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先机,预见未来。站在十年后看今天要干些什么,十年后才能活的更好。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百米赛跑。
站在今天看昨天,持续复盘建模。这篇文章建议大家至少读三遍。
---分割线----
月是故乡明,中秋佳节回到杭州。
今天有空翻出2022年500强公司的数据看看。我有点吃惊,在这个寒气传递给每个人的季节回头看2021年的数据,确实有点玄幻。
上榜公司的总营业收入达到37.8万亿美元,增长19.2%。净利润总和达3.1万亿,增长88%,利润跟疫情前的2019年比也增长了50%。说明在疫情笼罩下的困难时刻,大公司才能活得好,全球产业进一步集中。内卷的时代,又有多少中小企业消失了。
500强门槛从240亿美元跃升至286亿美元。很不幸,华为的传统竞争对手爱立信和诺基亚都在今年的榜单里消失了,默哀。
跟其他行业比,IT行业的排名今年普遍下跌。但互联网企业表现不错,京东第46位、阿里巴巴第55位,大幅增长。每次看到互联网服务企业的高歌猛进,就会想到又有大批的实体店阵亡了。
华为受到美国打击3年后,终究有了体现,排名下滑了52位。一家跌倒,多家吃饱。2021年手机市场上,苹果公司、小米、OV等公司瓜分了华为的市场。在芯片市场上,华为海思的竞争对手高通、联发科都获得了大幅上涨,其增长率分别为53.4%和60.2%。
这个世界正在发生一些深刻性的变化,如果没有觉察到这些变化,再用常态化的思维思考未来是不正确的,分享一下从我角度看到的8个大的变化,供大家参考。
变化一:全球陷入新的地缘动荡
俄乌冲突带来了欧洲二战后影响最大的军事冲突,引起深远的影响。冷战结束后,欧洲大部分国家已经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俄乌冲突可能促使欧洲尤其德国再次武装,这是一个巨大变化。
俄乌战争爆发已经半年多了,最近台海也在折腾,美国佩雷斯访台,欧洲也陆续有一些官员访台。
上个月我问一个德国老兄弟两个问题,欧洲人怎么看台海危机,俄乌何时停火。他说了很多,核心观点是。台海离欧洲太远,冲突对欧洲影响很小,欧洲人会跟着起哄、挑唆,甚至会派少部分军队跟着美国参与。俄乌战争从初期的担心会演变成世界战争、核战争,或者欧洲混战,到现在的俄乌边界的局部战争。成了有限规模冲突,不会大范围的死人了。欧洲人已经不太关注,短期内没有那个国家会强力推动停火,战争成了对俄罗斯的消耗战。
大国间形成了某种实质的对抗,世界进入了冷战后最危险的动荡时期。新冷战的铁幕正在徐徐降落。
变化二:军事走向ICT化
俄乌战争揭示了继海湾战争后的军事领域一次新的重大变化,传统打法基本失效,比如俄罗斯擅长的伞兵突击,坦克群进攻都失效了。传统军事强国沦落为一个笨拙的老人。
在这次战争中,无人机、人工智能、卫星通信、精准制导和监控成了决定战争的关键。埃隆马斯克的Starlink的参与,使得战争从地面显性化的走向了太空。
我们必须承认,战争的模式已经发生的巨大改变,ICT技术在战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军民应用的边界也在慢慢模糊,大的ICT公司在数字领域的巨大产业规模优势,非常容易延生到军事领域。从中也可以明白为何美国要科技制裁中国的5G、AI、半导体等高科技公司了。
变化三: 全球经济模式发生变化
从2001年日本提出量化宽松(QE),美联储从2008年开始搞了多轮量化宽松,资产负债翻了4倍。
QE导致西方世界长期低利率,助长了资产泡沫,导致风险资产的过度积累。部分资金流向僵尸企业,扭曲资源配置,阻碍生产率提升。
这一波的QE跟前面几次不同,这一次不仅美国很难找到新的重大增长点以拉动经济快速反弹,而且中国也不可能再像2009年那样推出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拯救地球。这次QE带来了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恶性通货膨胀。为了遏制膨胀,美国加紧加息缩表。但经过多年的QE,各国政府债务高企,美国政府公共负债总额已超过30万亿美元,日本也非常高,需要有低利率支持。加息一旦触发政府信用危机,将对全球经济产生极为严重的冲击。
变化四: 人口增长发生变化
原本不想把这个列入2022年的主要变化中的,因为这个是慢变因素。但考虑到2022年中国人口大概率负增长,就把它列入了。
这里有个总和生育率概念,是指平均每对夫妇一生生育的子女数。国际上通常以2.1作为人口世代更替水平。发达国家本土人口一直在下滑,疫情加速了人口出生率下滑。
中国总和生育率从1970年代之前的6左右(可以理解当年为什么一定要搞计划生育了), 降至1990年的2左右, 再到2021年1.15。从周边年轻人身上的情况来看,中国在快速像韩国靠拢。如果按这个节奏来看,印度人口会在30年后登顶并掉头。
