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0日上午,南珠高铁南玉段如期开通,我在直播镜头前向现场旅客和网友详细介绍新车站的全貌和设施。直播结束后,回到办公室,我突然觉得鼻头一酸,激动的泪水顺着脸庞流下。这些年来,我坐高铁去过很多地方,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玉林人,家乡能通高铁一直是我埋在心底的愿望。为此,当南珠高铁南玉段即将开通的消息传来时,我十分激动。2024年9月22日,我与另外 5 名干部职工奔赴兴业南站,开启了一段新站“开荒”之旅。那是一段动力满满的时光,白天,我在站房里东奔西跑,夜深人静时,我对着高铁《客规》《行规》等专业规章奋笔疾书,办公室的灯光总是到深夜才熄灭。随着站房和车站《站细》日益完善,我对客运规章和设备的熟悉程度也与日俱增,能够从容自信地与工程方洽谈对接,在不断地“查缺补漏”中实现了自我蜕变。十月,南珠高铁南玉段顺利进入联调联试阶段,我们的脚步更加忙碌。可此时,家里传来父亲住院的消息。身为家中长女,家庭需要我的支撑,我每天天不亮就起身,为父亲准备好一天的饭菜送往医院,再赶赴兴业南站,在站台、办公室与工程现场之间继续奔走。日子一天天过去,父亲的身体逐渐康复,兴业南站也一切准备就绪,顺利开门迎客。家乡结束了不通高铁的日子,而这背后也有我的一份力量,这就是我2024年最有成就感的事!@玉林车务段兴业南站副站长李敏华
2024年10月1日,国庆假期第一天,也是我职业生涯中一个难忘的日子——钦州东站共发运旅客22255人次,我们再次打破了单日客流历史纪录。能在这个值得铭记的日子里在岗位上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的内心充满了自豪感。
至今我仍清晰记得,那一天,我上班比平时早到了十分钟。在镜子前整理好仪容仪表后,我默默给自己打气:“今天注定是忙碌的一天,我要拿出最佳状态,迎接国庆第一波客流高峰。”作为一名机动岗位的工作人员,我当天“扮演”的“角色”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洒进车站时,我已经笑盈盈地在岗位上就位。巡视站台时,我瞪大眼睛来回扫视,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列车安全运行的小细节;瞭望接触网时,我的目光再三逡巡,查看网上是否挂异物、股道上的螺丝是否缺失螺帽……我告诉自己,每一次检查都是对旅客生命财产安全的一次承诺。时间滴答滴答悄然流逝,距离D8312次列车检票时间越来越近——这是一趟从北海开往南宁的短途列车,客流大、停站时间短。根据这几年客运工作的经验,我意识到这个客流高峰时间段着急赶车的旅客,容易忘记将随身携带的小件行李过安检机。我快步来到安检处进行引导,“各位旅客,请提前把水杯、充电宝等物品拿在手上接受安检。希望大家理解、配合我们的工作。”多一句温馨提示,既提高了安检工作效率,也节省了旅客候乘时间。日过中天,我匆匆扒了口饭便来到客服岗位顶岗。打开客运站系统,一条求助工单立马闪现在眼前。原来,今天在车站候车时,旅客冯女士不慎将一个黑色背包遗失在1号检票口的厕所,里面有一台笔记本电脑。和旅客确认好具体位置后,我立即赶往厕所寻找。可仔细搜寻了两遍,还是未见背包的踪影。“会不会是旅客记错了位置,要不我再去2号检票口附近的厕所碰碰运气?”我暗忖。经过仔细搜寻,果然在那里找到了旅客的背包。当天,旅客还通过客运站系统给我下了一份表扬工单。“今天真是收获满满的一天。”来不及高兴,我的对讲机里又传来同事急促的呼叫。“根据预售信息,目前D3720次列车乘客达到590人了,各岗位做好乘降组织。”听到值班员的提示,我一路小跑回到检票口拿好小喇叭,迅速来到1站台组织旅客上下车。“阿姨,您的车厢在5号,请往前走,找到地面上绿色地标候车。”我脱口而出一句句叮嘱,浑然不觉喉咙渐渐沙哑。下班后,我已经累得直不起腰来。一看微信步数,嗬!2万多步!当听到客运值班员说今天车站的客发量达到了22255人次、刷新了历史纪录后,我和同事们笑着击掌庆贺。这一刻,再累也值得!
2024年12月30日,南珠高铁南玉段正式开通运营,当首发列车快速穿过位于百合郁江特大桥时,我正在桥下正背着仪器采集数据,看着列车安全驶过,我由衷地感到高兴,新线开通,有我的一份付出!
