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终将打败“娱乐至死”

财富   2025-01-02 06:30   北京  

‍‍‍
今天是2025年的第一个工作日。漫漫征程,今天是一个新的起点。

出发之前,我们总得收拾收拾心情,整理整理思绪。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带来十期开年特别节目,延续今年跨年演讲的主题——来自未来的好消息,邀请各行各业的前辈高人,把那些不同领域确定会发生的好事,清晰地带到你眼前。

注意,这个任务的关键,就在于“清晰”二字。预测未来的大趋势很容易,技术一定会越来越先进,寿命一定会越来越长,这些大趋势不用多说。

但问题是,在这个大图景下,有哪些具体的变化是与你有关的?你又该怎样开展行动?

作者:李南南

来源:《得到头条》

01
未来的媒介将再次赋能所有人
哈佛大学的心理系主任丹尼尔·吉尔伯特和弗吉尼亚大学的心理系主任提摩西·威尔逊,曾经提出过一个人类的认知盲区,叫做历史终结的幻觉。也就是,我们很容易高估过去经历的变化,并低估未来即将经历的变化。
比如,谈起过去,恨不得每个人都把自己的经历说得跌宕起伏,曲折无比。但是谈起未来,好像很多人都觉得自己这一辈子已经一眼到头,大概也就这样,尤其对中年人来说。
再比如,回顾过去10年,人们出门已经不带现金了,几乎所有的商品都可以在网上购买。但谈起未来,好像很少有人说哪些东西会消失,哪些东西会被颠覆。
换句话说,人们总觉得波澜壮阔的变化只发生在过去,而忽视了自己正在经历,以及即将经历的重大变化。好像历史的发展到自己当前这一刻就终结了。这就是所谓,历史终结的幻觉。
而我们十期开年节目的最高目标,就是解除幻觉,看到那些具体的,即将发生的好消息。
我们今天要谈论的主题是,未来的传播与媒介。
提起传播与媒介,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也许是无奈。为什么?网络上的垃圾内容确实越来越多。现在随着AI崛起,还出现了一个新困境,叫深伪,也就是深度伪造。还有今年牛津词典评选出的年度词汇,是脑腐坏,指的也是网上泛滥的垃圾内容对思维的腐蚀。
尼尔·波兹曼在1985年出版过一本《娱乐至死》,而1985年正好是电视普及的年代。按照他的观察,每一次媒介革新,都会让人进一步往娱乐至死这个方向发展。
但是,事情真的是这样吗?假如切换到一个更大的视角,你会发现,传播媒介也许马上就会迎来一个新阶段。
注意,重点来了,未来的媒介也许将摆脱娱乐至上的局面,再次赋能所有人。
02
传播领域变化之一:事实正在回归
为什么?这是因为,传播领域正在发生两个关键的变化。
第一个变化叫做,事实的回归。这个观点来自三联生活传媒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三联生活周刊》的主编,李鸿谷老师。李鸿谷老师是媒体界的前辈,经历过几次媒介的变革。从纸媒到互联网,从移动端到AI,李鸿谷老师都有很深刻的观察。
什么叫事实的回归?这说的是,互联网上的传播一度只注重情绪,忽略事实,而现在,事实正在变得再次重要。
比如,2024年春节,网上有个事闹得沸沸扬扬。有个叫猫一杯的自媒体博主发布了一条失物招领视频,声称在法国巴黎的厕所捡到了一份中国小学生的寒假作业,作业本上还有名有姓地写着失主小学生的名字,秦朗。要知道,咱们国家已经明令禁止给小学生布置寒假作业,结果远在巴黎,居然还能捡到小学生的作业本。全国还有很多小学展开自查,想搞清楚这位秦朗是不是自己学校的学生。
但不久之后,事情出现了反转,这条消息被证实是蓄意制造的假新闻。
李鸿谷老师说,这样的反转似乎已经成了过去几年的常态。你的情绪刚被拉满,结果不出两天就告诉你,事情根本不是你想的那样。这种受骗感,成了我们新的网感体验。而且这些反转的消息有个共同点,越是让人一开始就信以为真的,越有可能是假的。
再比如王力宏的婚变,女主角连续输出了一连串细节拉满的小作文。但当你耐心把瓜吃完,会突然发现,法院的判决结果居然是,王力宏赢了。女主角发布的所有控诉几乎都查无实据。
李鸿谷老师说,互联网的情况一度是,内容没有流量就没有商业价值。这导致很多自媒体的内容都呈现出两个特征。第一,片段化。10秒左右的内容成为基础单元,只有这样短小的内容,才能快速制作和发布。第二,极端化。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能够抓住用户注意力的唯一方式或许就是极端化的表达。
但是现在,有一个积极的趋势正在出现,新闻里面的事实正在归来。李鸿谷老师说,这是一个正在发生的好消息。那些不断反转的消息本身,反映的其实是互联网自我净化的过程。在足够长的时间轴上,事实会逐渐显现,真相终将水落石出。
而且你可能也注意到了,这个水落石出的过程正在变得越来越快,结果也越来越确定。巴黎寒假作业的事情,最后的结论来自蓝底白字的警方公告,越来越多舆情事件结束时,也都有一张蓝底白字的公告。
这说明从相关部门到互联网平台公司,对事实的甄别与供给能力正在加强。也许有人说新闻学是天坑专业,但新闻里的事实永远是人们的刚需。
借用李鸿谷老师的话说,为什么事实如此重要?从我们的祖先看到坠落的果实铺满地面,所以从树上跳下来吃果实,最终演化成人类开始,到发现种植小麦、水稻不仅能果腹,还能提高繁殖与生存能力,再到认识到我们居住的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事实就像阳光、空气、水一样,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无论传播技术如何变化,事实的传播始终是传播的本质。
这是传播媒介正在发生的第一个变化,事实的回归。
03

