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一带一路”背景的中阿合作

楼市   2024-09-16 13:00   科威特  

作者:李传辉   李妲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文明交流与友好往来源远流长。进入新时代,中国同阿拉伯国家集体建立起全面合作、共同发展、面向未来的战略伙伴关系,特别是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与沙特“2030愿景”、埃及“振兴计划”、卡塔尔“2030国家愿景”、阿联酋“面向未来50年国家发展战略”、科威特“2035国家愿景”等阿拉伯国家提出的国家长期发展战略不谋而合,深入对接,为中阿合作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机遇。

“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阿合作关系

一、政治与战略伙伴关系加强

目前,中国已同全部22个阿拉伯国家和阿盟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十余年间,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阿务实合作稳步向前,在政治、经贸、安全等各领域合作持续加强,战略伙伴关系不断深化。双方在国际事务中协调配合和相互支持,中国在中东地区的政治影响力不断提升,阿拉伯国家在国际舞台上也逐渐拥有更多的发言权。

二、经贸合作成果显著

过去几年中,中阿贸易额显著增长,从2004年的367亿美元增长到2022年的4314.4亿美元,年均增幅达14.7%,高出同期中国外贸整体增速4.8个百分点。中国向阿拉伯国家出口了大量的机械设备、电子产品和消费品,同时从阿拉伯国家进口石油和其他天然资源。在投资领域,2022年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新增直接投资26.2亿美元,同比增长13.3%;阿拉伯国家新增来华投资10.5亿美元,同比增长近9倍。

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阿合作实施了众多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红海新城储能项目、吉赞产业集聚区等项目助力沙特实现能源和经济多元化;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年产20万吨玻璃纤维生产基地助力埃及成为全球重要的玻纤生产和贸易国之一;科威特穆特拉住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助力当地解决40万居民住房问题,并通过搭建雨水收集系统,加快了当地“海绵城市”建设。这些基础设施合作项目的实施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也给中资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三、人文交流深化和拓展

“一带一路”倡议还促进了中阿之间人文交流的深化和拓展,双方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打造了众多丰富多彩的人文交流活动,推动文明互鉴,助力民心相通。中阿之间教育、旅游和文化交流项目的开展,增进了双方人民对彼此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成为深化双方合作的重要力量,不断为中阿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丰富的人文滋养。

“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阿合作机遇

一、经贸合作机遇

在贸易领域,中国是许多阿拉伯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在石油化工产品、电子和纺织品等领域尤为明显。例如,中国从沙特和阿联酋等国进口石油,而这些国家则从中国进口机械设备和电子产品。这种贸易结构不仅帮助中国保障了能源供应安全,也为阿拉伯国家带来了必要的工业产品和技术。

在投资领域,中资企业在阿拉伯国家的投资覆盖了能源、建筑、通信和技术等多个领域。例如,中资企业在中东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参与项目涉及高速公路、港口和机场等领域。这些项目不仅为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还促进了技术和知识的转移。同样,阿拉伯国家企业也在中国进行大量的投资,如沙特基础工业公司在中国福建联合投资67亿美元化工项目,阿美石油公司与荣盛石化进行战略合作共建大型炼化项目等。

随着中阿经济关系的加深,双方在金融领域也激发出合作潜力。如中阿正在探索使用人民币进行双边贸易结算,以减少对第三方货币的依赖,这一举措有助于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此外,双方在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如银行之间的直接对接,也在逐步推进,将为中阿双边经济活动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金融服务。

二、能源合作机遇

能源合作是中阿合作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双方的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均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深入推进,中阿能源合作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不仅侧重于传统能源的贸易和投资,还逐渐扩展到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

中阿传统能源合作主要集中在石油和天然气的进口和勘探。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而阿拉伯国家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双方自然形成了互补的经济关系。过去十年中,中资企业在沙特、阿联酋和伊拉克等国投资建设了多个大型油田和天然气项目,并建立起了多条油气输送管线及相关基础设施,用以确保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方面,中阿合作正在快速发展。近年来,中国在太阳能、风能发电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而阿拉伯国家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具有发展太阳能和风能的巨大潜力,双方共同开发了多个太阳能发电项目,以减少阿拉伯国家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促进可持续能源的发展。

三、基建合作机遇

基础设施建设是中阿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双方经济发展和区域连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阿基础设施合作不仅加深了双方的经济联系,也为沿线国家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在阿拉伯国家,中资企业参与了大量的道路、桥梁、港口和电站建设项目,有效推动了当地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和功能优化。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持续推进和中阿双方对合作深化的共同需求,预计中阿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合作将进一步加强,特别是高速铁路、核电站以及新能源项目有望获得更多突破性进展。

问题与挑战

中阿合作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也面临许多问题与挑战。

一、政治敏感度高

中东地区政治局势复杂,内部冲突及地区争端频发,合作项目易受地缘政治的干扰。如中企在中东的某些合作项目可能会被视为介入项目所在国内部事务,继而引发一些国家的不满。此外,中东国家内部的政治变动也可能导致合作项目的不确定性,如政权更迭可能导致新政府对既定合作项目的重审甚至取消。

