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弃陷阱 | “被抛弃感”是如何产生的?

文摘   2024-09-07 10:00   北京  


摘自《性格的陷阱:如何修补童年形成的性格缺陷》
作者:图式疗法创始人--杰弗里·E. 杨

遗弃感

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在人际关系中经常产生被遗弃感(被抛弃感)。
比如在和同事配合着完成一些任务时,其他人一旦消失在自己的视线里,他们便会立刻感觉到焦虑、愤怒甚至极度恐惧,觉得自己被别人抛弃了,同时会到处寻找那些“遗弃”了自己的同事。
再比如有的人在社交软件上给别人发消息,一旦对方没有在3秒钟内回复,他便会认为对方抛弃了自己,感觉到异常痛苦,甚至“杀心”骤起。于是他们开始不断地给对方发文字消息,一条接一条。如果这样还不奏效的话,那就直接打语音通话轰炸,打十个不行就一百个,直到对方回复信息或者接起电话。
当然,也有的人会反客为主,送上最高礼节——拉黑并删除:既然你遗弃了我,那就别怪我把你“电子火化”。
分享一段个人经历,曾经在一家公司承担课程研发工作,需要跨部门对接工作,有一个比我长几岁的同事,他是公司运营总监,在我们工作理念和配合都很不错,有一天得知他突然要离开公司的时候,我哭得很狼狈,那一刻我知道同事离职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情感上就会觉得接受不了突然的离别。后来又去了一家初创公司,工作很努力了两个月,在月末开会时,突然告诉我没有通过考核(尽管我知道确实是自己可能不是很适合),但让我明天不用再来时,那时的我有一种明显的被耍被遗弃的感觉,我故作淡定的说到,好啊,一份工作就像一份感情一样,需要双方的选择,可是内心是很难过的。收拾完东西,当天晚上我就把那个领导的微信删除了,我把自己的离开时的情绪怪罪到她身上。
我会发现在关系里,我很难面对离别,尤其是别人提出来的。
通常我们会把这种行为概括为一个词语,叫做“幼稚”,但从深层来讲的话,这样的总结还不够全面。表面行为上的幼稚,往往反映的是内在心理的特质。
所有这些都是成年人被遗弃的迹象,它们源于不幸的童年经历。
遗弃问题源于焦虑,被认为是焦虑症的一种。然而,这种情况并没有被医学或临床专业人士认为是一种精神健康问题或独立的疾病。
相反,它是一组与失去恐惧有关的行为,最典型的是失去一段关系或某人的死亡。
那些表现出被抛弃问题迹象的人已经达到了这个阶段,因为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已经通过别人对他们的关注得到了加强。
他们也可能无法建立持久的关系,甚至会努力把别人推开。

遗弃问卷
这个问卷测量的是遗弃性格陷阱的强度。请针对每个问题描述,给出16分的评分。评分是依据你成年生活的总体感受和行为。如果成年期不同阶段的生活差异很大,就以最近一两年的经验为准。
计分标准
1.完全不符合我
2.基本不符合我
3.有点儿符合我
4.部分符合我
5.基本符合我
6.完全符合我
如果你对任意一个问题给出了56分,那么即使总分很低,这个性格陷阱也许对你仍然适用。
6-1

得分解释
1019很低。这个性格陷阱大概对你不适用。
2029较低。这个性格陷阱可能只是偶尔适用。
3039一般。这个性格陷阱在你的生活中是个问题。
4049较高。这对你来说肯定是个重要的性格陷阱。
5060很高。这肯定是你的核心性格陷阱之一。

不良童年经历:遗弃



人之所以会经常产生被遗弃感,内在是安全感的缺失,这种安全感的缺失会让人长时间处于一种不稳定的情绪中,要么是焦虑、抑郁,要么是长时间的神经紧绷、感到压力。
「遗弃陷阱」是怎样形成的?
「遗弃陷阱」的形成,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来源于我们与生俱来的气质,另一方面来源于儿童时期受到的忽视,或者在和父母建立安全依恋的过程中被强行打断。通常情况下,「遗弃陷阱」的形成是这两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可能在你小时候,尤其还不会说话的时候,父母对你造成的忽视、分心或分离。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父母疏于照顾,也可能是由于出现了一些无法人为控制的事件,比如父母生病、情绪抑郁或与你分离。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感觉到孤独和被抛弃可能是最痛苦的经历之一。失去了照顾自己的人是很可怕的,这感觉就好像被丢在一口废弃的井里。
依恋说的是婴儿和抚养者之间所建立起来的、持久的情绪联结,婴儿和照看者之间会相互影响并且渴望彼此接近,表现出依附、身体接触、追随等行为。
依恋主要体现在母婴之间,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无论是狭义的“遗弃”,还是接下来我们要谈到的“实质性遗弃”,都会在孩子的心灵里造成巨大的痛苦。(记得,我们也曾是孩子!)一个幼小的孩子,无法排解和超越这些痛苦,只好忍气吞声、苦熬岁月。而这些痛苦,将会成为我们人格中的短板,具体表现人人不同,但都会降低我们的生命品质,毁坏我们的幸福感和平静感。
遗弃,不仅仅是我们理解的“抛弃不管”,有很多不成长的父母抚养孩子的方式都可能对孩子造成“实质性遗弃”。
「遗弃」有可能是真实发生的。比如说,有一个婴儿,亲人们都不要他了,他被遗弃在了某个地方;也可能指的是情感上的抛弃,也就是说,父母虽然在孩子身边,但是在情感和感受上跟孩子是疏远的,他们对孩子是冷漠的,不参与孩子的一切,在孩子的生命中袖手旁观。
遗弃,有可能是有意的。比如说,父母主动选择不参与孩子的生活,或者是不跟他们的孩子待在一起,不去花时间跟孩子相处;也有可能,这一切的“不参与”和“不在一起”是由困境、疾病或者死亡造成的,是非故意的结果。
不管是哪一种类型或者是原因,遗弃会影响到儿童的社会和情感发展,而且对他们的影响也会持续到成年。
不良童年经历:遗弃
遗弃问题的根源始于童年,有多种诱因。遗弃问题最常见的原因是:

