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财经大学学报》2024年第3期目录及文章摘要

学术   2024-05-01 15:19   陕西  

2024年第3期目录

文章摘要

专题栏目: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

中国共产党领导百年农业现代化的历程、特征与经验


蒋永穆,李明星

(四川大学 经济学院)


摘要: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关键支撑。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便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漫长而曲折的现代化建设探索,并取得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实践的历史性的成就。本研究基于对党领导下我国百年农业现代化历史进程的梳理,系统归纳其在目标指向、施策逻辑和实现路径上的演进特征,并从“目标遵循、思想底色、关键推力、基本方法、路径策略、价值旨归”等六个维度,总结出以坚持“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推进、胸怀天下”等为核心的基本经验,旨在为新时代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持续深入推进提供价值参考。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农业现代化;百年历程;演进特征;基本经验

重塑国家能力与经济发展的政治经济学

分析框架


高岭1,池耀先2,唐昱茵3

(1.厦门大学 经济学院;2.云南大学 经济学院3.复旦大学 经济学院)


摘要:国家能力在经济长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深刻认识国家能力是探索新一轮经济增长动力的钥匙,也是我国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要。然而,已有关于国家能力的研究主要是基于政治学、新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框架展开,陷入了经验研究冗余而理论化不足的困境。关于国家能力的构成,理论界涌现出“二因素”论、“三因素”论、“四因素”论和更冗杂的“N因素”论,分歧多于共识,导致国家能力理论化程度严重不足。本文通过批判已有文献和重新发掘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价值,提出了崭新的国家能力概念结构,它包括强制能力、财政能力、行政能力和意识形态能力等四个维度。已有国家能力文献极大地低估了国家意识形态能力维度的重要性,本文首次重申把意识形态能力纳入国家能力理论的必要性,拓展了国家能力“四因素”论的内涵。本文还进一步把国家能力引入鲍尔斯等人的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重构了国家能力与经济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框架。相比新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野的国家能力理论对国家能力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有更强的解释力,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国家能力;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意识形态能力;经济发展

专题栏目:金融强国

我国金融市场输入性风险的时变分析

与预警研究

欧阳资生,彭斌,路敏

(湖南师范大学 商学院)


摘要: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高水平开放,中国应对外部输入性风险的压力将进一步上升。探索中国金融市场所面临的输入性风险动态变化并构建预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TVP-VAR)和深度神经网络模型SCInet (Sample Convolution and Interaction Network),对我国金融市场输入性风险进行测度和前瞻性预警。研究发现:(1)TVP-VAR模型能有效识别极端风险事件发生前的风险积累,极端风险事件时期输入性风险水平会显著提高;(2)通过与主要发达国家(或地区)和发展中国家的输入性风险对比,发现发达经济体的输入性风险波动幅度较小,通过研究各国对我国的输入性风险,发现香港对我国内地的风险输入水平最高,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和以印度为主的发展中国家也向我国输送了大量风险;(3)相比于其他机器学习和神经网络模型,SCInet模型具有最优的预警性能,在输入性风险异常波动前能提前预警。本研究或可为个人规避风险、企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金融稳定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金融风险;输入性风险;风险预警;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神经网络

专题栏目:“双碳”目标与绿色发展

数字金融对碳回弹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


肖仁桥1,2,肖阳1

(1.安徽财经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2.华中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


摘要:基于数字金融空间溢出视角,选取2012—2021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分析数字金融对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碳回弹的影响,并从产业、技术和资金等角度探讨数字金融对碳回弹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金融能显著抑制本地区碳回弹,且数字金融与碳回弹均存在全局相关和局部集聚特征,数字金融能通过空间溢出效应降低周边地区碳回弹水平,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异质性分析发现,传统金融发达地区数字金融抑制碳回弹作用更强,东中西部地区数字金融均能抑制本地区碳回弹水平提升,且东部地区数字金融对周边地区碳回弹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中西部地区数字金融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明显;(3)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数字金融通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激励绿色技术创新和发展绿色金融进而抑制碳回弹,产业结构优化的中介作用最强,其次是绿色金融,而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相对较弱。数字金融对本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金融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对周边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明显。产业结构优化能降低本地区碳回弹水平,而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金融能在抑制本地区碳回弹的同时降低周边地区的碳回弹水平。

关键词:数字金融;碳回弹;空间溢出;绿色金融;绿色技术创新

公众环境关注是否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于潇,林建鑫

(吉林大学)


摘要:在减污降碳亟须协同增效的背景下,探究公众环境关注的协同减污降碳成效与增效路径,有助于以多元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基于2011—2021年中国277个地级以上城市数据,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两阶段最小二乘回归模型,评估公众环境关注的协同减污降碳治理成效,并验证了可能存在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公众环境关注显著促进了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增效,这一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协同治理成效随城市规模扩大而持续削弱,资源城市的协同治理成效较非资源城市更为明显。机制分析发现,公众环境关注驱动了企业的绿色技术进步,以创新激励效应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同时,公众环境关注培育了居民的绿色节能生活方式,以节能优化效应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关键词:公众环境关注;减污降碳;绿色技术进步;绿色节能生活;协同治理

