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管理笔记
重要消息:微信公众号又改版了,即便我每天都按时发文,你也可能收不到信息,甚至可能永久失联。唯一的办法就是把“领导者管理笔记”公号设置星标☆,这样才能每天照常收到文章。加(微信:New-leaders)进管理交流群。
一位创业公司CEO曾向我诉苦:
“我每天工作14小时,但团队依然像一盘散沙;
我手把手教下属做事,但他们总让我失望;
公司明明在增长,我却越来越焦虑……”
他的困境,是无数管理者必经的困局。
管理从来不是简单的“带人干活”,而是一场持续撕裂又重生的修行。那些看似光鲜的领导者,无一例外都经历过三次脱胎换骨的蜕变。
(撕掉“超级个体”的标签)
典型症状:
- 总嫌下属做得不够好,最后自己接手
- 开会时自己说90%,下属集体沉默
- 团队永远缺人,但招来的人总留不住
某制造业高管老陈的案例很典型:
他曾在技术岗连续5年拿销冠,升职后依然每天泡车间盯生产。结果下属越来越依赖他,自己累到住院,团队效率反而下降30%。
问题本质: 优秀员工的晋升陷阱——误把“个人能力”当作“管理能力”。
蜕变关键:
1. 学会“60分交付”:允许下属用笨办法完成任务,犯错成本可控时闭嘴
2. 培养“提问肌肉”:把“你应该这样改”换成“你觉得哪里可以优化?”
3. 建立“人才杠杆”:花30%时间培养能带团队的人,而非事事亲为
正如管理大师德鲁克所说: “管理者的任务不是改变人,而是让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
(告别被动反应的恶性循环)
典型症状:
- 每天处理20件紧急事务,但重要事项永远拖延
- 团队重复犯相同错误
- 一旦自己休假,业务立刻停摆
某互联网公司总监Linda的故事:
她曾连续3年每天工作到凌晨,直到一次手术住院,发现团队连基础流程都跑不通。复盘时她才惊觉:自己一直在用战术勤奋掩盖战略懒惰。
问题本质: 管理者的时间被“紧急事件”绑架,导致组织失去进化能力.
蜕变关键:
1. 打造“傻瓜系统”:用SOP(标准操作程序)替代个人经验,比如某餐饮连锁店将店长手册细化到“台风天门口地垫摆放角度”
2. 建立“决策过滤器”:制定清晰的授权矩阵,明确什么级别的问题必须升级
3. 启动“组织记忆”:建立案例库,把每次事故变成团队免疫力
任正非有句话一针见血: “让听得见炮火的人指挥战斗,但先得教会他们开炮的方法。”
(跨越领导力的终极鸿沟)
典型症状:
- 团队看似听话,但缺乏自驱力
- 高薪挖来的人才很快躺平
- 自己陷入价值感危机:“我到底在为什么奋斗?”
某上市公司VP王总的觉醒时刻:
在连续失去3位核心骨干后,他尝试把OKR中的“年度营收10亿”改为“帮1000名乡村教师数字化培训”。结果不仅业绩超额完成,团队主动加班讨论解决方案的次数翻倍。
问题本质:权力可以控制行为,但只有意义能点燃灵魂。
蜕变关键:
1. 重构“意义坐标系”:把KPI翻译成人类语言,例如“降低客诉率”本质是“守护每个家庭的用餐安全”
2. 设计“成长仪式”:某科技公司每月举办“失败表彰会”,奖励最有价值的试错
3. 成为“首席翻译官”:把老板的战略转化为员工能理解的故事,就像NASA清洁工说的:“我不是在扫地,我在帮助人类登上月球”
管理哲学家西蒙·斯涅克说: “人们不买你做什么,他们买你为什么做。”
写在最后
管理者的三次蜕变,本质是三次认知革命:
- 第一次是松开双手,从做事到带人
- 第二次是打开思维,从执行到设计
- 第三次是敞开内心,从控制到点燃
这个过程没有终点。正如亚马逊CEO贝佐斯所言:“领导者永远需要像第一天那样思考,但要用第1000天的经验行动。”
此刻,你不妨问自己三个问题:
1. 团队离开我能否正常运转?
2. 我的时间投资在灭火还是防火?
3. 除了工资,下属为什么愿意跟着我?
答案会告诉你:下一次蜕变该从哪里开始。
推荐阅读:
《领导力陷阱》:揭露管理者最常陷入的7个认知误区
《团队进化论》:谷歌前高管揭秘高绩效团队打造心法
@THE END
欢迎加入10W+领导者社群
文章来源 :领导者养成笔记「ID:GoToLead 」,转载请公众号回复“转载”
版权说明 :我们尊重原创者版权,除我们确实无法确认作者外,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立即删除内容;本文内容为原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