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的韵味
立冬,是冬季的起始。当北风渐紧,寒霜渐浓,天地间悄然变换了模样,立冬带着它独有的韵味,翩然而至。
在这个时节,习俗犹如岁月的书签,标记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期待。立冬补冬,是流传已久的习俗。在这一天,人们会精心准备一顿丰盛的美食,以犒劳辛苦了一年的自己和家人。厨房里热气腾腾,炖上一锅香气扑鼻的羊肉汤,那鲜嫩的羊肉在锅中翻滚,乳白色的汤汁上漂浮着翠绿的葱花和香菜,光是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这温暖的美味,欢声笑语在屋子里回荡,浓浓的亲情在心中流淌。
除了羊肉汤,饺子也是立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食。俗语说:“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包饺子是个充满乐趣的过程,一家人齐动手,有的擀皮,有的调馅,有的包。饺子的形状各异,有月牙形的,有元宝形的,每一个都饱含着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当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咬上一口,那鲜香的馅料和柔软的面皮在口中交融,瞬间驱散了冬日的寒意。
在立冬的饮食中,还有一样不可或缺的美食——红薯。经过了秋天的沉淀,红薯在立冬时节变得格外香甜。在街头巷尾,常常能看到卖烤红薯的小摊。摊主熟练地将红薯放进烤炉,不一会儿,香甜的味道便弥漫开来。买上一个烤红薯,捧在手中,感受着那温暖的热气,轻轻剥开外皮,露出金黄的瓤,咬上一口,软糯香甜,仿佛把整个冬天的甜蜜都吃进了嘴里。
在立冬这天,人们也会开始腌制一些咸菜和腊肉。外婆总是有一手腌制的好手艺,她会把萝卜、白菜等蔬菜切成小块,放入缸中,加上盐、辣椒等调料,密封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腌制,咸菜就可以吃了,那酸酸辣辣的味道,十分开胃。腊肉则是挂在屋檐下,接受着风吹日晒,等到过年的时候,就成了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立冬的景色,也别有一番韵味。树叶已经凋零殆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天空显得格外高远,湛蓝湛蓝的,仿佛一块巨大的蓝宝石。偶尔有几只大雁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向南飞去,给寂静的天空增添了几分生机。
田野里,一片枯黄,农作物都已经收割完毕,只剩下空旷的土地。然而,在这片寂静中,却蕴含着来年春天的希望。农民们在立冬之后,会开始为土地施肥、翻耕,为下一季的播种做好准备。
立冬,不仅是美食的盛宴,更是回忆的温床。小时候,立冬意味着可以穿上厚厚的棉衣,戴上暖和的帽子和手套,在雪地里尽情玩耍。和小伙伴们一起堆雪人、打雪仗,那欢快的笑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还记得每到立冬,奶奶总会坐在窗前,为我织一双温暖的毛线手套,那细密的针脚里,藏着奶奶深深的爱。如今,奶奶已经不在了,但那份温暖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心中。
立冬的夜晚,格外宁静。月光洒在雪地上,泛出清冷的光辉。一家人坐在温暖的屋里,听着长辈们讲述过去的故事。那些关于立冬的传说,那些在艰苦岁月里度过的寒冬,都成为了我们心中珍贵的财富。在这宁静的夜晚,我们感受着岁月的流转,珍惜着眼前的幸福。
随着时代的变迁,立冬的习俗或许在形式上有所改变,但它所蕴含的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人的关怀、对未来的期待却从未改变。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我们心灵的寄托和归宿。
如今,立冬的脚步依然轻盈,它带着岁月的深情,带着季节的更替,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在这寒冷的季节里,用心去感受立冬的韵味,用爱去温暖彼此的心灵,迎接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明天。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