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生活画卷
文/陈晓云
时光的长河缓缓流淌,当我们回首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那是一段充满艰辛与温情的岁月,一幅铭刻在历史深处的生活画卷。
在那个年代,借钱借粮是许多家庭维系生活的无奈之举。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乡亲们相互帮衬,成为了生活中最温暖的底色。一家有难,八方支援,东家借一碗米,西家给一把菜,这种朴素的互助精神,在物质匮乏的岁月里,犹如黑暗中的点点烛光,照亮了人们前行的道路。
吃,对于那个时代的人们来说,是一个永恒的难题。几乎所有的东西都紧缺,食物更是单调而乏味。少油无盐是生活的常态,每一口饭菜都显得那么珍贵。城里人或许能吃上大米白面,隔三差五还能享受一顿肉的美味,可农村人的生活却截然不同。他们仅仅是勉强填饱肚子,吃肉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奢侈的期待,只有在逢年过节时,才会小心翼翼地从柜子里拿出珍藏已久的肉票,去换那么一点珍贵的猪肉,为节日增添一丝喜气。平时,能炼些猪油,吃点油渣,就已经是生活极大的改善了。每当炼油的时候,那弥漫在屋子里的香味,能让孩子们兴奋上好几天,哪怕只是吃上那么一小口油渣,那酥脆的口感和满嘴的油香,都能让人感到无比满足。
那时候的基层政府不叫乡,也不叫镇,而是被称为某某公社;村庄不叫某某村,更不叫某某社区,而是叫做某某大队;村民也不叫村民,而是被唤作社员。大家过着以生产队为单位的集体生活,吃着所谓的“大锅饭”。每天清晨,生产队的钟声一响,社员们便纷纷走出家门,扛着农具,走向田间地头。男人的汗水湿透了衣衫,女人的巧手在土地上播撒着希望的种子。大家齐心协力,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着。
出工干活记工分,这是那个时代独特的劳动计量方式。每到年终结算(也许是按季度结算)的时候,生产队的记工员就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我很小的时候就看到生产队的记工员戴上花镜,在昏黄的煤油灯下,神情专注地用算盘核算着一年来的工分。那噼里啪啦的算盘声,仿佛是岁月的回响,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小纸片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个人的工分明细,那不仅仅是一串数字,更是社员们一年辛勤劳作的见证,关乎着一家人的生计和未来。
在田间劳作的日子里,没有现代化的机械,一切都依靠人力和简单的工具。春耕时节,老牛拉着沉重的犁铧,一步一步地在土地上留下深深的痕迹。社员们跟在后面,仔细地播下每一粒种子,期待着秋天的丰收。夏天,烈日炎炎,人们顶着酷暑为庄稼除草、施肥,汗水滴落在土地里,瞬间就被吸干。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金黄的麦浪随风翻滚,社员们挥舞着镰刀,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尽管身体疲惫不堪,但心中充满了希望。冬天,也不能闲着,兴修水利、积肥备耕,为来年的生产做准备。
除了农业生产,农村的生活也充满了各种艰辛。洗衣服要去河边,用棒槌一下一下地敲打;做饭要烧柴火,烟熏火燎中,母亲的脸上留下了岁月的痕迹。孩子们没有玩具,只能自己动手制作,弹弓、毽子、纸飞机,这些简单的玩具却能带来无尽的欢乐。晚上,没有电视、没有手机,一家人围坐在火塘边,听着长辈讲述古老的故事,那温暖的火光映照着每一个人的脸庞。
那时候的教育资源也十分匮乏,农村的学校简陋而破旧。教室里的桌椅板凳都是自己带的,一块黑板、几支粉笔,就是老师教学的全部工具。尽管条件艰苦,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却从未熄灭。他们每天早早地起床,走几里山路去上学,书包里装着的不仅是书本,更是对未来的憧憬。
医疗条件更是落后,村里的赤脚医生背着药箱,走村串户为村民看病。小小的药箱里,装着为数不多的几种药品和简单的医疗器械。生病了,能吃上几片药就是一种幸运,如果病情严重,就得去几十里外的县城医院,那可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然而,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人们依然保持着乐观和坚强。邻里之间的关系亲密无间,一家有事,全村帮忙。逢年过节,大家聚在一起,包饺子、做年糕,分享着简单的快乐。虽然物质生活匮乏,但精神世界却充满了希望和梦想。
如今,时光已经走过了几十个春秋,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也不用为吃穿发愁,现代化的科技让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和舒适。但我们不能忘记那段艰苦的岁月,不能忘记先辈们的付出和努力。那些曾经的苦难,是我们前进的动力;那些温暖的回忆,是我们心灵的慰藉。让我们怀着感恩之心,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继续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