一个亲密的朋友或家庭成员的死亡
被父母拒绝爱或遗弃
被强迫在童年时期扮演成年人的角色
失去所爱的人,比如早年的祖父母,真的会对孩子造成严重破坏,因为他们开始质疑自己的死亡。

父母离婚会引发孩子被遗弃的感觉,这种感觉会持续一生,尤其是当父母中的一方决定离开他们的家庭,开始一个新的家庭时。
孩子本能地向父母和家庭成员寻求关注和爱,但成年人并不总是给孩子提供这些东西。
通常单身父母会期望他们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承担更多的责任,导致他们的孩子感到责备或羞耻,无论他们的父母是离婚还是丧偶。

遗弃很少是一种单一的经历,它通常是与其他的困难,与其他的困境有关的。比如说 :
· 其他的一些困难的经历;
· 长期的充满压力的经历;
· 其他的创伤性经历。
那么,我想讲一些跟「不良童年经历」有关的内容。
“不良童年经历”研究是在美国开展的一项长期的大规模的研究,研究的目的是研究童年的困境与成年问题之间的关系。这里所说的长期的研究,指的是这个研究持续了很多年。这项研究证明了,不良的童年经历与毕生的情绪、行为、社会和健康问题之间存在关联。
对于专业人士来讲,“不良童年经历”这样的一个术语,往往用于描述孩子所遭受到的一系列的,或者是很大范围的困难经历。
这些不良的童年经历,有着可以识别的一些非常典型的,或者是非常突出的特征:
不良童年经历典型特征:
1.躯体的虐待,情感虐待或性虐待;
2.身体或情感上的忽视;
3.由于离异、遗弃或死亡而失去亲生父母;
4.家里面发生了家暴,或是这个孩子目睹了家暴的发生,看到了家暴的过程;
5.与酒精或药物成瘾者一起生活;
6.与患有精神疾病的或自杀未遂的家庭成员一起生活;
7.有家人在坐牢。
.....

「遗弃创伤」
此外,“不良童年经历”的研究同时也显示了,持续的对于遭到抛弃的恐惧,以及担心这会造成进一步的丧失,也是“不良童年经历”之一。
就像刚才讲到的,虽然这项研究是在美国进行的,但是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这样一项研究,它的结果也反映了世界各地类似的趋势。
当我们在互联网上以“不良童年经历”为关键词搜索时可以发现,目前的资料里面有一类/项是“不良童年经历问卷”。这类问卷或者量表,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的研究者使用,在现实调查中用的也越来越多,大家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其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包括中国,也有研究者在使用。
可以说,被抛弃、被遗弃,这样的童年经历,对孩子来讲,其影响非常大。所以,我们也把它称为「遗弃创伤」。
遗弃之伤,往往来源于我们在亲密关系中,感觉被遗弃了。
一个人在幼年感受到这种伤痛,比较普遍的一种情况是,父母离异,子女跟一方生活,感觉被另外一方抛弃。事实上,这种情况下,很多时候离异的夫妻,往往也会产生被伴侣抛弃的"遗弃之伤",因此可能单亲家庭中的两个人,都有遗弃伤痛而互相影响,那么这种伤痛会更深。例如,很多女性在离婚后,带着小孩,可能有意无意的跟小孩灌输"你爸爸抛弃我们了",并且流露出伤痛。
这种物理上的远离,还有诸如:
生下来小孩就被抛弃
小孩因为各种原因,长时间不能和父母在一起,而是和诸如祖父祖母辈生活
物理上的远离比较明显,而另外一种普遍又被忽视的,是虽然父母和子女在一起,父母却对子女的需求严重缺乏响应,因此造成了心理上的遗弃感。
需要说明的是,哪怕是内心非常重视子女的甚至是溺爱的家长,他们的子女依然可能有遗弃伤痛。因为需求是否得到有效响应,从子女的角度未必是和父母一直。
例如青春期小孩,学业繁重觉得缺乏生活意义,跟父母提起自己的想法,例如"觉得学习很没意思",父母可能用诸如:
都是这样的,坚持过去就好了
加油,爸妈相信你
你怎么这么不懂事balbla
总之,就是看上去是在回应,其实可能在对方看来,根本就是敷衍而不是真正关心自己。
如果一个人在亲密关系中,长期期望得到对方的响应,而一直又感受到对方只是敷衍甚至完全无视、缺乏对自己真正的关注。那很多时候就像自己在拼命引起对方的注意,但对方却全无反应,甚至感觉自己是不是空气。这种情况下,往往也会有被遗弃感。
今天有个词叫做"丧偶式婚姻",婚姻真到了这个份上,也可能促成伴侣的遗弃伤痛。

