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关键词:宁在一思进,莫在一思停

财富   2024-12-23 06:30   北京  


临近年底,各个机构陆续发布了今年的年度关键词。你可以把关键词当成一个线索,顺着它能看到过去一年人们的情绪、状态,以及大家关心的事。


发布关键词的机构很多,而且相关的发布目前还在持续。因此,今天我们稍微聚焦一点,看看其中影响力最大的,由四大词典发布的年度关键词。


四大词典,也就是牛津、剑桥、韦氏、柯林斯


今年,他们都选了哪些词呢?

01

brat,我要做自己

第一个,咱们来说说《柯林斯词典》。《柯林斯词典》是英国的老牌词典,在发布关键词这件事上历来效率很高。几乎年年都是冲在第一个发布。而2024年的热词,早在11月就已经发布。
这个词是,“brat”
它的字面意思是顽童,但又有点偏负面,指的是调皮、捣蛋、难以管教的孩子。没错,意思就接近于咱们常说的“熊孩子”,算是贬义。但注意,这回柯林斯选这个词看重的并不是它的本义,而是今年在欧美社交媒体上流行的一种新解释,指的是自信、独立,甚至有点享乐主义的人
这个词最开始流行的契机,要说到英国新生代歌手查莉·XCX(Charli XCX)发布的同名专辑《Brat》。这张专辑的中文名字被翻译成“我心狂野”。专辑里面的大部分歌曲,都在表达一种“我要做自己”的生活态度。
由于这张专辑是在今年6月发布的,还在欧美社交媒体上引发了一种叫做“brat summer”的审美潮流。也就是,在这个夏天勇敢做自己。
更关键的是,这个词的影响力还延伸到了政治层面。比如,哈里斯在竞选期间,就特意换掉了竞选团队TikTok账号的背景,用的就是查莉·XCX专辑的配色,青柠绿的颜色做底色,然后配上低饱和度的黑字,目的就是为了吸引更年轻的选民。
最近,中文互联网上也在流行一个意思和brat很接近的词,叫做“Chill guy指的是那些随和、冷静、有松弛感的人。最后,假如用一句话来总结这两个词要表达的态度,也许是奥斯卡·王尔德的那句,做你自己,因为别人都有人做了。
好,这是个相对温和的关键词,接下来的关键词,就带有一定的反思意味了。

02

Brain rot,互联网会导致脑腐化吗?

第二个关键词,咱们就来说说最受关注的《牛津词典》。从2004年开始,《牛津字典》就开始公布年度关键词,到今年正好是20周年。我们都知道,牛津选词向来很跳跃,几乎没有任何轨迹可循。
比如,去年选的词是“Rizz”,简单来说就是个人魅力。再比如,更早之前的2015年,直接就是一个笑中带泪的表情。
而今年,牛津选出来的关键词是“Brain rot”,字面意思是“大脑腐烂”,简称,脑腐化。
据说,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梭罗的散文集《瓦尔登湖》里,梭罗的原话是,当英格兰努力防止马铃薯腐烂时,难道就没有人努力防止“大脑腐烂”吗?当时梭罗批判的是社会贬低复杂思维,偏好简单内容的趋势。
但今年这个词又有了新的含义。根据牛津大学出版社的介绍,“Brain rot”指的是人们因为沉迷短视频等快节奏的网络内容,而造成的精神疲
过去一年,这个词在《牛津词典》语料库的使用率,增加了230%以上。而这个词流行背后的原因,也能在今年牛津的备选词里找到答案,这就是“Slop”。这个词的本义是指“污水”,在19世纪中期经常被用来批评感伤主义的文学作品,荼毒人的大脑。而现在,“Slop”指的是电子垃圾,尤其指由大模型生成的垃圾内容
而且脑腐化这个词不是第一次流行。历史上只要媒介发生重大的革新,这个词就会被提出来。比如,小说流行的时候,人们说小说会导致脑腐化。报纸出现的时候,有人担心报纸会让人降智。而到了20世纪,大家又认为电视看多了伤脑子。到了今天,这个词用来描述互联网,描述AI生成的垃圾内容。
互联网未必一定会导致脑腐化,但这个担心还是有必要的。
比如,中文互联网上有个词叫,慢脚文化,这大概是所有家长最厌恶的东西之一。所谓慢脚文化,指的就是那些所谓的降智内容。家长讨厌它,是因为这些东西特别吸引小孩,尤其是小学生,被称为是小学生中的暗网。但其中的一些内容,又偏偏没有触发违禁的标准。
说白了,你明知道它有问题,但又拿它没办法,只能任由算法不停地推送,要么就干脆别让孩子看手机。而就在今年年底,相关部门发布了整治算法乱象的通知,类似的内容推送或许后续会受到严格的监管。
再比如,今年澳大利亚的官方词典《麦考瑞词典》给出的年度关键词是,enshittification,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垃圾化”。这个词,最早是由加拿大科幻小说家科利·多克托罗(Cory Doctorow)创造的。
科利·多克托罗认为,很多在线平台最开始提供的是优质的服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服务质量就会出现明显的下滑,而这个过程就被他称为是“垃圾化”。
牛津语言协会主席卡斯珀·格拉斯沃尔就说,回顾过去二十年牛津年度词汇,你会发现社会越来越关注虚拟生活的发展,网络文化已经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没错,而牛津今年选出这个词,实际上就是对这种现象的反思。说白了,技术会带来进步,但技术也可能会带来恐慌和危险。

