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产业大转移,究竟有何深意?

企业   2024-10-09 18:20   山东  

9月25日高层重磅发布:将引导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从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转移;

加大对革命老区、边境地区、资源枯竭地区等政策倾斜,促进区域间就业均衡发展。


三线建设,这是又开始了?

咱们这儿简单普及一下——

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咱们国家曾经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外部安全形势:

西南方向刚刚揍完三哥,正北方向苏联在边境陈兵百万,正南方老美介入越战虎视眈眈,东南方向日本开始嚷嚷“反攻”…

加上咱们自己在六十年代初刚刚经历三年自然灾害,生存压力可以说前所未有。

在这种情况下,咱们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好人好马上三线,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口号,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史诗级大转移。

十多年的时间里,全国约有400多万家庭、上千万人被动员参与其中,大家从上海、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当时经济发达的地区出发,将部分厂房设备拆除奔赴大西北和大西南。

像攀枝花的钢铁工业、湖北十堰的汽车工业、六盘水成为西南煤都、绵阳的电子工业以及著名的成飞、葛洲坝、成昆铁路等等这些山沟沟里的厂矿基建,都是三线建设留下的工业化印记。

三线建设为当年新中国尚且脆弱的工业基础做了有效备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外部势力入侵的成本,从而形成了吓阻作用;

另一方面,三线建设也大大推动了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为其打下了相对坚实的工业基础,否则今天东西部地区的悬殊还要更大…



2024年高层提出的“将引导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从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转移”,与当年的三线建设完全无法对号入座,核心差异主要有三个:

其一,时代背景差异巨大。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三线建设,本质上是外部安全威胁下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生存需要大于发展需要、国防意图大于经济目标;

而眼下的资金、技术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虽然同样是国家动员,但本质上是从就业与协调区域发展的角度考虑的。

其二,动员目标差异巨大。

当年的三线建设本质上是早期工业积累在地理层面上的横向战略转移,但并未触及产业链上下游的纵深改进,轻重工业比例的问题并未解决。

而本次的资金技术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则更多诉诸于国家意志之下的腾笼换鸟——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在高质量发展阶段轻装上阵,专注前沿科技研发与产业升级。

我们也刚好借助这样的大转移,进一步巩固自身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当中的地位。

另一方面,将部分过度集中的生产产能由中心城市疏散到经济腹地,也有利于增加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垫,本次动员其实更接近二十多年前的“西部大开发”。

长远来看,对于经济与国防两个层面的战略安全都是至关重要的。



其三,动员方式差异巨大。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三线建设,真的是数百万个家庭拖家带口离开经济发达地区,扎根到中西部,一待就是大半生。

现在,广大西部地区拥有不少优秀的科研院所及高校,不仅能够对接来自东部的产业转移,还能为产业落地提供人才。

这就意味着本次产业迁徙过程中,显然不会有那么大规模的人员迁徙。

本轮资金技术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大转移,受益最大的主要有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省市,也就是几代中国人常说的“战略大后方”。

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里,这些中西部省份的核心城市仍然有被重点做多的趋势。

最典型的像成都、重庆、西安、贵阳、昆明、兰州等直辖市或省会城市,必然要在这场新西部大开发的浪潮中扮演枢纽城市的作用。

而像绵阳、自贡、十堰、安顺、攀枝花等拥有一定工业基础和特色产能的城市,也必然能够发挥全新的承接产业转移的职能。



未来的中国,可能会是这样一幅画面:沿海地区继续发展高科技产业,成为创新的引擎;中西部地区则承接了大量的制造业,成为新的工业基地。全国各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形成一个更加均衡、更加繁荣的经济格局。

对于我们每个人这次产业转移都可能带来机遇和挑战。无论你是在沿海还是在中西部,都需要保持开放和学习的心态,积极适应新的变化。也许,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新的发展机会,开启人生的新篇章。



      如果您想在【乡村振兴商贸物流】领域、或者在【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领域创业,详情请咨询:



400—025—6669


本文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空气巴巴
空气巴巴以新能源+互联网为主旨,立足碳达峰、碳中和,以乡村振兴为出发点,整合、服务中国新能源产业,在全国建立新能源农村批发及快递服务网点,完善新能源县乡服务体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