遗弃之伤 => 依赖者
人类的心理本能,会不惜一切代价,避免再次感受到同样的严重伤痛,由此形成了性格的假面。
那么我们的心理机制,会如何避免再次受到遗弃之伤呢?
这里面一个常见的方向,是发展出依赖性格,将他人紧紧地粘住。如果我们能够将他人粘的紧紧的,那么他们就不会遗弃我们了。于是,遗弃之伤就造就了依赖者。当然,依赖性不仅仅是遗弃伤痛造成的,但是,遗弃伤痛往往会深度影响一个人的依赖性,并且让人难以解决依赖性问题。
在中国社会,尤其是女性群体中,遗弃伤痛非常的普遍,依赖者非常的普遍,如果你不理解这两者,就没法理解人们的很多行为。
情感依赖
在前面我们谈过,独立的几个维度:人身独立、经济独立、思想独立、情感独立。
遗弃伤痛造成的依赖,最核心是情感依赖。他们的情感不能自主,而是取决于他们所依赖的对象,戏剧性的跌宕起伏。可能稍微风吹草动,就惊天动地。
例如,伴侣在未告知的情况下晚归,依赖者往往会想象到最坏的可能,各种心潮起伏。而且不明白为什么对方不事先告知,让他这么痛苦。事实上,可能这种晚归在伴侣看来完全是正常的,无需预告。
对于依赖者来讲,他们在情感上总是认为拥有的不够,想要觉得自己足够重要,重要到得到他人的支持。在跟他人沟通时,他们往往把"赢得认同",放在其他之上。
其实他们特别在意的,往往不是解决问题,而是获得认同。要么是获得他们关系中的对象的认同,要么就是获得第三者比如我的认同。
鉴于情感依赖强烈需要他人的认同,他们很容易陷入糟糕的关系。例如在一个案例中,女方遗弃伤痛严重,老公非常渣(虽然我一般不用渣这个词),一开始各种甜言蜜语,在一起后就开始各种羞辱、责骂女方。然后女方很愤怒,但行为上还是各种争取老公的认同。而往往对方可能打100下,偶尔给一颗糖吃,女的马上就觉得“哎呀他对我不错有希望”。
要说他们在这样的糟糕关系中没有痛苦吗?不可能。但是这些痛苦对他们来讲,往往也好过被遗弃的伤痛。
有遗弃伤痛的人,可能将下面一些情形,链接到"对方要遗弃我了":
  • 离别
  • 有冲突
  • 拉远距离的行为
例如在中国式家庭中,常见的问题是当子女有了独立意识,想要自主的时候,与父母可能会有意识的拉开距离、或者产生冲突。然而对于有遗弃伤痛的父母(特别是母亲),往往这时候可能触发遗弃伤痛和恐惧,以至于很多事情没法用理性来评估。

对孤单的恐惧
依赖者最怕孤单。
他们可能会恐惧,我自己一个人会变成什么样?要做什么?如果那样该怎么办?他们认为自己没法处理好这个问题,因此千方百计要引起他人注意,粘着他人。
对于依赖者来讲,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课是,学会可以和自己很好的相处。独自一人未必等于孤独。
在很多家庭暴力案例中,被家暴的女性受害者,尽管有非常多的痛苦,但忍受孤单貌似可能对他们而言,要更加难以接受。

拯救者
有遗弃伤痛的依赖者,其实是难以承担自己责任的人。另外一方面,他们往往又容易去扮演帮助者甚至拯救者的角色,扛下别人的责任,甚至可能陷入一堆困境。
这种扮演拯救者的角色包括诸如:
  • 在兄弟姐妹中扮演父母的角色
  • 拯救危机中的伴侣
  • 在朋友、同学中扮演救助者
在不止一个家庭暴力案例中,女性受害者明显知道男方有严重的性格缺陷和其他问题,却有"如果我不陪着他,他怎么办"的想法。这看上去非常有爱心的想法,背后的现实是,她们有严重的依赖性,而”对他人有价值“既能够从情感上获得认同,同时也是让对方难以离开自己的方式。
另外,从心理学的角度,依赖者特别期望"拯救者",所以成为"拯救者"也是满足自己的某种期望。
从这个角度,在关系中他人有麻烦,对于心理健康的人来讲,可能很多时候发现这种是他人自身不能或者不愿意承担责任造成的,需要加以注意甚至远离。而依赖者却很容易把麻烦当成证明自己价值、让对方需要自己的,从而实现依赖的方式。
这样造成的后果是,依赖者可能有些时候被人利用,作为工具。而另外一些时候,尤其是在亲密关系中,可能创造出双向依赖。
因为当你拯救他人,不分青红皂白,把别人的责任自己扛上的时候,其实也可能让其他人没法去承担自己的责任,因此也就没法成长。这一点在溺爱式的家长对子女关系中,非常明显。其实溺爱的家长,往往就是依赖的家长。
例如在中国式家庭中,哪怕小孩长大了,家长也忙着操心工作、工作操心完了操心恋爱婚姻、婚姻操心完了操心生小孩.....这事帮助可以理解,但是很多时候可以说是代替了,例如选择什么行业之类。做的极端的,估计就差没代替入洞房了。

妈宝男问题
理解了遗弃伤痛和依赖,对于"妈宝男"这个现象,就理解了一大半。
妈宝本身,就是一种依赖性的产物。而妈宝的生成,往往是有遗弃伤痛和依赖性的妈,过度溺爱子女,从而造成了双向依赖的结果。
这样的妈,通常原生家庭(小时候与父母在一起的家庭)缺乏关爱,长大后在恋爱和婚姻中,往往夫妻关系也不够甜蜜幸福(哎说来大多数家庭的夫妻关系质量都不高),情感一股脑投到小孩身上。当然妈宝不一定有男,也有女。
与妈宝的婚姻问题,是比较热门的话题。在这种婚姻中,至少有两个难点:
  • 妈宝缺乏承担责任的能力,要走向独立和互赖,过程很长,代价很大
  • 小家庭要独立,容易激发依赖型母亲的心理伤痛,那么这样以来,就很难理性了
整体来说,婚姻应该是成年人的游戏。但目前法律只能从年龄判断成年,没法从心理入手。妈宝心理没成年、妈宝的父母可能心理也没成年,硬让小孩玩成年人的游戏,就容易闹剧化。

与遗弃有关的神经生物学和心理的影响是什么?