【财政与税收】

财政职能与当代中国经济制度变迁


朱宝清1,2,王燕萍3

(1.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2.中共杭州市委党校 余杭区分校;3.福建省厦门市公证处)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财政职能经历了从财政政治化向财政经济化的转型,这在宏观上表现为由计划经济时期“统收统支”的国家主导型财政管理体制向市场化改革后“放权让利”的财政管理体制模式的转变,贯穿其中的两条线索是国家与企业之间的税利分配关系以及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分权关系。第一,就国有企业改革而言,在推动企业由“国营”向“国有”转变的过程中,国有企业不仅是国有资产财政的实现形式,而且也是全民所有制生产关系的内在环节之一,在这个意义上,国有资本实际上是全民所有制生产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转化形式。第二,在中央向地方的放权实践中,行政性分权、分税制等改革措施不仅直接塑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新的经济行为主体,即竞争性地方政府,而且形成了一种中央财政容忍和地方财政自主的隐性分权模式,即“包容性财政体制”。国家与企业、中央和地方之间财政关系的动态调整,属于一种生产关系变革意义上的制度变迁,是我国国家经济治理的重要制度架构,在这一过程中财政起到了关键性的中介作用并作为国家经济治理的基础发挥着重要的物质力量。

关键词:财政职能;国家—企业关系;中央—地方关系;包容性财政体制

【企业管理】

企业社会责任、融资约束与财务绩效


汪茜1,陈会茹2

(1.西安财经大学 商学院;2.浙江工商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MBA学院))


摘要:近些年来,中国积极倡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简称CSR)履行情况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以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2010—2020年的数据检验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以及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并进一步探索这种关系在内部控制、机构投资者持股影响下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CSR与财务绩效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2)融资约束在CSR与财务绩效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3)内部控制和机构投资者持股都减弱了CSR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使得倒U型曲线更加平坦。建议企业要谨慎把握CSR的投资度,寻找最佳投入量,提高企业财务绩效;深入理解CSR对融资约束的缓解机制,避免CSR过度投资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企业还应优化公司治理机制,提升内部控制质量,增加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以降低CSR对财务绩效的负面影响。研究结论丰富了CSR与财务绩效关系的相关研究,有助于为管理者履行社会责任和开展公司治理活动提供经验证据,从而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绩效提升的目标。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融资约束;内部控制;机构投资者持股;财务绩效

金融危机、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风险承担的关系研究


丁若沙1,姚凯2

(1.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西南财经大学)


摘要:行为金融学研究发现在不确定条件下,管理者过度自信是增加企业受到风险冲击的重要非理性因素。金融危机作为企业面临的最大的不确定困境之一,管理者在此条件下的过度自信与企业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研究,对企业股价波动及风险应对、战略与机制调整以及管理者激励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关注过度自信容易产生消极后果的同时,也应对金融危机等不确定条件的外部增加效应以及管理者的积极作用行为进行研究。实证分析发现:在金融危机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对企业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有所下降,在使用动态指标衡量过度自信及应用总公司风险为风险承担度量时,实证结果依然稳健。这为丰富行为金融学高管管理特质的状态依赖性相关研究,以及如何调整企业管理者的激励政策提供了新的视角和一定经验证据。

关键词:过度自信;风险承担;金融危机;股价特质性波动

【理论探索】

中等收入陷阱研究新进展


董一一1,王君萍1,宋宇2

(1.西安石油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2.西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中等收入陷阱问题自提出以来受到广泛而持续关注,但现有文献缺乏对中等收入陷阱最新进展的述评。文章从增长、发展和国际环境多个视角回顾、总结和评述了中等收入陷阱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外延扩展,给出了中等收入陷阱新的定义,并针对既有研究关于中等收入陷阱存在性的争议,进行了新的回答。在此基础上,基于新古典及内生增长理论、刘易斯拐点、库兹涅茨假说、传统比较优势理论、产品空间和比较优势演化理论以及中心外围理论,系统审视了不同影响因素及其内在作用机制何以及如何导致陷阱的发生,又提出了怎样的跨越路径,并据此指出了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研究展望。本研究将增进对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中等收入陷阱挑战的认识、科学构建中等收入陷阱的理论体系,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从而真正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等收入陷阱;理论基础;经济增长理论;自主创新能力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研究文献可视化分析


席岳婷,罗莎,韩钰如

(长安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梳理分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研究文献是践行“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的重要思路。运用文献分析软件Cite Space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1985—2023年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研究的477篇文献进行计量统计研究。研究发现:学者在理论拓展、政策解读、方法实践、路径探讨并辅以案例分析等方面有较丰富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聚焦遗址保护、阐释与展示、国家公园、文旅融合等专题。但在理论和实证方面体现活化利用、社区参与、公众共享、数字化、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略显薄弱,在学科交叉、研究方法、技术手段等方面还需加强。未来需从突出国家属性、促进全民共享等视角提升理论与实践的科学研究水平,加强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交流。本研究为整体把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目标定位与发展态势,推动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大遗址;Cite Space;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扫码浏览本期电子刊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执行编辑|马红鸽

网络编辑|刘亚楠

内容审核|马红鸽

欢迎关注

《统计与信息论坛》

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本刊由陕西省教育厅主管、西安财经大学主办,以“服务西部经济、扶植学苑新人、追求学术创新、探索理论前沿”为办刊宗旨,密切关注理论热点与学术前沿。本公众号旨在传播最新科研信息及本刊动态,构建与读者、作者以及审稿人之间即时、高效的信息传播渠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