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禅内功!
很多人以为禅修一定要坐着修,但是当他实行过行禅之后,他的坐禅功夫将大有进步而且他的身体会更健康。
若想更成功地练习行禅,必须在步行时使脚底保持和地面平行,并且在提起、移前及踏下时,持续仔细观察脚底的感觉。当一个人已经熟练地学会及理解它,行禅对他就很有用处了。
当你步行时,颈项和背部必须挺直,脚底移动时必须与地板平行,眼光投在两公尺前的地板上。观察每一步脚底的感觉。移动右脚还是左脚,不要概念化。提起、移动或接触,不要概念化,而只观察脚板或脚趾的感觉(脚板与地面是平行地移动)。
走了一阵子之后,你就会觉察到感觉。当你提起你的脚时,觉知脚底略有粘粘的感觉。要有正念,不要东张西望,要觉知脚板以及你所走的路。
如此,你会发觉从脚底、腿部、膝盖、身躯甚至头部有许多的感觉。尽量专注观察你每一步伐所产生的感觉。行禅时,观察提脚、往前移脚及踏到地板的感觉,并体验「身触」的生灭。禅修者的认知愈来愈深入,愈来愈清楚,将体验到「意触」以及其他效应。
当一个人独自在房子修习时,他可在一个室内打圈子。然而,最好还是找一处可以来回步行的地方。沙地比水泥地对健康有益,而木材地板也可以。
行禅的正确方式:往上提脚使脚底平行于地板,要同时提起脚跟与脚趾。移脚时,脚趾直接指向移动的方向而不是向外侧。踩下时,脚跟和脚趾要同时到达地面。
行禅引起的感觉如下:移动时脚底有刺痛,脚底的麻或热的感觉向上移动到腿部、胸部感到紧闷、头部晕眩等,你不用担心任何感觉的产生,因为它们都会自然地消失。
最好的现象是这些感觉传到胸部中心产生一种刺痛的感觉。这时,禅修者就应停止步行,站定,持续专注在这感觉上。这样禅修者将对他的全身会生起「正知」,对感受以及每一时刻所作的行为越来越了解,越来越敏锐地觉知了。
佛陀教导行禅时说,禅修者对自己的每一个步伐都要「正知」。
行禅有五个益处:
(1)有耐心去步行长距离而不疲困。
(2)工作有恒心,这是佛陀在练习禅修时所强调的。初学的禅修者,不易坐、站或步行一段长时间,因此他最好由行禅开始,过后他就会比较有耐心了。
(3)增进健康︰你会发现当你在行禅时,身体各部的神经都活跃起来,全身热起来,身体冒汗。佛陀曾说过身体的不正常的活动会产生病痛。
(4)饮食容易消化,这就是为什么行禅可治疗胃病。
(5)行禅所获得的功效可以维持很久。
其他要点:
行禅能发展觉知的平衡性、准确性与专注的持久性。在禅修期,通常以相同的时间,一整天交替进行坐禅与正规的行禅。一小时是段标准的时间,四十五分钟也可以。对正规的行禅来说,禅修者可选择一条大约二十步长的小路,循着步道慢慢来回行走。
在每天的生活中,行禅也是很有帮助的。禅坐前的一小段时间,例如十分钟,进行正规的行禅,对心的专注很有帮助。
除此之外,行禅所发展的觉知对我们很有帮助,因为身体在一天之中,总是四处活动。行禅会发展觉知的平衡性、准确性与专注的持久性,在行禅时可观察到很深奥的佛法,甚至获得证悟!
