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是一种造成人类及动物患流行性感冒的RNA病毒,会造成呼吸道感染,并借由空气迅速传播。根据核蛋白抗原性,将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四型。甲型流感病毒抗原变异较快,2~3年可发生一次,甲型流感病毒大约每隔十几年发生一次大变异。
·起病急,迅速扩散,易传染。
·造成不同程度的流行。
·引起每年流行,流行具有季节性。
·发病率高,人群普遍易感。
流感的潜伏期为1~3天,最短仅数小时,病程4-7天,咳嗽和乏力可持续数周。
·轻症流感表现:最常见以发热为主,体温可迅速升高至39~40 ℃;常有咳嗽,多为干咳;流清水样涕或黏涕;咽痛,吞咽时可加重;多伴有头痛、肌肉酸痛、乏力;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新生儿可表现为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大多数无并发症的流感患儿症状在3~7天缓解,但咳嗽和体力恢复需1~2周。
·重症流感表现:体温超过39 ℃,呼吸频率明显增快,出现气促、喘息等症状,甚至可能伴有呼吸困难表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更加明显;可表现为极度烦躁、嗜睡、惊厥甚至昏迷;可快速进展为脓毒症、休克、脑病、脏器功能衰竭。
流感的并发症包括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肌肉骨骼、心血管系统、耳鼻喉和其他系统并发症。
·呼吸系统并发症:
(1)肺炎是流感最常见的重要并发症,多于48小时内持续高热或起病2~3天后体温逐渐升高,常有气促、喘息、发绀、呼吸困难,可伴有呕吐、腹泻等症状。
(2)急性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塑型性支气管炎。
(3)呼吸衰竭。
(4)哮喘等慢性肺疾病加重。
·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癫痫发作、横贯性脊髓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吉兰-巴雷综合征和脑病/脑炎等。常在流感症状发作的1~2 天内出现,可出现惊厥、意识改变、认知功能下降、运动或感觉障碍及精神状态的改变,预后差。
·肌肉骨骼并发症:包括急性肌炎、横纹肌溶解症等。急性肌炎临床特征为对称性下肢疼痛,患儿可出现行走困难,最常见于小腿肌肉,受累肌肉压痛,严重病例可出现肌肉肿胀和海绵样变性。流感相关的横纹肌溶解症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并发症,通常表现为急性肌肉疼痛、尿液呈茶色(肌红蛋白尿)、严重者可出现急性肾损伤。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包括心肌炎和心包炎,亦有严重暴发性心肌炎病例。
·耳鼻喉并发症:主要为中耳炎,发生比例约为10%~50%。表现为耳痛、听力下降,多出现在流感症状后3~4 天。
·其他系统并发症:如肝肾功能损害。
·隔离治疗:对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应尽早隔离治疗。
·对症治疗:高热者可进行药物降温和物理降温,抗病毒、抗感染、脏器功能保护等对症处理,重症患者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检测生命体征变化。
·抗病毒治疗:应尽早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
·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流感患者咳嗽时应用手或纸巾掩住口鼻并及时洗手。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证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保持室内通风,注意个人保暖。尽量不去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
·在流感流行季节前可接种流感疫苗。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非商业用途,仅用作公益科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