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由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的《鹰厦铁路》纪录片,在东南卫视、海峡卫视、海博TV和福建IPTV播出,向新中国成立75周年献礼。
一位年逾七旬的老者正端坐在电视机前观看《鹰厦铁路》纪录片,荧屏中的画面于闽山赣水之间不断穿梭,那些曾经无比熟稔的场景令这位老者心潮起伏。这位长期关注鹰厦铁路的老者名叫赵长安,曾是集团公司福建铁路有线电视台的台长。
炎炎夏日里,一群身披防护背心的摄影师出现在打虎坑火车站。打虎坑火车站只有三根股道,地处鹰厦铁路南段,四周都是崇山峻岭。目光所及之处,景色旖旎,绿意葱茏。这群摄影师正在拍摄《鹰厦铁路》纪录片,赵长安也在其中。大暑节气之后,拍摄归来的赵长安坦言,鹰厦铁路承载着太多铁路人的情感,也让他魂牵梦绕。1957年2月,赵长安的父亲转业来到福建铁路工作,三岁的赵长安随父而来,亲眼目睹了铁道建设兵团“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壮举,一颗鹰厦铁路情缘的种子开始萌芽。1974年7月,赵长安来到贡川公社助勤担任基干民兵,每年都要参加鹰厦铁路巡线,为铁路运输安全稳定保驾护航。1977年9月,赵长安考上南昌铁路机械学校,两年后分配到福州机务段工作。1984年7月,赵长安因为擅长摄影,有机会参与拍摄建国35周年国庆江西省展览的铁路作品。西洋、打虎坑、岭头、柯周坑、城口,一个个鹰厦铁路沿线小站工区,如同一帧帧绿意盎然的秀丽风景,在赵长安的镜头里被真实纪录下来,串联起一幅青山环绕、绿水长流的鹰厦铁路风景长卷。1986年7月,赵长安开始专门从事党员电视教育工作。从此,赵长安深入到各基层单位拍摄电视教育专题片。《路魂》《远山的回声》《华东第一路》《养路人》……随着一部部专题片的播出,赵长安迎来了可喜的收获。
鹰厦铁路北起鹰潭站、南至厦门站,全长705公里,共有99个车站(含漳州支线铁路)。赵长安拍摄的专题片《远山的回声》,真实记录了李殿英夫妇和二儿子李志财投身于鹰厦铁路建设,最后不幸牺牲的感人故事。为了拍摄《远山的回声》,赵长安带领摄制组远赴江西肖家站进行实地采访。他们走访了李志财的工友,记录下烈士当年的一言一行;他们踏遍了李志财工作时曾经走过的路,感悟着立足平凡、默默奉献的铁路情怀……肖家站位于贵溪境内,远处就是巍峨矗立的群山,周围被绿意葱茏的树木所环绕,一条泸溪河蜿蜒曲折。望着李志财的墓地,赵长安的内心总会泛起阵阵涟漪。如今,32年过去了,赵长安回想起当年,眼眶里依然泛起泪花。“现在在高铁上拍摄,听到动车驶来的声音,相机刚端起来,动车一下子就过去了。而在过去,从听到绿皮火车在远方的汽笛声,再到端起相机拍摄近在眼前的绿色长龙,差不多都要十几分钟的准备和等待时间。”每次说起鹰厦铁路,赵长安总是滔滔不绝,言语间充满深情。正是这份热爱,驱使着赵长安在电视专题片制作、电视新闻报道和摄影等方向锐意进取。1995年5月,赵长安主创的电视专题片《锅碗瓢勺的指挥家》在全国总工会经济工作部、全国总工会电教中心、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联合举办“宏声杯”全国劳模电视片评选展播中荣获优秀奖。
2004年5月,福州铁路分局并入南昌铁路局,赵长安担任南昌铁路局有线电视台副台长兼福建铁路有线电视台台长。2010年6月,赵长安主创的电视新闻报道《铁血丹心英雄在》被中国铁路新闻工作者协会评为中国铁路电视好新闻二等奖。2015年11月,赵长安退休,担任福州铁路老干部书法美术摄影协会会长。闲不住的他多次组织摄影协会爱好者深入鹰厦铁路小站工区,试图再次探寻那些尘封已久的铁路之美。拍摄鹰厦铁路时,赵长安感叹道:“城口到岭头的多个桥隧相连,雨天里雨水淅淅沥沥,如一道道雨帘挂在隧道口,电力机车从雨帘下蜿蜒穿行,是人生路途中少有的绝美风景”!“还有打虎坑至岭头的坡度达到了千分之二十二,即便在华东地区乃至全国,这都是极为罕见的!”赵长安曾多次站在隧道上方,拍摄在长坡道上蜿蜒缓行的列车,其状摇头摆尾,仿若游龙。他还在此区间拍摄到一列电力机车从四方形的隧道口驶出,那画面美不胜收,在铁道线上实不多见。即便是退休了,赵长安对鹰厦铁路摄影的热情也丝毫未减。2016年至2021年间,赵长安参加了历届南昌铁路局离退休干部摄影展,均获得优胜奖。今年七月,在筹备拍摄纪录片《鹰厦铁路》的过程中,赵长安提供了福建境内铁路的大量资料和鹰厦铁路的珍稀影像片,并欣然参与拍摄,这是赵长安与鹰厦铁路的深厚缘分,也是绿叶对根的一片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