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医·医疗】钢丝上的芭蕾——我院消化内科团队ERCP技术为患者“排雷”

政务   2024-10-18 20:31   上海  

//////////

“沈阿姨,你这几项指标比上次降了很多,目前基本正常了,药的话,你继续吃这几种……”

10月14日下午,我院肝胆专病门诊诊室内,副主任医师谈朋生正在为术后第二次来复诊的沈阿姨分析各项检查指标。

沈阿姨年近八旬,是个有24年糖尿病史的“老糖友”,前一阵,因为发烧、血糖高、黄疸入住我院内分泌科,其间请消化内科会诊,CT显示胆总管结石,这个听上去似乎“普通”的病,在沈阿姨身上可能要了命!因为老人家糖尿病肾病五期(最严重的级别,意味着肾脏功能严重受损,可能导致慢性肾衰竭),尿酸高,长期服用保肾药物;患有冠心病并置入支架,一直服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的药物;罹患肺恶性肿瘤并接受过手术;几年前因胆总管结石在外院行ERCP取石;除此之外,还患有颈动脉、下肢动脉硬化,骨质疏松、血吸虫肠病!光是2024年,沈阿姨就住了7次院!


面对风险这么高,状态这么差的高龄患者,消化内科团队反复考量,制定周全的手术方案,与家属沟通。夫妻俩考虑再三,最终决定在医院做ERCP(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胆总管取石术,团队顺利为沈阿姨取干净了胆总管内的结石,且第二天就能吃点东西。“我在其他医院也取过石头,从来没有第二天就能吃东西的,你们的技术真的太棒了!”第三天,老人顺利出院,并送来了锦旗,表示“找对”了医生,非常感谢。


66岁的曹阿姨也是ERCP的受益者,她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因为年轻时得过胆总管结石并做了手术,胆总管变得很粗,并常年长石头。光是在我院消化内科,前后就住了4次院。最近一次是10月7日,国庆节稍不注意饮食就犯了病,这也是曹阿姨的“老规律”了,今年春节、五一,她也因为相同原因发病并入院。每次入院情况都很糟糕:感染性休克、血压测不出来、血小板跌至手术禁忌值。“她的结石又多又大,最大的能有3.5cm,这次又是救护车送来,再不取石危及生命!”但曹阿姨的身体无法承受麻醉下的操作,手术必须快。因此,团队每次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快取石,前前后后共取了3次,每次取出大量结石,这次终于把曹阿姨胆管内的结石取了个干净。10月13日出院时,曹阿姨特别开心,“胆总管再也不堵了,吃了东西胃也不闹腾,医生说以后还能吃点红烧肉,和正常人的饮食差不多,心里觉得特别舒畅!”



吃对于一些胆总管结石病人来说,是件奢侈的事,比如家住松江的黄阿姨。慢性肾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脑梗两次、长期卧床,让黄阿姨的生活质量每况愈下,一度到了靠鼻饲维持生命的程度。今年的酷暑,黄阿姨因为吃不下东西明显消瘦,身体极度虚弱,辗转去了多家医院,最终送到亭林医院时电解质紊乱、胆管炎,生命垂危。


CT影像让大家大吃一惊:30多个结石像叠罗汉一样充满了黄阿姨的整个胆总管,并累及到肝内胆管,结石直径从1cm至3.5cm不等,是典型的充满型结石,非常严重。团队评估,必须尽快取石,否则生命堪忧。



消化内科、外科强强联手,为黄阿姨做了ERCP取石,因为情况复杂,团队用了网篮、球囊结合的方式,整整花了两三个小时,终于把黄阿姨胆管内的结石“一网打尽”。9月底,原本放置在她胆管内的支架顺利取下,黄阿姨在医生术后查房时激动地掉眼泪,“终于通了,也能吃东西了,你们救了我的命!”


今年国庆,我院消化内科团队就连续为5位老人开展ERCP取石,年龄从88岁到92岁,无一例外的基础疾病多、石头大、难度高,团队一一“攻克”,有效提升了他们的晚年生活质量。

ERCP取石的患者,几乎都有高危因素,医生将此项技术称之为“钢丝上的芭蕾”,需要有足够的临床经验,团队密切的协作。亭林医院消化内科每年安全开展ERCP治疗近百例,为患者打通“生命通道”。




文字 I 胡晓敏

图片 I 消化内科提供

编辑 I 万万

审核 I 胡晓敏

i亭医
公益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