博士。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儒学受到极大打击,至西汉文帝时,求能治《尚书》之人,时伏生已年九十余,老不能行,文帝使晁错往受,得28篇,即所谓《今文尚书》。此图表现的即是晁错笔录伏生口授经文。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伏生原名伏胜,为汉代济南人,字子贱,原为秦博士。在古代博士是种官职,指大学问家给皇帝做顾问的官职。秦始皇焚书坑儒,焚书令颁布后,伏生冒死把《尚书》藏在了墙壁里。
史书中记载:“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也就是说,如果有谁敢谈论诗经和尚书,就会被在闹市执行死刑并曝尸街头。可见“焚书令”之残酷,也足以可见伏生护书的心愿之强大。
后来伏生因战乱出走流亡。秦灭亡汉平定天下后,伏生找回了他藏的《尚书》,遗憾的发现只有29篇保存下来了,数十篇已丢失。之后,他开始办私学,在齐鲁地区教人《尚书》。
等汉文帝想征召《尚书》人才时,伏生已经九十多岁,无法远行到京师了。于是文帝就派一个叫晁(cháo)错的官员前去向伏生学习。此图表现的即是晁错笔录伏生口授经文。
画面中伏生瘦骨嶙峋,头发花白,顶着一个黑色方头巾,身上穿着一件类似现在吊带裙的衣服,披着薄纱,盘坐在蒲团上,右手拿着书卷,左手指着上面的字,像是在传授一样。
可是你看呐,那精神饱满的面容,眼神里透出来的气息和专注,还有嘴角那末微微的笑容,是那么和蔼宽和,又是那么庄重。仿佛坐在对面的就是看画的我们自己,我们坐在书桌的另一端,听着一个超有耐心了老师在讲解尚书。老师如此用心,我们怎能走神。
王维的这幅画意通千年,神游万里,让无数人为之对话,为之带入,意蕴十足。
明·杜堇《伏生授经图》(局部)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这幅画完全不同的风格,更具象,画面也更丰富和富有细节。伏生在这幅画里没有如此的清瘦,相反更圆润一些。有人说,这幅画用衣褶的线条、庭院里的太湖石暗示出他精神的强韧。很显然桌上认真书写的那个人应该就是晁错了。
“汉灭秦,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义。”
尚书早已印在了伏生的心里,据记载,伏生99岁时离开人世。
同样的一个主题,不同的画家,不同的表达方式,你更喜欢哪一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