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以“帮助农民发展生产、过上美好生活”为初心和使命的红色信用合作社在闽西诞生,成为全国第一批红色信用合作社。
95年来,福建农信始终坚定不移地在党的领导下,践行“金融为民”的理念,从田间地头的合作社到乡村振兴的主办银行,福建农信不断为实体经济注入活力,为百姓生活带去温暖,以奋斗书写了一段段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篇章。
今天,我们借助新时代AI技术
将一张张沉睡的老照片“唤醒”
邀请大家同乘这趟“时光列车”
穿越岁月的长廊
在一幅幅鲜活画面中
回味那些值得铭记的瞬间
1929年11月,永定丰田区信用合作社开始筹建。当时,村里的农民们凑在一起,有人拿出一块银元,有人拿来几斤粮食。他们彼此信任,把这些钱汇聚起来,为乡亲们抵御高利贷,支持生产。短短两个月,丰田区就筹集到了2000多元的现金,成为闽西大地上红色金融的开端。
这是一个群体的选择,更是一种信念的起点。就在这间简陋的屋子里,红色金融播下了希望的种子,也为贫困中的百姓点燃了一盏明灯。
1929年10月,永定太平区信用社的第一笔贷款——200元,帮助上洋乡的贫民购买了一头耕牛。
当时,乡村田地荒芜,因为缺乏耕牛,很多农户只能用人力拖犁。耕牛贷款发放后,贫民家里田地重新焕发生机。那年的春天,老百姓田间挥舞锄头的身影和耕牛的步伐一起,成为一道新生的风景。这一笔贷款,不仅解决了农民的燃眉之急,更让他们感受到信用社的力量。红色信用合作社就像一颗幼苗,扎根于这片土地,并在之后的岁月中逐渐成长为大树。
1930年11月,在闽西苏区信用合作社的基础上,闽西工农银行在龙岩城区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最早的股份制银行。银行采用“调剂金融,保存现金,发展经济,实行低利借贷”的经营方针,为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它不仅是一个金融机构,更是红色革命的重要支撑点。一张张印着“工农银行”字样的纸币在闽西流通,这些金融实践为后来的解放区经济政策奠定了宝贵的经验。
自1951年福建省第一家信用社成立以来,这一红色金融机构便始终扎根八闽的乡村,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它始终未曾离开历史的舞台。从最初的独立运行,到经历人民银行的指导、公社化管理,再到农业银行代管的阶段,福建农信始终肩负为民服务的使命,在基层金融领域默默耕耘。
即便是在经济发展最艰难的岁月,信用社的灯光也从未熄灭。从田间地头到山村小巷,从支农贷款到普惠服务,福建农信用无声的坚守诠释着“金融为民”的初心。从1951年到今天,这段长达七十余年的金融服务故事,映射的是一种不变的情怀与责任:百姓的需求在哪里,信用社的力量就在哪里。
老一辈农信人是乡村金融服务的开拓者,他们用行动书写了一段充满温度的历史。凭借一支笔、一个算盘和一颗赤诚为民的心,他们走村入户,顶风冒雪,在田间地头为农民群众办理各类业务。
没有现代化的工具,没有舒适的办公环境,但他们以无私的热情和不懈的努力,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金融活力,成为了那个年代红色金融的真实写照,也奠定了农信事业得以蓬勃发展的基石。
在那个信息不发达、交通极为不便的年代,普及金融知识是一件艰难却迫切的任务。山路蜿蜒泥泞,乡村彼此隔绝,很多农民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存款”或“贷款”。为了将金融的概念带进千家万户,他们需要徒步几个小时,只为在村口的大榕树下等上那么一场“赶集式”的宣讲。风里雨里,泥泞满鞋,农信人用脚步丈量乡村的每一寸土地,用真心打开百姓对金融世界的认知之门。
这些看似平凡的努力,如春风化雨般改变了乡村百姓的生活。这份坚持和执着,让红色农信的服务精神在这片土地上深深扎根,打通了当时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农信人用行动践行初心,传承并发扬“三水”精神。他们翻山越岭、走村入户,用辛勤的脚步丈量每一片田间地头,用贴心的服务解决农民的实际难题。这种扎根基层、服务百姓的实干精神,是红色农信服务“三农”的真实写照,也是农信党员对群众的深情承诺。
在服务“三农”的火热实践中,农信人始终将“支农支小”作为主责主业,从帮助农户发展特色种养,到扶持小微企业走向壮大,农信人用实干诠释了“金融为民”的使命,让红色农信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熠熠生辉。
农信人躬耕实践、勇于探索,穿行在乡野田间,奔走在农家院落,把金融政策、产品、服务和资金送进百姓家门,那沉甸甸的背包不仅装满了服务工具,更承载着对百姓的深情厚谊。正是这份勤奋与执着,将“背包精神”打磨成红色农信最鲜亮的底色,也书写了一段段为民办实事的动人篇章。
红色农信基因代代相传,为民服务情怀生生不息。新起点上,福建农信将坚守初心使命,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擦亮“金融为民”底色,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中展现农信作为。
编辑:陈珂颖、李美;审校:王峥、王玺;审核:王文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