时间回溯到7月,南珠高铁南玉段进入联调联试“冲刺期”。在关键时刻,一个棘手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新线部分区域存在无线电信号干扰。经过深入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干扰源来自通信运营商部分设备产生的杂散信号,这些杂散信号与高铁通信频段产生了重叠,从而形成了较大的信号干扰。
原来,南珠高铁南玉段沿线村庄、工厂密集,对讲机、移动通信、广播电视、航空导航通信、微波、雷达等信号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张看不见的复杂网络。而我所在的GSM-R技术中心承担着新线无线电网络建设与优化的重要任务,为了织好这张无线“天网”,让无线电波有序“畅通”,保障运输安全,2024年下半年,我们中心打响了一场争分夺秒的攻坚战。
那段时间上午跑现场测试,中午把测试结果带回来分析,研究如何调整,一旦有突破,整个人会特别兴奋。经过反复模拟测试,我们将存在的干扰逐一解决,信号测试结果良好。这只是我们参与的多个“战斗”中的一个,近半年来,我们披星戴月,无数次测绘,研究多个方案,消除一个个隐患,为新线的通信保驾护航。如今,南珠高铁南玉段已顺利开通,我们精心编织的无线“天网”已然成型,为列车的安全运行提供着坚实的通信保障。@南宁通信段GSM-R技术中心通信工安智翔
“获得无损检测员组个人全能第七名的是钦州工务段岑平波……”在 2024 年集团公司第十届职业技能竞赛颁奖典礼上,当那期盼已久的名字自颁奖人口中传出,我无比激动,更多的是一路走来的万千感慨。
回溯七载光阴,彼时的我怀抱着无限憧憬踏入集团公司职业技能竞赛的赛场,却获得了不尽如人意的成绩。那段时间,灰心丧气的阴霾一度笼罩在我的心头,甚至生出了放弃的念头。
然每当指尖轻触那熟悉的探伤仪器,心底深处便有一股不甘的力量如春笋破土,倔强地生长。日常工作中,遇疑难问题,我虚心向身边经验丰富的师傅们求教;亦或致电兄弟单位的探伤技术翘楚寻求指引。现场作业时,我对每一处疑似缺陷皆全神贯注、细致剖析,不让任何蛛丝马迹从眼前逃过。闲暇时光,练功房便成了我的专属天地,我独自沉浸其中,默默演练,于每一个操作细节反复推敲、斟酌琢磨。今年,再度奔赴赛场,我身负双重使命。作为车间技教员,既是赛场的逐梦者,亦是队伍的引领者,肩负着带领本段参赛队伍研习奋进之重任。赛前,我充分借助线上学习平台的便利,精心谋划赛前学习活动,建立并不断优化多个线上理论答题题库。在实作训练中,我引领队伍秉持“每日一练、每周两考”之规,考后悉心点评,对症下药,提出针对性改进良策。那些日子里,我与队员们常常相伴练习至深夜,星辰为伴,万籁俱寂,却无人言累。在紧张有序且高强度的磨砺下,大家的业务技能如同雨后春笋,节节攀升,为竞赛佳绩筑牢了坚实根基。历经数日的激烈角逐,最终,段代表队斩获团体第三名的殊荣,我与队友亦分别夺得个人第六名、第七名,此乃全段有史以来的最佳战绩。当喜讯传来,那一刻,泪水模糊了双眼,往昔的艰辛与付出皆化作了此刻的甘甜。如今的我,不仅于技能竞赛的舞台上崭露头角,更引领着工务段参赛队伍收获荣耀。回首来路,虽满是汗水与疲惫,但此刻凝视手中的荣誉,深知过往一切皆为值得,皆为成长的馈赠。去年最有成就感的事,就是感受到了旅客对我工作的认可。他们的每一句“谢谢”都弥足珍贵。对于我来说,这是收获的一年——我收到了10余份来自旅客的“礼物”,即表扬锦旗和12306表扬工单。每一份表扬的背后,都有着一个暖心的故事……2024年11月9日12时,我收到了一面鲜红的锦旗。旗面上赫然印着“心系旅客真情在,无私助人暖人心”的描金字样,送旗的女孩微笑着说:“真的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及时帮忙联系救护车,我都不知道自己最后会怎么样。”望着锦旗,我的思绪飘回到了2024年7月5日那天的一次紧急救援。当时,我正在候车室引导旅客进站,突然对讲机里响起急促的声音:“D9639次6号车厢有旅客突发疾病,需要救护车……”我连忙推上轮椅,快步往站台赶去,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并与D9639次车长保持联系,了解旅客的身体情况。列车刚刚停稳,一名热心乘客抱着已经陷入昏迷的急病旅客匆匆下车。只见一位年轻女士脸色苍白、双眼紧闭、嘴唇发青,伴随抽搐症状,病情十分危急。见状,我与同事们分头行动,有的拿温水,有的递纸巾,还有持续对接120。