大家要是跟有遗弃经历的孩子一起工作过的话,你可能就不难发现,“害怕被遗弃”会引起孩子们强烈的焦虑: 
如果一个孩子,他是在父母有一方不在身边的情况下长大的话,或者是父母两个人都不在他的身边的话,那么,当事人,这个孩子,可能就会有一种悲伤的感觉,并且为父母的这种缺失而自责。
如果这个孩子完全被剥夺了与父母的所有的联系,在孩子的心智当中,他会认为,是他自己造成了这样的结果。因此,就会把父母对他的这种遗弃,归结为自己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或者是自己没能够做到什么事情。
> 心理上:“是自己有什么问题,使得别人在本质上不喜欢我。”
情感上的遗弃常常发生在没有身体遗弃的情况下。
情感遗弃是指父母或看护人不照顾孩子的情感需求。这包括不注意孩子的感受,不认可他们,不表达爱、鼓励或支持。
就像童年时期的情感忽视(CEN)一样,情感遗弃涉及“不作为”——它是情感联结的缺失和情感需求满足的缺失。有可能你的父母满足了你所有的生理需求,例如你有一个温暖的地方住,冰箱里有食物,有合适的衣服,生病了给你吃药;但是他们忽视了你的情感需求,在情感上无法满足你。
情感上的遗弃比身体上的遗弃更常见。父母出于各种原因在情感上遗弃了他们的孩子。例如家庭中有很多压力和混乱,比如暴力、言语虐待,或者父母自己正在毒瘾或精神疾病中苦苦挣扎。有时,父母会被如下的其他事情弄得心烦意乱:照顾生病的家庭成员,悲伤,经济问题,或者耗尽他们情感储备的重大压力。结果,孩子的需求被忽视了。
如果你在情感上被遗弃了,很可能你的父母在他们小时候也被遗弃了。如果他们从未学习过如何理解、表达和关注自己或他人的感受,他们可能会对你重复同样的模式,因为他们从未体验过感觉和情绪调节的重要性。
当父母对孩子有不切实际的期望时,比如期望6岁的孩子照顾一个刚出生的兄弟姐妹,也会发生情感遗弃的情况。父母可能会意识到:这个要求超越了6岁孩子在正常的发展过程所能达到的水平(这会让六岁的孩子感到不知所措、害怕、疲惫等等);父母也可能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同样,这种情况的发生,可能是因为父母没有注意到;或者是因为当他们还是孩子的时候,也是被这样期待的。
我们知道,对一个孩子来讲,他要把这样的感受直接表达出来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通常,或者说比较典型地,我们不会看到孩子们把他们的这种自责,这样的一种感觉言语化,我们看不到他们的表达。但是,通常我们会发现,其实这就是他们内在的感受。 
因此,如果遭到父母遗弃,这件事情发生在那个孩子还没有明白自己没有责任之前。那么,它对这个孩子就具有特别大的破坏性。 
没明白自己的责任,也就是说,他还没有成长到发展出他良好的认知功能,他还没有办法用理性去理解发生了什么的时候,这个被抛弃,对这个孩子来讲就具有极大的破坏性。
那么,当这样的情况发生时,在孩子的成长的过程当中,他很容易会产生这样一种信念:
“是自己有什么问题,使得别人在本质上不喜欢他,使得他自己不讨人喜欢。”
即便是留下来的父亲或者母亲,能够给孩子提供情感支持,比较紧密的情感支持,帮助孩子去培养健康的自尊感。但是,如果这个孩子非常年幼的话,那么,另一方父母的缺失,对孩子的成长依然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他仍然会认为是自己有做错的地方。
童年时期情感上被遗弃的经历,会让我们感到焦虑、不信任、羞耻和不满足。这些情感常常伴随着我们进入成年,使我们很难建立健康、信任的关系。
情感上的遗弃意味着你所依赖的重要的人,在情感上不能给你支持。
孩子们仰赖父母来满足他们的生理需要和情感需要。由于年幼的孩子完全依赖于的父母,所以一旦他们在情感上被遗弃,或是无法从父母那里获得情感,就会对他们有深远的影响。

情感遗弃如何影响儿童?

