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年前,厦门刘五店,有一群改用汉姓的穆斯林商人!

旅行   2024-09-12 20:56   福建  

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如果您满意于下面的图文,请让更多的人关注“鹭客社”
刘五店古街  拍摄者:林鸿东    
     
                   
一天下午,刘五店两位文友到我办公室做客,并送来几本《刘五店志》。志中收集有明代晋江何乔远(1558年—1632年)的诗作《自沙溪至刘五店作》,此诗曾收录于何乔远作品集《镜山全集》。何乔远是明代杰出的方志学家,他的诗集中会出现与刘五店相关的诗作,是非常难得的,引起了我的关注。然而,《刘五店志》收录的诗作后两行让我颇感音律不协,于是,托刘瑞光兄拍来《镜山全集》进行对比。果然有出入,原诗只有四行八句,刘五店志》音律不协的最后两行四句其实是注释。准确的诗文具体如下:
自沙溪至刘五店作
何乔远
濯足沿沙渚,看山入海乡。
随地有,番薯被冈长。
虏裔人编户,刘家店号郎。
乘桴吾未已,海月欲扬帆。
                  偶憇山市间,有丁达赛三姓,皆元时为令长者子孙。
刘兄告诉我:何乔远此行,由泉州至刘五店,再渡海至五通,在鹭岛一番游览之后,还去了漳州。在鹭岛期间,何乔远还创作了《高崎》《云顶岩》等诗作。
《自沙溪至刘五店作》第八句最后一个字“帆”,与“乡、长、郎”三字不同,没有押韵,平时喜欢琢磨律诗的刘五店人高勇志认为,“帆”字,用闽南语读,应该念作“pang”(篷)。据《厦门志》(清)“风俗记”记载:“港之内或维舟而水处,为人通往来、输货物。浮家泛宅俗呼曰五帆。五帆之妇曰白水婆。”之前,我便认为此处的“五帆”是“五篷”之误,“五篷”其实就是五篷船。篷指船盖,不是船帆。如果正如高勇志所言,两者音同,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何五篷”会被误写为“五帆”。
诗中第二行第一句,“古”之后有个缺字。“囗”究竟是什么呢?它会在刘五店“随地有”,且和常见的经济作物番薯并列!我认为很可能是“古荻”,古荻或称谷荻,一种到处可见的“茅尖”小美食,很多来自乡村的人都知道。当然,这个只是纯粹的推想。
从诗作题目可知,诗作的背景是何乔远通过沙溪(小盈岭)古道进入同安县境内并在刘五店“山市”稍加休憩,准备渡海前往鹭岛。诗作是在“山市”创作的。
 “濯足沿沙渚,看山入海乡”,指沿着沙渚濯足而行,进入海乡看山有感。有感什么?“古囗随地有,番薯被冈长”,这是山市所在山岗的山貌。从一些翔安的地理资料看,这山很可能就是石头墓山。石头墓山,指的是墓地众多的石头山。这座并不是很高的小山,是刘五店的发祥地。山上原来确实有很多古墓,一位刘五店人跟我讲,他们盖房子时,经常会挖到古墓,有的一间房子下面就有三四个古墓。
让人心生疑问的,同时也是最为核心的是“虏裔人编户,刘家店号郎”一句。之前,我阅读过一些关于明朝时期泉州都的资料,得悉明初泉州的穆斯林开始汉化,如取汉姓、立宗祠等,并开始进行编户。“胡虏”是反元起家的明朝对外族的统称,“虏裔”指的是外族的后裔。“虏裔人编户,刘家店号郎”,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何乔远到刘五店山市小憇时,在山市见到的做生意的人,大多是经营店号的外族后裔。
这些外族后裔又是谁?
诗作注释,“偶憇山市间,有丁达赛三姓,皆元时为令长者子孙”,揭开了这个秘密,原来是元代高官贵族的子孙,取了汉姓,进行编户的丁、达、赛三姓。
从《刘五店志》可知,明永乐年间,有西林的刘宁迁居刘五店开基,因开设五间店铺,故此地以“刘五店”命名。然而,据前述分析得悉,诗中的“刘家店号郎”并非指在刘五店山市经商的刘宁后人”,而是指“在刘五店山市经商的丁、达、赛三姓子孙”。
何乔远此首诗作,证明了刘五店曾是穆斯林商人聚居行贾的热闹市井!
此图拍摄自《刘五店志》

此图拍摄自《镜山全集》

作者简介:林鸿东,鹭客社创办人,福州大学当代闽台文化研究所特约研究员,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


 LOOKERS 鹭客社  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欢迎关注鹭客社,投稿联系微信号:DONGE110

本篇图文均为原创,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欢迎转发、群发给你的朋友,欢迎分享到朋友圈。但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撰写论文等任何使用。如需转载,请通过公众号后台申请。


鹭客社
鹭客社(LOOKERS)人文公众号秉承“守望乡土、再造人文”的使命,以厦门为轴心,以公益为宗旨,以自然和人文为契入点,首倡“鹭客·LOOKER”,也就是“乡土守望者”的新生活方式与新生存理念,打造众生兼爱的尘世故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