事实上,不在禅坐之前行禅的行者,就如开部耗尽电池的车一样,很难在坐禅时启动正念的引擎。
将心系在走路的感觉上:
行禅由注意走路的每个步骤组成,如果走得相当快,则注意腿部的移动,而在心中默念:"左、右、左、右。"并觉知整个腿部的实际感觉。
如果走得慢,就要注意每一脚的抬起、移动与放下,不论任何一种情况,都要努力完全把心系在走路的感觉上。当你走到步道尽头,立定、转身再度开步时,都要注意有什么动作发生。
除非遇到地上有障碍物,否则不要低头看脚,在你致力于觉知感觉时,心中留存着脚的影像,对你并无助益。
你要专注于感觉本身,而那不是视觉的。对很多人来说,当他能纯粹地认知诸如光、痛、冷、热等身体的所缘时,这是个了不起的发现。
通常我们将行禅分成三个不同的动作——将脚抬起、移动、放下。为了维持精确的觉知,我们清楚地区分这些动作,在开始时,心中轻轻地默念每个动作,并让觉知确实清。
人人都能学禅法
了悟生命真谛,明心见性,身心健康,提升智慧,为家庭、感情、事业、健康、社交等保驾护航,你需要坐禅,站禅,行禅,生活禅,树立正知见,了解无常、无我及空性,降服烦恼,超越我执。
我们普遍缺乏自我觉察,甚至误解了包括自由在内的生命状态真义。禅修中,会进入深刻地自我觉察中,有机会与自己整合,从而开启真我。
禅修与科学实证
禅修可以说是精神的营养品!近年来,禅修在西方非常流行,像美国的学校、医疗机构和高科技公司都广泛地在进行打坐、禅修。禅修已经进入到美国人的很多领域,比如学校、医院、家庭生活等。美国有些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实验对象是多年禅修的修行人。在实验室中,实验者一边用脑电波图测量脑波的变化,一边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测量脑部活动的位置。最后得出结论:通过禅修,不但能够短期改变脑部的活动,而且非常有可能促成脑部永久的变化。这就是说:通过禅定,完全可以断除人的焦虑、哀伤等很多负面情绪,创造出心灵的幸福感,甚至可以重塑大脑。
禅修也是佛学中解决抑郁症的一个重要方法。就像我们从食物中吸收营养,可以使身体健康一样,从禅悦当中,也可以提炼出精神必需的营养,以保持精神的强大与灵动。
另外,如果你是一个学佛之人,在信仰佛法的基础上禅修,那它的各方面效果当然都会不一样;但如果你暂时实在没有想法去接触或者接受佛法的话,也没关系,把信仰的部分抛开了以后,完全可以把它当作一种调整心理的方法去修。这样的话,不管是一个无神论者,还是一个唯物论者,或者是一个有其他宗教信仰的人,大家都可以用。
禅修能够修复心智,疗愈抑郁,提升智慧,让我们重获身心的全面健康!
中国著名演员陈坤,从2003年的患得患失,迷失自己,到2008年走出困境,重获新生,陈坤通过禅修,摆脱了抑郁症,成为了新的自己。
他说:“如若不是禅修,我早已迷失在名利场了!”
禅修让人的内心变得安静。在禅修时,人能放松下来,专注于呼吸,使内心归于平静,身体和心灵才有了真正的对话与接触。
众所周知,“苹果教父”乔布斯就是一个禅修爱好者,他设计苹果手机的灵感就是来源于禅修中顿悟的灵感……
“事情咔哒一声就发生了。”“所有事突然之间自动步入正轨了。”“就是一种灵感的火花……一道闪电……灵光一现。”“像灯泡亮了。”“我顿悟了。”“突然之间,我以一种新的视角看待事情了。”
所有这些表述都与创造力的一种形式有关,这种形式,一般人称之为灵光乍现,心理学家称之为“顿悟时刻”。顿悟的观念在禅修中非常特殊。禅修的最终目标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便是禅修带来的无限创造力!
