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国家急救日】掌握急救知识,为生命护航

健康   2025-01-20 16:55   河北  



在日常生活中,意外总是不期而至,交通事故、突发疾病、意外伤害等随时可能威胁到我们的生命安全。2025年1月20日,是我国第二个国家急救日,今年的主题是“关爱生命,救在身边”,旨在唤起社会各界对急救的重视,从国家文化和民族意识的高度来提升全民族的应急响应能力。今天,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急诊三科主任郄涛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意外情况的急救方法。




心脏骤停




若心脏骤停,4 分钟内开始心肺复苏,存活率可达50%

第一步:检查患者

1、检查反应:轻拍双肩,呼唤名字,若没有反应,立即拨打120。

2、检查呼吸:观察胸部、腹部是否有起伏,若没有起伏,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第二步:放置体位:摆成复苏姿势

1、呼救的同时,应迅速将病人摆放成仰卧位。头偏向一侧,便于口中的分泌物流出。

2、注意解开病人衣领、领带以及拉链,解除颈部及胸部的束缚,利于通气。

3、摆放地点:地面或硬板床。

4、翻身时整体转动,保护颈部。

5、保持身体平直,无扭曲。

6、救护者体位:跪于病人右侧。

第三步:胸外按压

按压位置:胸口中点。

按压手势:双手交叉重叠,双手相扣,掌根着力,

双臂伸直,垂直胸壁按压。

按压深度:成年人垂直向下按压至少5厘米。

按压频率:100—120次/分钟。

第四步:人工呼吸2次

1、清除患者口腔中的异物,如假牙或呕吐物等。

2、打开气道:一手置于患者额部,向下压,另一只手放在患者下颌处,向上抬,头尽量后仰。

3、捏住患者鼻子,用嘴包住患者的嘴,快速将气体吹入。每次吹气持续约1 秒,看到患者胸廓微微起伏即可。

第五步:重复第三、四步,直到救护车赶到普通群众建议略去第四步,仅持续进行第三步(胸外按压)。直至专业人员到来或患者出现反应。心肺复苏成功的标准:

●自主呼吸恢复

●面色由紫转红

●脉搏恢复

●瞳孔由大变小

●眼球活动,手脚抽搐,开始呻吟等。


气管异物



成人及3岁以上儿童发生气道异物梗阻时,千万别拍背


互救



第一步:救助者站在病人的背后,用双臂围抱病人的腰部。

第二步:一只手握拳,拳头的拇指一侧对着病人的上腹部,即剑突与脐之中点的位置(脐上3-4 横指)。

第三步:另一只手抓住拳头,突然向后、向上快速猛推,压入病人上腹部。

第四步:重复连续推击,直到异物从气道排出或病人意识丧失。

第五步:实施每一个新的猛推动作,应该是不连贯的、顿击的动作,以使异物排出来。


患者意识不清或卧床的老人,

可采用卧式腹部冲击法:



首先开放病人呼吸道或者头偏向一侧,然后救护者骑跨在患者大腿上,双手重叠以掌根按压肚脐与剑突之间的部位,进行快速地、冲击性地、向前上方压迫,反复至呼吸道异物被冲出。


