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受欢迎的半两钱——“榆荚半两”

文摘   2024-12-30 17:15   江西  

榆荚,其实就是榆树的果子,夹带着既薄又轻的小叶片子,故而得名。关于这最不受欢迎的半两钱——“榆荚半两”,它的故事还得从西汉时期说起:

在公元前207年,西汉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推翻了秦朝的统治,并在随后的五年楚汉争霸中最终胜出。到了公元前202年,他建立了西汉王朝。然而,此时的国家正面临着百业凋零和国库空虚的严峻挑战。为了恢复国家的元气,汉高祖刘邦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减轻赋税和徭役,让人民得以休养生息。此外,他还继承了秦朝的货币制度,继续使用半两钱币。

令人惊讶的是,刘邦放弃了中央铸币权,这可能是由于他出身农民,对货币经济的理解不足。他鼓励民间和地方政府自行铸造半两钱币,但规定每枚钱币的重量应为三铢,大约2克。政府虽然规定了重量,但钱币上的铭文仍为“半两”,这可能意味着“半两”并非指代实际重量,而是一种货币交易的符号。实际上,这种价值与面值不符合的情况很多,比如近代中国的大面值铜元:

而这种政策毫无意外地导致了民间和地方政府在铸造钱币时的自由度,但也为偷工减料埋下了隐患。现存的西汉时期铸造的半两钱币,其重量通常不超过1克,最轻的甚至低于0.5克,这些钱币轻薄至极,减重现象严重,与榆树的果荚相似,因此后人形象地称之为“榆荚半两”。至于“榆荚半两”这一名称的起源和命名者,已无从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一名称出自北方人之口,因为南方并不生长榆树。

榆荚

榆荚半两在秦、汉两朝换代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它见证了西汉初年的社会与历史背景,是西汉政权延袭秦朝半两币制的开山鼻祖,它的历史价值也是不言而喻的。

尽管如此,在当前收藏半两钱的人群中榆荚半两依旧是最不受待见的。一般榆荚半两直径在18-20mm之间,厚度在1mm左右,而穿口却占了很大的空间,边缘币肉的空间被压缩到极限,文字缺笔少横,麋漫不清,可以说在如今品相为王的时代,真的是喜欢你确实太难。

并且,在稍大一些的古钱币交易平台,比如华夏古泉、古泉园地以及各大拍卖会,实际上都见不到榆荚半两的身影,这是因为其身价太低,登不上大雅之堂。

有人对半两钱作过统计,说半两钱稀缺度由高到低分别为战国半两、秦半两、榆荚半两,最多的是西汉其他半两钱。但榆荚半两却最不受人青睐的,现在大概在几元到几十元之间,连邮费都比他值钱。

战国半两

秦半两

汉半两

实际上,榆荚半两的币面凹凸有致,立体感较强,其文字风格更是接近秦金文大篆,特别显眼,秦味十足。也许距秦灭亡只有五年,汉高祖开放民间和地方铸行,当时一定有不少秦朝或战国时期的匠人参与其中,其中有几个习惯使用秦金文大篆风格的匠人也不足为怪。

像榆荚半两这类因为铸造不精美而价格长期处于低洼,不被人重视的古钱币比比皆是,像南朝名珍永光、景和、两铢钱等等,皆是如此。在如今的品相为王的时代,这也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大家要是遇到喜欢的,也是可以关注关注的。

玩钱币的小唐
致力于分享钱币收藏知识,传播钱币历史文化。我是玩钱币的小唐,点点关注不迷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