“禅修是未来科技世界中的生存必需品。”时代杂志曾在封面报道中这样写道。在硅谷,禅修被认为是新的咖啡因,一种能释放能量与创造力的全新“燃料”。然而,禅修的力量不仅仅如此……
谷歌算是硅谷中最崇尚禅修的企业之一了,那里开设各种禅修课程,还设立了9个禅修中心,可以让每一位员工都可以自由地到那里修行。
谷歌每年会请来自世界各地的有名禅师以及宗教大德到这里,专门为企业员工讲课。他们甚至还专门设立了觉察禅修培训部门,有专门的负责人进行管理和安排课程。
禅修也帮助过谷歌、Facebook、Twitter高管们走出困惑。对于他们来说,商海的起伏伴随着心海的沉浮,庞大的财富、名声与地位带来的更多的不是快乐,但是禅,却在一定程度上给他们指点迷津,带领他们脱离现代社会的痛苦。
而在之后,他们会发现,禅不仅仅是能够带领他们走出阴霾,还能够让内心更加平静,以更好的状态面对工作和生活——这一点是适用于任何人的。因此这些高管们不仅是自己每天会安排时间禅修,也会鼓励员工每天专门开辟一个时间进行自我的净化。
长期的内观禅修,静坐,人的身体就会健康;人的思想就会宁静;人的头脑就会清醒,还能开发人的智慧,激发人的功能。
眼能看到奇景,鼻能嗅到异香;耳能听到妙音;舌能尝到甘味,身体感到轻松、有漂在空中的感觉;意识通灵,清醒的意识到另外空间的存在,眼耳鼻舌身意同时感受到身临仙境的妙不可言的状态。
1.养息
禅修时思想专注,呼吸平缓均匀,心率减缓,心脏耗氧相对降低,有力的血液循环可以帮助我们净化血管中堵塞的物质,让很多“长期休眠”的血管重新恢复生命的活力。
对于慢支、偏头疼等慢性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比如高血压、心脏病等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下丹田”是生命能量的源头,打坐时气沉丹田,全身的经络得以疏通,使“气的轨道”恢复正常运转,达到固精培元的效果,元气充盈则百邪不入。
因此即便是短期的静坐,人也会感觉到那种从身体深处升起的轻松、舒适的生命能量,就像身体内部被一双温暖的大手按摩过一样。
跳过神奇仔细的端详这个人体金字塔,不难从中看出其中包含的养生道理。
2.修身
禅修时气血通顺,这样的气血循环经过五脏六腑,能帮助脏腑净化积存的“负面能量”,提升脏腑的自愈功能;经过皮下,能帮助皮肤和肌肉净化“负面能量”,改善气色和肌肉的曲线。
值得一提的是:禅修静坐中的双盘坐姿,可以快速地塑造美好体态。
双盘被称为禅坐最稳固的坐姿,不但可以稳定身体内部杂乱的风息,更是可以快速减掉身体的赘肉,疏通堵塞的经络。
练习双盘的人,很容易保持腰腿部的优美曲线,控制身体上半身与下半身的能量平衡。
3.养性
禅修能缓解压力,释放焦虑、紧张、烦躁、不安的情绪,使整个生命感受到平静、喜悦、自在和安心。
我们不稳定的情绪、思想并非凭空产生,而是“因缘作用”的结果。
造成它的因缘不只包括外界的人事物,还包括身体这个内因,身体的神经系统是情绪和思想产生的生理基础。
禅修就好像是在给神经系统做按摩,让这个“调皮的孩子”安静下来。
在禅修过程中,人制心一处,脑细胞会开始分泌脑内啡、血清素,帮助人体放松神经,产生愉悦感。
十分钟的禅修静心,就能感受到紧张的情绪得到舒缓,烦躁的心情趋于平静。
坚持禅修更能使一个人内在的气质沉静下来,使人在举手投足之间呈现出优雅、恬静、柔和的美感。
这种气质是身体、情感、精神三种能量综合作用于生命的产物。内在的精神越柔,身体被净化的越好,情绪越稳定,外在呈现出来的气质也越美好。
禅修静坐的意义不仅仅是养生与开悟, 另外它还可促进学习、增强记忆。
古人程颐在《鹤林玉露》一书中讲:“每见学者静坐 ,便叹其好学。”
朱熹也要求学生“半日读书,半日静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