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前总理辛格印象记

学术   2025-01-06 16:52   日本  


作者(右)与印度前总理辛格的合影

作者:俞新天(原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
来源:解放日报

惊闻印度前总理曼莫汉·辛格去世,十分痛惜,不由得想起与他的会面。

那次赴印过程十分有趣。在2006年(也许是2007年)的一天,一位女士(姑且称她为桑女士)突然打电话到我办公室,自称是印度一家社会类杂志的主编。杂志社准备召开一次国际研讨会,讨论曼德尔鲍姆的著作,邀我参加。我与她素昧平生,机构之间从无来往,便以工作忙碌而婉言谢绝。这也并非托词,当时我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党组书记,确实忙得昏天黑地。

数日后,桑女士再次来电诚邀,我仍未接受。出乎意料的是,桑女士竟第三次来电,并说她已经邀请到加拿大前外长保罗·埃文斯、日本防卫研究所专家等人,认为我作为中国唯一代表一定要参加。她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动了我,她提到的都是我在国际会议上结识的朋友,看来这并非只是讨论某本著作的学术性会议。我终于同意参会。

我抵达新德里后,桑女士亲自来接我。自进入新世纪,中印之间的外交关系更加密切,我也曾数次赴印度交流对话。这次明显看到,街道变整洁了,人们的穿着更好了,几乎人手一部手机。据说这些变化与中国的“刺激”有关,许多访问过中国的印度专家大声疾呼政府应向中国学习。而曼莫汉·辛格政府的改革也初见成效。桑女士陪我来到下榻的酒店,这曾是英军的招待所,有点兵营风格,简朴但干净。桑女士还告诉我,紧邻的公园十分著名,早起市民晨跑已成为一道风景。翌日清晨6时,我去公园锻炼,看到晨跑者蜂拥而入,不顾天气炎热,精神焕发,反映了变革的气象。

国际研讨会上,似乎没有什么人提及曼德尔鲍姆的著作,而是热烈探讨世界经济、国际政治以及外交关系。第一天会议快结束时,桑女士发布消息说,明天曼莫汉·辛格总理邀请与会者到他的官邸做客。这真是意外之喜!我颇惊讶,一是普通杂志社能有直达总理府的渠道,二是主办者从未以这点吸引与会者,值得钦佩。

第二天上午照常开会研讨,下午,几位印度朋友陪同外国参会者坐大巴来到总理官邸。从外观看,房子极其普通,也未见众多警卫。入内便到了一间休息室,长条桌上铺着白桌布,上面摆满各色咖啡、茶和点心。一位印度朋友轻声告诉我,这里的大吉岭红茶质量最佳,某种甜点堪称一绝,一定要品尝。我遵嘱取用,但由于思考接见的形式和交流的话题,食而不知其味。

大约15分钟后,我们便被引入内室,一间极其宽敞的会客厅,简朴到几乎没有装饰。辛格总理出身贫寒,不喜奢华,很关注贫困人口和农民生活,从总理官邸可见一斑。辛格总理笑容可掬地走到大厅中央,戴着标志性的锡克族蓝色头巾,穿着印度传统服装,欢迎大家。大家以热烈的掌声向他致敬。然后,大家排队与辛格总理合影留念。据我观察,这是唯一可以直接与总理交流的机会,大约有5分钟。

轮到我了。辛格总理伸出手来,我也立即伸手相握。相比于他的身材,他的手掌不大,但很温暖。我立即自我介绍,并表示十分荣幸能受到接见。他微笑着说,很高兴见面,欢迎你。我立即把早已想好的两个问题提出来。首先我问,听说他准备再次访华,会不会再度光临上海。如果会,那么我想邀请他与上海的专家学者进行对话。他回答道,已访问过上海,中国还有很多城市。于是我提了第二个问题,提出促进中印关系发展、加强民间交流的建议。他说,谢谢你的建议。此时,摄影师已调好距离,连续拍了三四张照片之后,总理再次与我握手告别。

拍完照片后,学者自由地散开站在一旁,轻声交谈,等候会见结束。与十余位专家都合影后,辛格总理向大家挥手告别,离开会见厅。整个过程1个小时左右。大家坐上大巴回到会场继续讨论。我注意到,大家都为刚才的会见感到兴奋。会后桑女士带来一位印度政府官员,他告诉我,印度准备召开一次基础设施与城市建设的大会,拟邀请部分国外优秀城市的领导交流经验。他说,如果没有上海的参与,那这个会议将大为逊色。上海的城市建设尤其是浦东开发成果卓著,希望一定来传授经验。我表示一定会将信息带给上海市领导。后来,上海市派遣一位领导与会,受到印度各界的好评。

这次难忘的经历恍如昨日。辛格总理公务繁忙,仍拨冗会见专家学者,与他自己在大学、印度政府和国际组织中的经济研究背景有关,更反映出他重视知识和人才、促进国际交流的宽阔视野。他被誉为印度“经济改革之父”。我也目睹了经济改革给印度带来的变化,以及从官员到民众的实干精神和开放态度。辛格总理务实简朴、谦和低调,令人印象深刻。辛格总理数次访华,把中印合作关系提到新高度。中印这两大邻国同时崛起,龙象竞争在所难免,但龙象合作、龙象共舞更是符合历史潮流的必然趋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