今年中国人口的拐头对心理的冲击会远大于实质影响。未来10年中国人口预计将下降超过5000万,20年将下降接近1.8亿,老龄化严重。所有的投资逻辑都会发生改变,教育系统、房地产市场、婴儿市场,老年人市场等。
变化五: 全球增长发动机中国发展放缓
受疫情和经济调整结构等因素影响,中国经济发展放缓。
过去二十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发动机,各个经济体都因此受益,但未来的逻辑可能会发生变化。今年中国经济有可能拖全球经济的后腿。
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逐渐结束(实际城市化率达到75%),人口到顶,社会进入老龄化。中国的房地产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在2022年将进入了拐点。今年以来几大房地产企业纷纷爆雷,就是一个强烈的信号。中国房地产及基础设施建设量占全球的50%以上,消耗了全球大量的矿产资源,一旦放缓,会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的冲击。
2022年中国人口开始下降,房子过剩。房价一旦掉头,必然会带来巨大影响。2021年土地出让金8.7万亿,加上各种相关税收,土地财政占政府公共预算收入的50%以上。如果卖地不顺畅,将会带来巨大的缺口。进而会增加新的税种,考虑到政府的爱是很专一的,如果中产阶级不买房了,就应该要开始收房地产税、以及遗产税了。
中国会努力寻找新的发动机,比如农村宅基地流转。启动一些新的投资,比如最近热议的东数西算、车联网、新能源建设都有可能。
世界要做好中国经济发展放缓的准备。
变化六:后疫情常态化
进入2022年,迫于经济压力,以及基于新冠病毒的几次变体后伤害性下滑的事实。全球大部分国家宣布了疫情结束,彻底放开了。但病毒实际上还在那里,还在不断的传播和蔓延,并且不断的演化。我前个月在德国开会,参会的人感染比例非常高,达到了30%以上。
即便宣布疫情结束了,病毒的影响还非常大。大比例的人口会反复感染,会选择居家隔离,缺勤率会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疫情带来的一些企业的居家办公变为常态,人类会逐渐适应数字虚拟时代,宅男、宅女会越来越多,社会生活发生变化。
逃离大都市、逃离人口密集区也可能会成为一个趋势。
变化七: 逆全球化下的产业换道
数字产品从PC到手机功能机,再到智能机,面临再一次换道,XR还无法担纲,下一代会是什么呢?
传统油车到新能源车的换道正在发生,2022年8月,中国新能源车产销达到市场27.9%,远高于前两年的预测,新能源车已经过了临界点,将会快速的占据全球乘用车市场。
俄乌冲突加深了全球能源供应危机,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为能源供应做各种战略准备,风水轮流转,现在欧洲面临了同样的问题。而且更迅速,更直接。这必然会驱动全球加速转向新能源的使用,新的赛道已经打开。
互联网产业也膨胀到极点,继续膨胀会加深对实体经济的伤害。如何实现利益均衡?要对互联网企业加强监管和控制。就好像中国历史上担心商业过渡发展会伤农,抑商重农一样。互联网产业基础设施化可能是一个途径。
西方世界在全球化过程中逐渐被亚洲国家超越,逆全球化成为趋势。美国近期颁布芯片法案,希望在美国构建芯片生产生态。美国继续维持对中国商品的惩罚性关税,将会把逆全球化进行到底。
在逆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换道的局面会更加复杂。不能用传统的经验来对未来进行判断,物美价廉并不是唯一制胜之道,要充分考虑地缘政治的影响。
变化八:女王离去
9月8号英国女王伊丽莎白老奶奶去世了,我感到悲伤。我把她的过世列在2022年的重大变化里面,是向她致敬。
在我的人生中,她好像一直在那里,无论风起云涌,仿佛是永恒。这个世界已经习惯了她的存在。她的离去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是大英帝国最后的谢幕。
我一直认为英国女王是盎格鲁撒克逊国家的精神纽带,她的离去对英联邦、英国、乃至世界格局都会有深远的影响。
节日里,留点时间陪陪家人,就不写太多了。世界在加速变化中,在这个寒气吹到每个人身上的秋天,我在杭州给大家祝福,祝朋友们及家人中秋节愉快、身体健康。
--分割线----
自我介绍:前华为人,战略规划15年经验,投资A股,4年25倍收益。终身学习,学以致用。产业战略洞察,科技锚点挖掘。躬身入局,胜天半子。
全网光刻机第一人,公众号流量600万+,依靠理论和实践总结一套产业投资的方法论。实现2020-2022阳光电源6倍,2022-2024中际旭创7倍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