传播领域变化之二:普通人正在回归

第二个变化是,普通人的回归。这个洞察来自新榜的创始人,徐达内老师。
什么意思?我们可以把互联网的发展,按照内容创作方式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全民参与阶段。也就是过去常说的UGC,用户生成内容。大家发布的都是一些很生活化的碎片。社交媒体也处在野蛮生长期。这时大家的内容都很业余,也比较真实。由于大量的用户参与,平台汇集的注意力也越来越多。
于是,互联网进入第二阶段,普通人开始出局。为了争抢这些注意力,内容制作越来越专业,越来越卷。很多看起来很生活化的内容,其实都是在表演生活。背后有严格的脚本,有专业的设备,从人物到场景都有可能是假的。
到这步,互联网上的注意力红利跟普通人已经没什么关系了。要想不做大投入就成为网红,已经难上加难。
不过所幸,因为AI技术的成熟,互联网内容马上就要进入第三个阶段,也就是,普通人的回归。
徐达内老师说,三年后甚至一年后,一个不懂技术,或者不擅长表达的人,也可以通过AI来生成自己的数字人。注意,是数字人,这和以前说的二次元不是一回事。数字人和二次元是开向不同目的地的两辆车,二次元追求的是看起来不像真的,而数字人追求的是看起来像真的。
通过AI技术,我们只需要录制几分钟简单的表情动作,就可以生成一个数字分身,代替自己在镜头前侃侃而谈。根据徐达内老师的预测,再给这项技术一到三年的时间,数字人的外景也会变得更加逼真,真正达到虚拟融合现实的效果。
到时人人既是内容消费者,也是内容创作者。三年之后,抖音的用户总数可能稳定在10亿人,内容创作者可能超过6亿。每个路人都在看,也都在拍,每个人都正在候场成为KOL。
根据徐达内老师的预测,到时演戏式电商将会式微,通过制造情绪来博取流量,这种方式将会逐渐走向下坡路。换句话说,在AI的加持下,互联网可能迎来一个全民创作者的阶段。内容胜出的关键将不再是鼓动情绪,而是建立信任。
换句话说,互联网也许会在很大程度上,从一部感性机器,变成一件称手的工具,变成一个更理性的传播平台。那些愿意付出真诚,愿意传播事实的人,将被再次赋能。
关于这个话题,咱们先说到这。我们今天请到的两位老师,李鸿谷老师与徐达内老师,他们对于这个话题的完整思考,已经收录到最近刚刚出版的《预测之书》中。这本书现在已经上市,强烈推荐你来看一看。

参考资料:
《培养预见优势与时间韧性》,彭凯平演讲
《预测之书》,李鸿谷《事实依旧是传播的“硬通货”》
《预测之书》,徐达内《内容传播将会成为每个人的底层能力》

今天下午四点,“新年十日谈”系列直播的第二场,即将开启。


这场直播,请来了徐达内老师,他将和花姐、罗老师一起聊聊,为什么这时代你需要去做个人品牌。 


邀请你预约这场直播,我们直播间不见不散。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得到头条》

罗辑思维
关注罗辑思维,我们一起终身学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