被遗弃就是缺失。当它长期或反复发生时,它就是创伤性的
被遗弃对孩子来说是极其痛苦的经历。我们感到被拒绝了,也不明白为什么我们的父母不能照顾我们。为了理解他们的行为,我们会猜想:可能是我们做错了什么事,才会被父母厌弃。我们开始相信我们不值得他们的爱和关注,而这些感觉会内化为羞耻感,和一种深深的不够好和不被爱的感觉。

1 被遗弃会导致焦虑和难以信任他人
孩子们依靠他们的父母或照顾者来满足他们的生理和情感需求。所以,当你的父母不能可靠地满足你的需求时,无论是不能满足你对食物和住所的需求,还是不能满足你对情感支持和认可的需求,你都会学到一点:别人是不值得信任的,而你不要指望别人会在你身边。
童年时代长期的被遗弃会引发一种泛化的不安全感,以至于我们会相信世界是不安全的、别人是不可靠的。这可能会导致我们会在成年后的人际关系,预期并且担忧自己会被遗弃、被拒绝和被背叛。
你甚至会发现自己在重复这样的模式——选择那些在情感上会遗弃或背叛你的伴侣或朋友。这是一种无意识的模式:我们会选择我们所熟悉的和我们认为我们应得的,并且我们深深渴望能用不同的结果重建过去,以此来证明我们是被爱着的。

被遗弃会让人感到不值得和羞耻
照顾孩子是父母的工作。孩子们无法理解为什么父母不爱他们。他们有限的推理能力导致他们错误地认为:父母拒绝他们是因为他们不值得父母的爱,因为他们不够好;若非如此,父母应该会注意到他们,倾听他们,关心他们。
孩子们如何应对因被遗弃而产生的羞耻感和自卑感呢?
孩子们会内化这些羞耻感,他们相信:“我是错的或坏的,我不值得被爱、被保护和被关注”。为了感觉到自己是令人满意的,被遗弃的孩子学会了压抑自己的情感、需求、兴趣和部分个性。
有些孩子成为讨好者和完美主义者:他们不敢畅所欲言,因为害怕让人不高兴或者讨人嫌;他们追求完美的成绩、运动奖杯或其他奖项,因为要证明自己是有价值的。你学到的是:为了被人接受和被爱,你不能犯任何错误,不能出洋相,不能需要任何东西,也不能表达任何消极或脆弱的情绪。
许多情感上被遗弃的孩子变得抑郁和焦虑,他们通过伤害自己或他人、打破规则、用毒品和酒精麻木自己来发泄自己的痛苦。
这些应对方式,无论是讨好别人或完美主义,还是自残或吸毒,都无法填补那个因为缺乏父母无条件的爱和接纳所留下的空洞。
如果这些突发事件,或者是慢性的不良童年事件,没有得到充分的处理,或者是解决,那么,我们前面提到,这个孩子大脑当中产生的这种应激激素,会使得孩子长期地处于这种高焦虑状态之中,这样的状态很可能会产生持久的、生理和心理的后果。
个孩子长期地或者非常强烈地担心自己被抛弃,或者是他们会有分离焦虑,而且这种分离焦虑是超出了其正常的发展阶段的那种水平的,这些孩子会表现出:
· 不信任:无法信任别人;
· 害怕遭到拒绝,或者是时常带着这种“被拒绝”的感觉,所以也很害怕独处;
· 行为上:可能会表现出回避、退缩,或者是隔离;
· 情感上:可能会退出关系,或者是切断关系和友谊。也就是把这个作为一种防御,目的是不被再次抛弃;
......
他们可能会呈现出来不安全感,很黏人,或者是会需要得到不断的安慰。有些时候,孩子也会表现出完全相反的另一些行为来,那也是作为一种防御。 
比如说,他可能会表现得特别需要控制他人。
有些时候,他们所呈现出来的是自己自信心不足,不敢去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所以,会把自己的这种感受埋藏在心间,或者是表现得低自尊,表现出失落感,怕被抛弃,又或者是感觉自己无足轻重,感到很无助。

> 生理上:长期地处于高焦虑状态!
身体遗弃是指父母或看护人不在身边或不能满足孩子的生理上的需求。
身体遗弃包括:母亲把自己的孩子遗弃在警察局,父母因失去监护权、被监禁或经常出差而不在孩子身边。它还包括让年幼的儿童无人看管、没有保护他们免于虐待或者危险。
那么,就神经生物学这个层面的影响来看的话,不良的童年事件会在大脑留下永久的「生理指纹」
在这些突发,或者是不良的童年事件当中,人体释放的应激激素,或者是叫做压力激素,会使大脑浸泡在有毒的化学物质当中。也正是因为如此,会使得创伤的复原变得非常困难。

