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燕主任:北方省份流感聚集性疫情增多、北方省份高于南方省份——近期流感疫情形势分析丨解密流感(1)

学术   2024-12-21 19:30   北京  

内容提要

  • 流感阳性率在许多省份(尤其是北方省份)已经明显上升,整体以甲型H1N1亚型为主,个别省份存在乙型Victoria系

  • 北方省份聚集性疫情近几周明显上升,99%以上的聚集性疫情由托幼机构和学校报告

  • 广东、广西、福建、海南流感阳性率并未明显上升,这些省份在夏季时一直存在中低水平的甲型H1N1流感流行,可能是近期流感活动还未出现上升的原因之一

  • 如果在监测或日常诊疗中发现H10亚型,需要高度关注,目前病例均为重症

  • 北美地区H5N1疫情备受关注,通过病毒的病原学特性分析,该病毒尚不具备持续人传人的能力,直接导致人类健康危害的风险相对较低


最近媒体关于流感的报道骤增,中疾控和各地疾控中心都在提示大家流感活动开始出现上升,今天我将向大家介绍分析近期流感疫情形势


流感病毒分为甲型、乙型、丙型和丁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较为复杂,乙型流感病毒没有区分亚型,而是分系,丙型流感病毒主要散发,丁型感染动物,并未感染人类,“季节性流感”包括甲型H1N1、H3N2和乙型流感病毒。世界卫生组织基于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的特点,早在1952年就开始进行全球流感监测;我国现有流感监测包括全面监测和哨点监测,今年,国家级流感监测网络进一步扩大,国家级哨点医院已经扩大到1041家、国家级网络实验室扩大到665家,这也是2009年甲型H1N1流感后,再次进行国家级监测网络的扩大。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近期国内和全球季节性流感疫情形势、以及人感染动物流感情况。


一、近期国内流感疫情形势


下图是南北方省份门诊流感样病例百分比(ILI%)的情况。流感样病例是指体温大于等于38摄氏度,伴有咽痛或者咳嗽的病例,从定义上可以看出,它不仅会纳入流感,其他有类似症状的病原感染也会纳入监测。



右侧为北方省份,红线代表今年,最近一个多月,流感样病例持续、明显上升,左侧的南方省份近一两周开始出现上升,与北方省份相比,上升趋势并不明显。


下图为2017年来ILI标本季节性流感病毒检测结果,多年的监测数据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我们目前所处的状态,图中黄色代表乙型Victoria系,粉色代表甲型H3N2亚型,深红色代表甲型H1N1亚型。



先看南方省份(上图),最近都以甲型H1N1亚型为主,自上个冬季结束后,南方省份甲型H1N1亚型一直呈现中低水平的流行,在最近一个多月出现持续上升趋势。既往几个流感流行季中,还会出现“不同型别和亚型交替成为优势株、交替流行”的情况。



再看北方省份,它与南方省份相比少几个高峰,因为北方省份在夏季通常没有流感病毒的流行。北方省份近期也均以甲型H1N1亚型为主,今年夏季时北方省份流感活动率较低,近几周迅速上升



在流感样病例聚集性疫情方面,南方和北方省份也有所区别,北方省份的聚集性疫情在最近几周明显上升,值得关注的是,99%以上的聚集性疫情由托幼机构和学校报告,主要以学生为主。


从最新一周的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情况可以看出,北方省份阳性率(16.4%)高于南方省份(11.8%)。


下图为这一年中我国季节性流感病毒型别/亚型地区分布情况,图中颜色深浅表示不同省份的阳性率。2024年1月时,H3N2、H1N1以及Victoria系都在流行;3月时,Victoria系(图中黄色)占比较高,已经成为优势毒株;6月时大部分北方省份的阳性率较低,南方省份仍持续有一定的流感病毒流行,以H1N1为主;9月,乙型的占比较低,部分省份的阳性率略有上升;第49周至今,即过去两周的时间,流感阳性率在许多省份(尤其是北方省份)已经明显上升,从型别亚型分布来看,整体以甲型H1N1亚型为主,个别省份存在乙型Victoria系



具体了解下南方各省份的情况,可以看到不同省份的阳性率变化有明显区别。例如四川、上海、云南等省份已经有明显升高,而最南边的省份,例如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并未明显上升,这些省份在夏季时一直存在中低水平的甲型H1N1流感流行,可能是近期流感活动还未出现升高的原因之一。


北方所有省份都出现了上升,有些省份上升速度较快,目前中国疾控中心的网站已经公布了基于监测网络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多病原监测结果,流感在门诊占比最高并持续升高,在住院病例中占比上升。


二、近期全球流感疫情形势、季节性流感监测小结


各国的流感活动存在差异,北半球流感活动已经开始上升,不同地区的型别和亚型构成不同,因此全球流感活动更为复杂。美国和日本的流感活动已经开始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中国香港目前的流感活动较低,与广东、广西、福建有些相似,总体来说,北半球整体上升,与去年的流感流行季相比仍然处于上升的早期阶段。


其中值得关注的是乙型Yamagata系流感病毒,自2020年3月以来,全球没有经WHO确认的B/Yamagata系流感阳性分离株,因此,大家在监测过程中或者临床诊疗时需要重视这个问题,如果真的检测到乙型Yamagata系阳性,最可能是检测错误,如果没有检测错误,那么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事件


这是2024-25年北半球的流感疫苗组份,当时2月份WHO基于全球流感的抗原性以及基因特性的结果进行了预测和疫苗株推荐,目前我国流行的甲型H1N1毒株与疫苗株相似



季节性流感监测小结:


我国北方省份流感样病例百分比上升,南方省份初见上升;在流感检测阳性率方面,北方省份近期总体增速明显,南方省份总体上升但地区间有差异,均以甲型H1N1亚型为主要流行株;聚集性疫情近1个月持续增多;当前流感病毒流行株与疫苗株匹配性好,监测显示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聚合酶抑制剂敏感。


从全球角度来看,北半球流感活动总体出现小幅度上升。北半球以甲型为主,不同地区流行亚型有差异。


三、人感染动物流感


接下来看看人感染动物流感的情况,2020年,我们曾对人感染动物流感进行总结,当时全球造成人感染病例数最多的亚型是H7N9,共有1500多例,期间我国还有H5N6、H9N2、H7N4等其他亚型的报告。


2021年时,人感染动物流感的形势发生了一些变化,由于禽间疫苗的普遍使用,H7N9亚型在2019年3月后再未出现人感染病例。然而出现了一些新发的亚型,例如2022年首次报告的H3N8亚型、2021年首次报告的H10N3亚型、2024年首次报告的H10N5亚型,以及之前曾经造成人感染的禽高致病性H5N1亚型、禽高致病性H5N6亚型、H9N2亚型也偶有检出;全球其他地区也检测到禽高致病性H5N1亚型、禽低致病性H5N2亚型和H9N2亚型的人感染病例。


H5N6是造成我国人感染病例数最多的一个H5亚型,远超H5N1亚型的病例数,2014年4月,四川省报告首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截止目前共90余例,病死率约为55%,在早诊早治方面还需要请临床专家共同努力,例如我们分析发现,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时间的中位数是发病后5天,其实48小时之内用药效果较好,但病例明确诊断的中位数是发病后9天。难以早诊早治的重要原因是它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发热和咳嗽,因此与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季节性流感很难区分,准确诊断依赖于实验室检测。



H10N3亚型感染病例是2021年江苏省首次报告的,2022年6月浙江省、2024年3月云南省陆续也有报告,均为成人病例,既往无H10N3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报告,其内部基因来自H9N2亚型,此病毒在一定程度上也发生了哺乳动物适应性突变,大家如果在监测或日常诊疗中发现H10N3亚型感染病例,需要高度关注,因为目前三个病例都是重症。


H3N8亚型也是这几年发现的,目前3例分别来自河南、湖南和广东,其中儿童2例,1例重症,1例轻症,还有1例成人病例由于有严重的基础性疾病死亡,此病毒同样存在哺乳动物适应性突变。


最后,我们讨论下近期备受关注的北美地区H5N1疫情的情况,今年来,美国及加拿大都报告了人感染H5N1的禽流感病例,美国多个州的奶牛场持续报告奶牛感染H5N1,其原本是禽流感病毒,但跨种传播到了奶牛,并且又通过奶牛这种哺乳动物感染了人类。过去禽流感病例是从禽到人的偶发、散发的个案,现在又出现了从哺乳动物到人,即从奶牛到人的感染病例。截止今天(12月19日)的最新数据已经是61例人感染病例,其中有些病例为与奶牛接触感染,有些则是与奶牛场或者养殖场的禽类接触感染。



美国短短一年时间内出现了60多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的禽流感病例,我们需要持续关注其风险情况。从我国疫情情况分析,目前我国H5N1病例较少,2022年、2023年广西和江苏分别有一例,2024年广西有1例越南输入性H5N1。


我们对H5N1禽流感进行风险评估认为,虽然它导致哺乳动物感染(不仅仅是奶牛,已经有将近50种哺乳动物被感染),但通过病毒的病原学特性分析,该病毒以结合禽流感病毒受体为主,尚不具备持续人传人的能力,也无证据证明该病毒能够导致持续的人际传播,它直接导致人类健康危害的风险相对较低,世界卫生组织也认为这种病毒在人群中的公共卫生风险仍然较低,但是需要持续加强监测,高度关注病毒变异情况。


*感谢全国流感监测网络的成员单位多年来对监测工作的大力支持和贡献,感谢WHO全球流感监测与应对系统



参考资料 (可上下滑动浏览)


[1] https://ivdc.chinacdc.cn/cnic/

[2] https://www.chinacdc.cn/jksj/jksj04_14275/202412/t20241211_303253.html

[3] https://www.who.int/teams/global-influenza-programme/surveillance-and-monitoring/influenza-updates/current-influenza-update

[4] Dhanasekaran V, et al. Nat Commun 2022,13(1):1721

[5] Laurie KL, et al. Influenza Other Respir Viruses 2021,15(5):573-576

[6] Wang DY et. al. Cold Spring Harb Perspect Med 2020

[7] Zhu W et al. Emerg Infect Dis. 2022

[8] https://www.cdc.gov/bird-flu/situation-summary/index.html

[9] https://www.who.int/teams/global-influenza-programme/avian-influenza/avian-a-h5n1-virus



专家介绍

王大燕

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国家流感中心 主任;主要从事流感/人感染禽流感的监测及流感病毒变异研究等相关工作;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万人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近年来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次、省部级一等奖5次。中华预防医学会流感预防控制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病毒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担任多个杂志编委;2020年入选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第一批成员。



本文由《呼吸界》编辑 Jerry 整理,感谢王大燕主任的审阅修改!


* 感谢罗氏抗感染治疗领域的大力支持!


本文完

责编:Jerry


关注我们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呼吸界》官方网站

呼吸界
《呼吸界》作为中国呼吸学科垂直新媒体平台,立足于整合各级医院呼吸学科资源,逐步丰富呼吸学科权威资讯,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及相关学科医生提供权威网络专科信息支持,努力建立全国呼吸学科网络医疗协作专业体系,为全行业提供新媒体互动与推广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