对于3岁以下婴幼儿,

使用背部拍击法



第一步:救助者蹲在地上或者坐在椅子上。

第二步:婴幼儿俯卧位,面朝下,骑跨在救助人员的前臂上,一只手托住宝宝下颌,支持住头颈部,使之低于躯干,救助者前臂支在大腿上,以支持婴儿。

第三步:拍背。另一只手掌根用力在两肩胛骨中间拍击5 次。

第四步:重复拍背,直到异物排出。


癫痫家庭急救措施




癫痫是一种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俗称羊角风、羊癫疯等。

1、侧躺在平处:防止误吸及二次伤害。

2、家属留守:防止其乱撞伤到自己。

3、收起危险物品:家属要将其身上佩戴的尖锐物品取掉,例如首饰、眼镜、手表等。

4、记录患者情况:例如发病时间、持续时间以及完全清醒时间,是否出现口吐白沫、面色发紫等情况。

5、及时就医:绝大多数癫痫发作在1-2 分钟后就会自行停止,如果发作持续时间超过5 分钟,应及时呼叫急救车。

6、不可捆绑或按住患者:过于强硬的手段往往会适得其反,造成更严重的四肢损伤。

7、不可往患者口内乱塞东西:牙关紧闭,咬舌没有危险,但无论塞任何的东西就非常容易导致患者窒息、误吸,都是错误的。

8、不要给患者喂药或喝水:因为这时患者意识丧失,可能会造成吸入型肺炎。

9、不要掐人中、放血,没有意义,没有效果。


外伤止血



一般损伤仅采取加压包扎止血法即可,可用消毒纱布垫或干净手绢、毛巾等覆盖伤口,然后用手用力压住伤口,或绷带或布条以一定压力包扎固定。

注意:开放性外伤的处置黄金时期是受伤后6-8 小时,头面部可适当延长至24 小时。超过此时间不处理,伤口感染率会大大增加。


学会有效拨打120,

关键时刻才能救命!



“120”负责处理市民日常急救和大型突发事件、事故的紧急救援,市民遇有危及生命的疾病、创伤、中毒急需抢救时,可拨打“120”急救电话。据郄涛介绍,120 急救车到达现场的响应时间为10—20 分钟,部分区域到达时间可能更长,而生命系于千钧一发,在“120”到达前需要做些什么呢?


遇事不要慌张



立即将病人撤离危险区,并注意自身安全保护。如遇触电意外,不能用手去拉触电者,应及时切断电源或用木棒等绝缘物使病人脱离电源。车祸及灾害事故,要保证自身及患者处于安全区域。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查看病人的神志是否清醒,有无呼吸与心跳,瞳孔大小,有无外伤及出血量多少。并采取力所能及的急救措施,如清除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胸外心脏按压、口对口人工呼吸、伤口压迫止血、保暖等等,或听从“120”指挥中心指导。


注意采取合适体位



昏迷的病人要平卧位,去枕,头要偏向一侧防止呕吐误吸;呼吸困难的病人应取端坐位或半靠位;急性腹痛的病人可屈膝减轻疼痛等。


准备好有关资料



如患者以前的病历资料、健康卡、所服药物等,以便于医生诊治。联系邻居、亲人朋友或社区保安,协助接应救护车及搬抬病人,疏通搬运病人的通道。


拨打“120”需要准确说清情况



Who: 何人

When: 何时

Where:何地(发生的地点街道名称,或显而易见

的地标)

What: 何事(何病或何种灾害)

Why: 何因

How: 何况(现在病人状况,什么处理)

“急救能力是一种生存技能,掌握自救互救的技能非常关键。越早对病人进行干预,抢救的成功率就越高。如果人人都能掌握一点急救知识和技能,不仅可以在突发情况时自救,在救护车赶到之前,更能挽救他人生命。”郄涛希望将急救理念传播给更多的人,提高大家的自救互救意识和水平,一旦意外伤病发生,越来越多的人敢于伸出援手,把握住关键的“白金十分钟”,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创造生命奇迹。


掌握突发事件的急救应对方法,不仅是对自我保护意识的提升,同时在保护自己的基础上也能够帮助他人,让我们的生活更有质量也更有意义。


“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加大以及娱乐方式的丰富多样,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的生活越来越不规律,以至于心血管疾病呈现出逐渐年轻化的特点,猝死也越来越多地发生在中青年人身上。危险发生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幸运的遇到医生,因此,希望广大市民重视急救知识的普及,更多的人能够掌握急救技能技巧,对于拯救生命来说具有重要意义。自救互救,从‘急救白金十分钟’做起,在事发现场挽救生命和降低伤害程度。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


来源: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


健康保定
保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