被遗弃的感觉

在你内心深处,有一个根深蒂固的念头:自己一定会失去所爱之人,并将永远孤独。不管他们是因为去世、把你送走,还是离开了你。不知为什么,你就是觉得你终将被孤零零地留在那里。你已经准备好被抛弃,一直、永远地被抛弃。你相信失去的人就再也无法找回。在内心深处,你觉得孤独终老是自己的宿命。
有时,当我在开车或做其他事的时候,这念头就会忽然涌上来,我知道每个人都最终一定会离开我。任何人都会爱上别的人,那就是结局。我唯一可以做的就只剩下思念了。
遗弃陷阱让你对爱绝望。你相信无论看起来多么美好,你的感情关系最终注定不会有好结果。
你很难相信人们会陪伴你,不相信即使他们不在你的身边,也仍然在某种意义上守候着你。大多数人是不会因为与爱人的短暂分离而不安的。因为他们知道这并不会影响他们之间的关系。但是,有遗弃陷阱的人,就没有这种安全感。就像小艾说的:“我一看到小杰出门,就感觉他好像永远也不会回来了。”你太想牢牢地抓住别人了,无论多小的分离的可能,都会让你过分地气愤或恐惧。特别是在恋爱中,你感觉在情感上很依赖对方,害怕失去那种亲密的联系。
遗弃通常是一个前言语性的性格陷阱。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它开始于生命的头几年,那时孩子还没掌握语言能力。(小艾是个例外。她的性格陷阱开始得较晚,从7岁父亲去世时才开始。所以,相对来说,她的性格陷阱还没有那么严重。)多数情况下,遗弃发生得很早,在孩子还没学会用语言描述自身遭遇以前就开始了。因此,即使到了成年期,你可能还是无法形成有关性格陷阱经历的想法。但是如果你尝试去描述你的体验,可能会有这样的表达,“我很孤单”“没人会守候我”。因为开始得很早,所以,遗弃陷阱具有很强的力量。有严重遗弃陷阱的人,即使在面对非常短暂的分离时,也会产生像被遗弃的小孩子那样的情绪反应。
亲密关系是触发遗弃陷阱的主要诱因。在一般的人际关系或群体中,遗弃陷阱可能并不明显。但是,与所爱之人的分离,会强有力地触发它。值得注意的是,并非只有真实的、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分离,才会触发遗弃陷阱,想象的分离也有同样效果。有遗弃陷阱的人,通常过度敏感,会从无关的话语中读出遗弃的意味。所以,虽然遗弃陷阱最强力的诱因是那些真正的分离或失去(离婚、有人离开、有人死亡),但是在多数情况下,触发它们的都是那些更加不起眼的事件。
你总是觉得自己在情感上被抛弃了。也许是你的配偶或爱人表现得有点儿无聊、疏远,或者他(她)短暂地分心了、关注了一下别人,也许是因为,他(她)提出了一个需要分开一小段时间的行动计划。任何让你感到分离的事,都会触发遗弃陷阱,即便你并没有真的失去什么,也没有人抛弃你。
比如,在一次聚餐过程中,因为男友忽略了她说的一句话,琳西就突然离开了。
琳琳:我和磊磊在参加一次宴会,他正在和旁边的一个女人聊天,没听到我跟他说话。我就立刻站起来离开了。我感觉完全崩溃了。第二天他给我打电话时,我为此大发雷霆。
治疗师:是什么让你那么不高兴?
琳琳:我之前就看到他看那个女人了。我肯定他对那个女人有兴趣。
磊磊根本没听到琳琳说话,自然不明白她为什么会有如此极端的反应。通过这次事件,磊磊进一步说服自己琳琳不合适他。最终,和琳琳一直认为的一样,磊磊离开了琳琳。遗弃的循环
性格陷阱被触发以后,如果分离的时间足够长,我们就会经历一整个负面情绪的循环:从恐惧到悲伤,最后到愤怒。这就是遗弃循环。如果你有这个陷阱,那这对你来说一定不陌生。
首先,你会有种恐慌的感觉,仿佛自己是个在超市里暂时找不到母亲的孩子,孤身一人。你会有一种狂乱的“她在哪儿?就剩我自己,我丢了”的感觉。这种焦虑感会持续增长,达到恐慌的程度,并持续几小时甚至几天。但是,只要时间足够长,这种焦虑总是会过去的。最后,焦虑感会消失,你会接受这个事实,那个人已经走了。然后,你就会因为孤单而悲痛,就像失去的人永远也不会再回来了一样。这种悲痛可能会发展成抑郁。最终,尤其是当这个离开的人又回来了的时候,你会因为她的离开而生她的气,同时也生自己的气,怪自己想要的太多。
两种遗弃
遗弃有两种,分别源于两种不同的童年早期生活环境。一种源自过于安全、被过分保护的童年环境。这会造成遗弃陷阱和依赖陷阱的结合体。另一种源于没有稳定情感支持的童年环境。没有人能始终如一地给予孩子支持。
两种不同的遗弃
1.基于依赖而形成的遗弃。
2.基于不稳定或丧失而产生的遗弃。
很多有依赖陷阱的人也同时也有遗弃陷阱。事实上,我很难想象哪个人只有依赖陷阱而没有遗弃陷阱。有依赖陷阱的人,相信自己无法独自生存。在日常生活中,他们需要一个强大的人来引领和指导自己。他们需要被帮助。