二、安全形势复杂

阿拉伯国家复杂的安全形势是中阿合作中不可忽视的挑战。首先,直接的物理威胁(如恐怖袭击、地区冲突)可能造成设施破坏,甚至导致人员伤亡。其次,持续的安全威胁将影响项目进度,明显降低作业效率,延误项目进度,增加大额工程成本,甚至影响合作方信心,影响未来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最后,安全问题还可能影响国家间的政治关系,对安全问题处理不当,还将给相关国家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地位带来不利影响。

三、经济依赖风险大

中阿合作在推动双方经济发展方面具有显著的正面效应,但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依赖风险,对双方的经济安全和政策自主性产生潜在影响。

对于中方而言,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的能源依赖较高。阿拉伯国家作为全球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对中国能源供应链的稳定起着关键作用,若阿拉伯国家因地区冲突或政治变动而影响能源出口,将对中国经济的稳定运行产生一定影响。对阿拉伯国家而言,过度依赖中国市场也可能带来风险。随着中阿贸易量的增加,阿拉伯国家对中国的出口比重逐渐上升。这种单一市场的依赖可能会在中国经济波动时对阿拉伯国家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若中国经济减速,对石油化工商品的需求减少,将影响到阿拉伯国家的经济表现。

四、文化差异显著

中阿双方在语言、宗教信仰、商业习惯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可能导致双方在合作中产生误解,进而影响合作的效率和效果,需要双方在合作前和合作中进行充分的沟通和适应。

宗教在阿拉伯社会中占据核心地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方式。如穆斯林的祷告时间、斋月工作安排等,都需要在合作项目中得到适当的考虑和安排。而这些宗教习俗与中国世俗的工作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合作双方需要通过增进宗教文化理解和尊重,避免可能的文化冲突。中资企业在项目实施现场要设置祈祷室并给予穆斯林员工充足的祈祷时间,而这会影响工程效率,需要在工程项目策划时就充分考虑。

发展建议

一、政策建议

1.增强政策沟通与协调

中阿双方政府应定期举办高级别政策对话,通过建立更为高效和透明的沟通机制,确保双边合作的政策和战略在实施过程中保持一致性和互补性。

2.建立多层次合作框架

积极探索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合作机会。可以通过设立中阿经济合作区、文化交流中心等平台,促进地方与地方之间的直接交流和合作,从而增加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3.优化投资环境

中阿双方政府需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简化投资审批流程,提供税收优惠和法律保护等激励措施,吸引和鼓励双向投资。此外,通过建立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和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保护投资者权益,减少企业投资风险。

4.加强贸易便利化

政府协商简化贸易程序,降低关税壁垒,实施更多的贸易便利化措施,以促进中阿之间的贸易流动。如建立共同的电子商务平台,促进中阿商贸企业的直接交流和交易,减少中间环节的成本和时间。

5.加强教育和人才交流

政府可设立奖学金和交流项目,支持学者和学生在对方国家进行学术研究和交流。通过这些交流活动,不仅可以增进双方的文化理解和友谊,还能培养对双边关系有深入了解的专业人才。

6.共同应对区域和全球挑战

在应对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反恐和区域安全等全球性和区域性挑战时,中阿政府间应加强合作、共享信息、协调政策,并在国际舞台上共同发声,以提升合作的国际影响力。

7.定期评估合作成效

建议双方设立一个联合评估委员会,定期对中阿合作项目的进展和成效进行评估。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合作项目能够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目标。

二、企业拓展阿拉伯市场建议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阿拉伯国家整体规划的深度对接,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当地经济建设。在中资企业拓展阿拉伯市场的过程中,应重点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要准确把握政策机遇,深入研究阿拉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改革等方面的政策,将其与国内“一带一路”相关优惠政策有机结合,实现政策红利最大化。当前,阿拉伯市场正值经济转型和社会改革的关键时期,每个经济体都提出了自身的中远期发展规划,这些规划具有高度的战略性和前瞻性,是未来一段时期指引企业拓展市场的根本方向,需要企业深入研究,找准合作切入点。

第二,要深入研究市场规范,做市场的参与者、融合者。每一个市场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包括经济模式、法律法规、市场习惯等。企业要提前深入研究新进入市场的这些特点。如沙特市场工程项目标准基本沿用美国标准,但其中又融合了当地招标采购法以及具有属地特点的其他要求;融资没有利息,但有交易手续费;若产生纠纷,适用当地法律是以古兰经为基础的判例法,这些都需要企业在拓展市场之前进行深入研究。

第三,要深度属地经营。阿拉伯国家市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外籍人口数量众多。深度属地经营既要充分利用好属地国的各种资源,更要利用好这些众多的第三国资源。以沙特为例,沙特总人口3400万左右(2023年数据),外籍人口占到了1/3。在这些外籍人员中,有大量的工程师和劳工,企业要利用好这些第三国资源,充分发挥其语言、专业技术、成本等优势,促进项目降本增效。

(作者单位:北京建工国际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海湾风吟 科威特
立足海湾地区,分享海湾时政财经资讯。我们专注海湾地区基础设施和能源、国际工程和贸易、投资与商业合作,做您的海湾智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