17时52分,在医护人员和铁路工作人员的合力救助下,旅客逐渐停止抽搐,症状有效缓解,被送上救护车前往医院继续接受治疗。想到这里,我郑重地接过锦旗,并询问了旅客的现状,得知她一切都好,我才放下心来。从年头到年尾,这样的事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入路以来,我参与了大大小小无数次旅客救助以及重点旅客服务。寒来暑往,百炼成钢,第一时间帮助旅客解决难题,已经成为了我的本能。过去这一年,我还收获了一份意外惊喜。2024年9月的一天,我推着轮椅从行包通道送重点旅客前往2站台时,身上的制服被汗水打湿出一个爱心形状。这暖心的一幕被网友记录了下来,并发表在“南国早报”视频号上,许多旅客留言称我拥有“最帅的背影”。
旅客的每一次道谢,就像冬日的火苗,令我内心感到一阵温暖,也让我激发出澎湃的能量去守好岗位、干好工作,为大家干更多好事。
在南宁动车所“致远”工作室里,一个独特的设备架格外引人瞩目,今年,我在其上添置了一个新成员——《一体化作业自助安全防护系统》。
把它弄出来,应该就是去年一整年最让我有成就感的事了。
时间回到去年年初。在一次跟班作业时,我突然发现,一名作业人员似乎在来回走了很多次。经过了解后我得知,在作业开始前的防护设置环节,工作人员需要前往股道一头的岗亭处领取红灯及作业牌,然后前往股道中部进行挂设,再返回岗亭处等待作业开始。待作业结束,整个过程还要重复一次。 这样的防护模式存在诸多弊端。一来作业人员需要耗费近10分钟步行来回,操作繁琐且效率低下,被职工抱怨“安全防护二百米,职工爬高又上低”。二来则是在维修作业繁忙的时段,调度中心难以掌握作业进度,无命令无申请就进行作业的情况偶有发生,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 跟班结束后,我感到心事重重,能不能制作一个装置,对红灯和信号牌进行远程控制呢? 再三讨论后,我决定采用LORA无线通信技术作为通信手段。现在回头看来,当时的我想法有些过于“天真”:没学过,那就从头学。 那是异常艰难的一段时光。自打下定决心后,在休班的空闲时间里,我一头扎进了海量的资料中,翻书本、看视频、查文献……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下班回家后的我还需要坐在电脑前画数个小时的电路图,现在回想起来,真不知道当时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这还没完。在将电路板制作出来后的实物传输测试中,我把该踩的坑一个不落的都踩了一遍:程序错乱、走线干扰、信号不良……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我做出了25块电路板,全部以失败告终。没有金刚钻,是不是就不该揽瓷器活?我曾不止一次地想放弃,最终还是决定拼一拼。接下去的一个礼拜里,工作室成员抱着破釜沉舟的想法,冷静复盘,纠错修正,造出了第26块电路板。
在大伙的注视下,第26块电路板,现场试验一次成功! 按捺住激动与兴奋,我和工作室成员继续进行完善,使得该系统传输距离远超设计值,信号显示零差错,并在动车所调度中心设置了分控中心,不管任何部门操作,都需要调度部门进行全局把控,解决了授权的机制问题。 《一体化作业自助安全防护系统》于2024年3月正式投入使用,从之前每组车挂设撤除防护信号来回约需10分钟缩至1分钟,解决了各部门传统设置作业防护信号操作繁琐且效率低、无命令无申请作业、防护信号漏撤跟车出库、调度无法掌控各部门作业状态和发生作业超时或出库晚点无数据分析和定责等难题,得到了各部门作业人员的一致好评。 好事成三。在2024年集团公司第七届“青创先锋”创新创效大赛总决赛上,我和工作室成员凭《一体化作业自助安全防护系统》项目,荣获了科技创新类的金奖。不仅如此,我还荣获了2023年火车头奖章。 以前我把报废件库当‘藏宝阁’,做的大多是修旧利废的工作。大伙都笑说我是‘破烂王’。现在看来,正是修旧利废给了我无限重来的勇气,让我从无数个废掉的‘零’中找到了那个成功的‘一’,这也是创新创效所需要的。不然,没有那25次的失败,哪来第26次的成功呢?茉莉花地里,坐在驾驶室与家人合影的高铁司机找到了!
获奖名单来了!各工种第一名将按规定申报授予“广西技术能手”称号
通讯员 | 谢奇阳 安智翔 吴柯荣 周添青 李天骄 廖炳达 岑平波图 片 | 白珏翠 覃国勇 李天成 周添青 廖炳达 朱新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