遗弃陷阱的起源


当我们讨论性格陷阱的起源时,我们关注的主要还是童年生活环境的特征。我们现在已经比较了解,有缺失的童年环境(例如虐待、忽视和酗酒)会促进性格陷阱的形成。相对来说,我们不太讨论遗传的作用,部分原因是,研究者也不甚了解生理因素在长期人格模式形成过程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我们认为,遗传一定会影响我们的气质,进而影响我们儿时被对待的方式,以及我们当时的回应方式。但是,我们很少有办法去推测,孩子的气质具体会如何影响特定性格陷阱的形成。
但是,遗弃陷阱并不符合这种一般规律,是个例外。婴儿的研究者们观察到,有些婴儿对分离的反应,比其他婴儿大很多。这说明,有些人也许从生理上,就更容易产生遗弃陷阱。
我们如何回应与照顾者的分离,看起来至少有一部分是取决于先天因素的。对于新生儿来说,与母亲的分离攸关生死。在动物世界里,婴儿的存活完全依赖于母亲,如果失去了母亲,通常就会死亡。所以,婴儿的行为,天生就是为了避免与母亲分离。一旦与母亲分开,他们会哭,会表现出痛苦。就像约翰·鲍尔比在他的经典著作《分离》中描述的那样,他们会“抗议”。
鲍尔比描述了几个与母亲暂时分离的婴儿和小孩子。他们与其他孩子一起被放在托儿所里。通过对他们的观察发现,分离有三个阶段,所有孩子都会经历这三个阶段。
鲍尔比的分离三阶段
1.焦虑
2.绝望
3.解离
如前所述,孩子们首先会“抗议”,他们会表现出强烈的焦虑,拼命地寻找母亲,任何其他人都无法安慰他们。他们还会间歇性地生母亲的气。但是,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如果母亲仍没回来,他们也就消停了,并进入一段抑郁期。在此期间,他们冷漠而回避。如果这时候托儿所老师试图与他们接触并建立情感联结,他们会完全漠视。但是,足够长时间以后,他们的抑郁会消退,并建立新的依恋。
如果母亲在这个时候回来,孩子会进入第三阶段,解离。孩子会对母亲很冷漠,不想接近,或对母亲没兴趣。但是,随着时间流逝,解离会被打破,孩子会再度依恋母亲。此时,如果母亲又离开孩子的视线,孩子就很有可能会黏人且焦虑,即对母亲产生了鲍尔比所说的“焦虑型依恋”。
鲍尔比说焦虑、绝望、解离的模式是普遍适用的。在与母亲分离时,所有孩子都会有这种反应。此外,在动物世界里也是一样。不只是人类婴儿,各种动物的婴儿也会有大体相同的反应模式。这种行为如此普遍,明显说明受某种生物因素影响。
你也许发现了鲍尔比的分离过程与我们所说的遗弃循环的相似之处:焦虑、悲伤和愤怒。有些人,像琳西,对这个情绪循环的体验似乎天生就异常强烈。在面对分离时,他们的焦虑、悲伤和愤怒情绪异常强烈,以至于无法自我安慰,甚至感到完全与周围隔绝,感到绝望。他们无法长时间把自己的注意力从这种感觉上移开。如果离开的人不回来,他们就冷静不下来,没有安全感。他们对于失去所爱之人极度敏感。他们可以与他人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结,这是他们的天赋之一,但他们无法忍受孤单。
天生对分离反应强烈的人,天生对所爱之人的离开无法自我安慰的人,都更容易产生遗弃陷阱。但这并不意味着,有这种生理特点的所有人都会有遗弃陷阱。它也部分取决于早期童年环境。
如果你在婴儿期,有稳定的情感联结,特别是与母亲,或其他重要的人,那即使你有这种生理倾向,可能也不会产生性格陷阱。但如果你的成长环境太不稳定,又不断失去很多重要的人和物,那即使你没有这种生理倾向,也很可能会产生性格陷阱。
然而,如果一个人的这种生理倾向越强,那么激活这个性格陷阱所需要的创伤就越少。以至于我们有时候回溯一个人的过往,却全然找不到是什么让其性格陷阱如此强烈。