03

polarization,观点裂痕越来越深

第三个关键词,咱们再来说说公布结果最晚的《韦氏词典》。韦氏的关键词直到12月才公布。他们今年的年度代表词是polarization,也就是“两极化”。
《韦氏词典》特约编辑彼得·索科洛夫斯基(Peter Sokolowski)在接受美联社的采访时说,“Polarization”这个词起源于19世纪初,在英语语言体系里是一个相当“年轻”的词。但是最近几年,无论是在正规媒体,还是在社交媒体上,这个词的使用量都相当高。
其实,这个词的流行,跟今年的一件大事密切相关,这就是美国总统大选。
在今年大选期间,很多选民都担心候选人会对国家生存构成危机。根据美国民意调查网站AP VoteCast 的统计,80%选哈里斯的选民都担心特朗普的观点过于极端,而70%投票给特朗普的选民对哈里斯也是同样的感受。说白了,就是人与人之间观点的裂痕更深了。
这方面还有一个佐证。今年《经济学人》的年度词汇是Kakistocracy,意思是“最坏统治”,这个词在特朗普成功竞选后热度飙升。经济学人》的原话是,这个词简洁有力地概括了美国一半人口和全球大部分地区的忧虑。换句话说,在美国,共识的撕裂或许已经成为普遍的现象。

04

manifest,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最后一个关键词,咱们来说说《剑桥词典》。今年《剑桥词典》的年度关键词是manifest,直接翻译过来是指显化、显现。
但根据《剑桥词典》给出的新定义,manifest指的是,用具象化或者自我肯定的方法,来帮助你想象自己如愿以偿的场景。
什么意思呢?咱们来说一个具体的现象。之前,TikTok上有一类视频很火,就是很多博主会用“3-6-9方法”来提升自己的执行力。也就是每天早中晚,分别把自己的愿望写三遍、六遍以及九遍。没错,有点让语言显灵的感觉。
根据《剑桥词典》编辑部的说法,manifest这个词在过去被查阅13万次,是2024年度浏览次数最多的单词之一。
其实,仔细回顾这个词的流行过程,多少也带点名人效应。
比如,英国歌手Dua Lipa,“啪姐”,也是目前全球最流行的女歌手之一。她在采访中表示,成名之前她一直有一个愿望是登上格拉斯顿伯里音乐节的舞台。而为了实现这个愿望,她每次写歌的时候就会想象这首歌在音乐节上表演的效果,然后倒逼自己不断改进。最终Dua Lipa如愿以偿。
再比如,英国足球运动员奥利·沃特金斯也曾在采访中表示,他会在脑海里经常想象自己拿下奖杯的场景,来鼓励自己坚持下去。说白了,这就跟过去流行的“吸引力法则”一样,通过一种很强的自我暗示,来激励自己不断向目标前进。
乍一看这个行为有点玄学的意味,但假如在中文语境里找到一个对应的词翻译,我觉得也许是那句“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一旦有了目标,当你在想象如何接近它的时候,你就已经在接近它了。就像王家卫在《一代宗师》里的另一句台词,宁在一思进,莫在一思停。
关于四大词典年度关键词的盘点,咱们先说到这。最后,假如请你用一个词,来描述自己的2024年,你认为是什么呢?你会怎么选择自己的年度关键词呢?

罗振宇发愿要做20年的跨年演讲,今年走到了第10个年头。


在跨年演讲十周年之际,罗老师将和你一起站到未来,去提前听那些来自未来的好消息


12月31日20:30,希望你提前预约,和罗老师一起跨年!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得到头条》

罗辑思维
关注罗辑思维,我们一起终身学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