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介绍这本书呢?
我选用其中作者的一段话吧:
我曾经极不愿意写关于警察的文字,没有多少理由,警察这个群体不好写。写得太完美理想化,读者自然不会信服。写得太个性生活化,用几个个体人物来为整个警队下定义,难免以偏概全。基于此,我的作品不会轻易触及公安题材。
时光如行走的河,往事,虽已目不可及,在我心中则越发清晰,它们如同颗颗坚硬晶莹的珍珠,堆积在我的眼前。每当我向前的时候,需先用记忆之手将这些层层叠叠的球状物码成巷道的形状,还要时不时地在回味中摩挲打磨,使其历久弥新。
在现实中,每当我和那些警察兄弟们聚在一起聊天、喝茶、拼酒时,我愿意选择倾听,听他们工作中的许多逸事和得失,听他们的欢喜和愤懑。这时,他们其实不需要谁来给他们一个圆满的解释和安慰,甚至不需要你加入进来给他们褒奖或恭维,更不需要我拙劣的文字来形容他们。他们渴望冲锋喷发,又期望被挖掘发现,他们是高昂的,是沉默的,他们中没有谁因为失落和失败而放弃这个崇高的职业,他们每一个人都深爱着藏蓝警服,他们都拥有心怀正义刚强的金盾情结,他们为了入警誓言,永远不会后悔和退缩。
此时,那些永远离开我们的人,他们依然活着,活在我们的世界里,他们不管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总会不经允许地闯入我的梦境,对我说:“兄弟,出警,走着!”“哥,我爸妈还好吗?”“嘿,你小子现在是作家啦,多写写我,别忘了我们。”然后,他们转瞬间消失在遥夜的尽头,无声无息。此时我不得不醒来,再也不能安然睡去,躺在床上回想他们的一点一滴,我大滴的眼泪便会滑落到耳朵里,流进嘴角里,滴落到枕巾上,酸酸的,发着涩······我想,是时候给他们写点儿什么了,这样我会舒服些,我必须给他们一个交代,这不是任何人交派给我的任务和警令,但不论面对任何困难和阻力,我都一定要圆满完成。好,从现在开始,如果你愿意听我说,就静下心,慢慢听我讲给你们听,没有别的要求,我只是想······只是想让他们重新活一次。
那就开始吧。首先要说明的是,我是一名警察。
崔楸立,笔名楸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大城县公安局新城区派出所民警,河北省作协理事,公安部刑侦局特聘作家,作品多发表在《飞天》《星火》《北方文学》《啄木鸟》《人民公安报》等国家省市级期刊;出版小说集《红孩子》《倔强的青春》《鲍哥的草原》《凤还巢》四部,长篇小说《满江红》《风口浪尖》等;电影剧本《似盗非道》曾获中央政法委第六届三微大赛最佳剧本奖。
后续大城杂谈公众号将陆续刊登《风口浪尖》一书中的精彩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