遗弃陷阱的起源
1.你可能有分离焦虑的生理倾向,独处有困难。
2.在你小时候,父母中有人去世或离开了家。
3.在你小时候,母亲住院了或与你分开了很长时间。
4.你是被保姆带大的;或是在福利机构里长大,母亲形象缺失;或者在很小的时候就去寄宿学校上学了。
5.母亲不稳定。她经常因为抑郁、愤怒、醉酒,或者因其他缘故而离开你。
6.你小的时候父母离婚了,或总是打架,让你担心家庭会破裂。
7.因为某些原因,你失去了父母对你的关注。例如:弟弟或妹妹的降生、父母再婚。
8.你的家庭关系过分亲密,你被过度保护。小时候,你没学会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当然了,早年失去父母是遗弃陷阱最糟糕的起源。小艾就属于这种情况。也许是父母一方生病了,不得不长时间离开你。也许是父母离异了,其中一方搬走了,渐渐忘记了你。在这里,父母死亡、生病、分居和离婚都属于同一种类型,都是重要的关系,最后却分离了。在生命早期失去父母是特别痛苦的。一般来讲,失去得越早,孩子越易受伤,遗弃陷阱就会越强。
还有一些别的因素会决定失去父母对你的影响有多大。其中,其他亲密关系的质量就很重要。比如小艾,她和母亲的关系是非常稳定有爱的,这给她提供了莫大的支持,削弱了她遗弃陷阱的强度。所以,她的遗弃陷阱只局限在某些特定领域。她只会在与男性的恋爱关爱中重现自己的遗弃陷阱。另外,如果你找到了其他人替代失去的父母,并与其建立很好的关系,比如继父母,也会有所帮助。而如果失去的父母可以通过某种方式与你恢复关系,比如生病的父母痊愈回家,分居的父母破镜重圆,或酗酒的父母戒酒了等,这些都会有很大的好处。很多种经历都可以治愈遗弃陷阱。但是,被遗弃的记忆并不会消失。如果你有了很多治愈性的经历,那么可能只有很严重的事件,才会触发你的遗弃陷阱,比如真正失去所爱之人。如果你早年曾失去父母,就会很清楚承受这种失去会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再度陷入那种痛苦的可能性会让人非常恐惧。
我们来看一下遗弃陷阱和情感剥夺陷阱的关键区别。情感剥夺的情况是,在现实中,父母总是在那里的,但是在情感关系上,你们一直不好,父母不知道如何很好地去爱、照顾和共情。这时,亲子关系是稳定的,但不够亲密。而遗弃的情况是,曾经有过与父母的情感联结,但又失去了,或者父母会时而出现,时而消失,完全无法预测。不幸的是,对有些孩子来说,父母既对他们没有很好的感情,且又无法预测。这也是比较常见的情况,结果孩子通常会既有情感剥夺陷阱又有遗弃陷阱。
除了失去父母,遗弃陷阱的另外一个来源是:童年时,生命中没有一个稳定的成人可以持续扮演母亲角色。例如:有些孩子,父母没有时间照顾他们,就请保姆或送托儿所,但是又经常换保姆或换托儿所;也可能虽然没换托儿所,但是托儿所总换老师。在生命的头几年,孩子尤其需要一个稳定的照顾者。这个照顾者可以不是父母,但如果总换人,就会造成不良影响。孩子可能会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全是陌生人的世界里。
下一个来源是比较微妙的。也许,你拥有一个稳定的主要照顾者,但是她与你相处的方式可能并不稳定。例如,一位母亲,她有的时候可以做到非常亲密有爱,然而仅仅几小时后,却又变得异常冷漠。琳琳的母亲也是如此,她可能和琳琳有相同的基因,情绪波动也很大。她人虽然总是在的,但是她与琳琳相处的方式是变化莫测的。
琳琳:我母亲会在那儿陪我,或者我应该说她人是在那里的。她有时很快乐、兴奋,也对我感兴趣,但有时又陷入深深的抑郁中,整天躺在床上,无论我做什么,她都没反应。
这种起源反映了母亲与孩子日常的互动方式。如果互动是不稳定的,那孩子就会产生遗弃陷阱。
打麻将的时候,磊磊的母亲并不会虐待他,只是很冷漠而已。并不是说只有虐待的父母,才会导致遗弃陷阱。如果你的父母,因为上瘾行为或脾气不好,总是在爱你与对你不好这两种模式中转换,你就可能会产生遗弃陷阱。但你也有可能没产生这个问题,因为这还取决于,对你来说,这种虐待是否是一种情感联结的丧失。对于一个几乎无法从父母那里得到任何东西的孩子来说,惩罚也可以是一种情感联结。虐待的父母也有两种,一种是和孩子有联结的,另一种是冷漠疏离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虐待和遗弃未必是同一个问题。
还有一些其他童年遭遇也会导致遗弃陷阱。也许你的父母总是吵架,让你感觉家庭很不稳定,随时可能破裂。也许你的父母离婚了,各自再婚,有继子继女。也许在你的父母与新家庭成员互动时,你感觉自己被抛弃了。也许你的父母把对你的关注和照顾转到了弟弟或妹妹身上。当然,并不是说弟弟或妹妹的降生一定会给哥哥和姐姐带来创伤。一般情况下,这些事件并不会导致遗弃陷阱。但是,如果它们触发了非常强烈的遗弃感,那么就会导致遗弃陷阱了。换言之,遗弃陷阱的产生主要取决于自我感受到的被遗弃的程度。
很多时候,如果孩子觉得自己被父母遗弃了,就会一直跟着他们,像影子一样尾随他们、观察他们,或待在离他们很近的地方。在外人看来,似乎孩子和父母关系很亲近。然而事实是相反的,正因为他们之间缺乏很强的联系,所以孩子才觉得要确保能看到父母。只有如此,他们才能确定自己和父母是有某种情感联结的。对于这样的孩子来说,保持和父母的关系是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他们的全部精力都花在这上面了,没有精力再去关注其他人了。
最后,如前所述,遗弃陷阱也可能源于过度保护的环境,可能与依赖陷阱同时发生。依赖的孩子也会害怕被抛弃。艾比和她母亲之间就是这种情况。
小艾:父亲去世后,母亲不想让我离开她半步。她害怕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在我身上,然后也失去我。我也总想跟母亲在一起。我记得我不想去学校,不想去和朋友玩,更想待在家里。
小艾想跟母亲尽量待在一起的需求影响了她的自主性。她没能自由地探索世界,也没能建立起自我照顾的自信。她一直依赖母亲引领和指导她。事实上,母亲可能也想要这样,因为她无法面对再一次的失去。
而别的孩子对失去父母的反应可能是变得更加自立。因为没有人再照顾他们了,于是他们学会了照顾自己。

图式疗法相关课程:

王建平团队·体验式技术在认知行为疗法中的应用——修正“功能不良图式/信念”培训项目




FOLLOW US

面授课程
1、【8月22日】王建平教授团队 | 基于评估诊断的个案概念化系统培训
2、王建平教授团队两年CBT项目~第八届、第九届北京班,第十届南京班,网络班
3、【11月2日】邱敏丽 | 沙游疗法连续培训项目
4、【11月7日】邱敏丽 | 绘画心理分析与治疗连续培训项目
5、【12月27日】叶绮华 | 接纳与承诺疗法(ACT)专题培训
6、【25年4月】王建平教授团队 | 体验式技术在认知行为疗法中的应用




网络课程


1、【6月6日】吴家硕 | 第三届失眠认知行为治疗(CBT-I









3、【7月21日】李松霖 | 儿童青少年自伤/自杀预防与干预培训项目





4、【8月3日】辛挺翔 | 动机式访谈(MI)连续培训项目
5、【9月25日】邱敏丽 | 沙游疗法网络督导班
6、【10月17日】盛晓春 | 第四届系统式家庭治疗
7、【11月4日】林祺堂 | 第九届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
8、【12月17日】林祺堂 | 第七届 叙事疗法
若喜欢,点个“赞或者“在看再走吧~  

中育心理
科学 / 专业 / 有爱 / 有趣,欢迎加入中育心理 / 心理学人学习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