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命运·健康-共同体
南怀瑾先生:你问我信什么教,我信仰睡觉!
佛教、佛学、佛法这三个范围不同,我佩服的、皈依的、信仰的,是佛法。佛教是个宗教,到庙上修个佛像,拜拜,这是宗教。真正的佛教反对拜偶像,佛反对拜偶像,是后世把他供起来的…… 你问我信仰什么,我信仰睡觉。就像刚才第一位先生问的“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切不受拘束。 ——《南怀瑾讲演录》 佛法既不是宗教的迷信,也不是哲学的思想,更不是科学的囿于现实的有限知识。但是却可因之而对于宗教哲学和科学获得较深刻的认识,由此也许可以得到一些较大的启示。
——《楞严大义今释》
我们今天这一次开始,只好从佛法入手,不是佛学,也不是讲佛教。你们看我的书,有一个观念要搞清楚,我经常把这三个分得很清楚。佛教是宗教,它有它宗教的形式,有它宗教的习惯,有它宗教的行为。譬如出家、盖庙子、化缘、做法事,都属于佛教的范围。……
第二是佛学。一般人研究佛经,东南亚小乘的国家泰国、越南,以及注重小乘的国家,如日本、韩国,乃至中国,许多大学问家,研究哲学的,研究佛学的,这都是属于佛学,讲理论的。佛学家很有学问,讲起来头头是道。在我呢?从小到现在,就是古文一句话,“在所不取也”。大家听懂这句古文吧!对于这些,我是理都不理,因为我也很傲慢,讲学问太容易了,“在所不取也”,我看不起;不是看不起,是不注重这一面。世界上学问多得很啊,治国、齐家、平天下都重要,我还搞这个闲事!可是我也会,真讲佛学,我可以说比大家细密一点,但是我不注重,不向这一面走。
我是想要怎么样成佛,怎么样得道,至少打坐坐起来怎么入定耶!你讲了半天学理干什么?像学科学一样,我要发明,做一个科学家,光谈科学的理论,拿个博士学位,不过教书而已嘛,所以我不讲佛学。但是,你们讲佛学我还看不上,你们一讲,我认为都错。所以我要告诉人家的是佛法。我一生走的路线,是研究佛的修行方法,他的方法是干什么的?是解决生死问题的。……
释迦牟尼佛后来讲的佛法是什么?一切唯心。都是自己,没有上帝,没有阎王,没有天堂,没有地狱;如果说有的话,天堂、地狱,上帝、阎王,一切也都是你变出来的。这是一个问题了。世界上究竟是有他力,还是自力?究竟是唯心还是唯物?佛告诉我们彻底唯心的。不管唯物、唯心,都是心的本体来的,谁都做不了谁的主,没有个主宰,生命就是这样来的。佛彻底地推翻了一切的宗教,一切的哲学,一切的科学,一概都扫掉,只有那个生命的主宰,你明白求证到就行了,就成佛了。
——《禅与生命的认知初讲》
我常跟年轻同学讲,佛教的这个教,不跟着时代变是绝对维持不住的,世界的趋势太厉害。像我每天不断地接触到国内外新的消息资料,所以天天有新的观念和想法,看见人类社会的转变太快了。所以我说,宗教的形式不变的话,是没有办法的。
但是佛法不会跟着宗教的形式而衰落,反而更昌明。现在全世界的人类,正不断地用各种方法,来追求人生的究竟。因为要追求人生的究竟,佛法的价值、佛法的光辉,就会越来越高。在过去,这个护持正法的担子,纯粹落在佛教出家的比丘众身上。但是这几百年来起了蜕变,担子多半到了在家人身上,这问题是非常非常的严重。至于佛学,在世界文化的思潮里,在世界各地的最高教育机构里,佛学的课程越来越普遍,但是对于佛教,这个并不是一个好现象。能够把佛教、佛法、佛学合一,能扶持正法的,就要如维摩居士所讲的,「起方便力」才能做到,也就是要懂得古今中外一切学问,懂得一切方法。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假如一定说打坐、学佛、学道,清净无为就是好的,可是许多年轻人,一天到晚跑寺庙,学佛打坐,而事实上,他们一点也不清净,一点也不无为,更谈不到空。那是自找麻烦,把腿子也搞坏了,不但佛没有学好,道没有学好,连做人也没有做好,学得稀奇古怪。这就是“正复为奇”,学正道学成了神经,就糟了。
“善复为妖”,人相信宗教本来是好事,信得过度了,反而是问题。所以我的老师、禅宗大师盐亭老人袁焕仙先生就说过,世间任何魔都不可怕,只有一个魔最可怕,就是“佛魔”。有的人看起来一脸的佛样,一身的佛气,一开口就是佛言佛语,这最可怕,所以不要轻易去碰这些人。
袁老师说这些话是什么道理?意思就是“正复为奇,善复为妖”,凡事太过就错了。过与不及都是毛病。不聪明固然不好,而聪明太过的人,那属于“善复为妖”,就变成妖怪了。
所以老子感叹,“人之迷,其日固久”,他说人们迷信得太久了,没有醒悟这些道理,而且迷信太坚固,太长久了。所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一个人做人要方正,但“方而不割”,不要因为方正而割舍其他一切;人方正到割裂其他的时候,就变成不能容物了。为人要清廉,可是不要廉得像刀割一样,连肉也削掉了。……
讲了那么多废话,不外说明一件事,就是很多青年人到处在学打坐、学佛、修禅,以及研究一切宗教,找科学超生命的力量。这样的年轻人,中外都有,但都犯了一个基本的错误,就是方法上错了,都是以有为法去做,因此,不能接触到最高的道体。所以,必须要“为无为,事无事”,学道也要“味无味”,以这个原则,慢慢才可能接近形而上的道体。
——《老子他说(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