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思考:运用大历史观俯瞰台湾问题

文摘   2024-11-10 00:00   北京  

      

      作为一名台湾问题研究者,近年来越发感到研究台湾问题,特别是以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为志业的战略研究者,必须跳出“就台湾论台湾”的狭隘思维,拉长历史轴线,加大历史纵深,从跌宕起伏的国际竞争格局脉络中深刻把握历史规律。台湾知名作家杨渡的新著《澎湖湾的荷兰船:十七世纪荷兰人怎么来到台湾》一书,恰好提供了运用大历史探讨台湾问题的新视角。

      该书构建了一个摆脱欧洲中心主义的大航海时代的东亚史观,围绕十七世纪荷兰人两度占据澎湖的前因后果与来龙去脉,再现西方海洋文明与东亚国家海上贸易交汇的激荡历史进程中,澎湖、台湾在两种文明的碰撞中是如何从中国海防前线走向世界舞台,并在国际格局中逐渐扮演重要角色的。这段历史开启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提供了检视台湾问题甚至是发生在西太平洋地区整个国际竞争格局的大历史视角,不仅揭示了台湾在国际格局中的战略地位,也早已注定台湾的最终历史宿命——与祖国大陆实现完全统一。

      深刻把握当今复杂严峻的台海局势和祖国终将完全统一的历史大势,要把时间轴拉回到十七世纪国际格局巨变的历史进程中从历史纵深中汲取经验、探索规律、启迪未来:

      ——运用大历史观检视台湾问题,才能更好理解祖国完全统一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极端重要性。台湾问题绝不仅仅是维护国家主权的问题,而是攸关中华民族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及国运兴衰的重大战略问题。解决台湾问题,打开美西方势力遏制中国的“战略死结”,有效解决当前面临的航运、经济、军事安全等严峻威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彻底扫清障碍。

      ——运用大历史观检视台湾问题,才能更好理解美国打“台湾牌”的本质。维护全球霸权地位是美国的核心战略利益,这与当年荷兰在澎湖、台湾的心态如出一辙。所谓维护台湾“自由民主价值”不过是托词,保持台湾与大陆“事实分离”状态,利用两岸中国人的内耗迟滞甚至阻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才是美国打“台湾牌”的真实企图。

      ——运用大历史观检视台湾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民进党当局的“倚美谋独”心态。民进党当局视美国的谋霸行径为谋求“台独”的“战略机遇期”,因此全面倒向、配合美国遏制中国大陆的战略,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谋霸利益捆绑在一起。民进党当局加大 “谋独挑衅”,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加速推进、两岸终将实现完全统一的战略焦虑的结果。

      ——运用大历史观检视台湾问题,才能更好理解解决台湾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祖国大陆对台湾控制权的强弱取决于自身在国际竞争格局中的实力强弱。台湾问题的最终解决,取决于中美战略博弈实力消长。陆强台弱的两岸关系基本格局持续巩固,当中美实力实现翻转之后,解决台湾问题的时机自然而然就会逐渐成熟。

      ——运用大历史观看台湾问题,才能更好理解中西方文明竞争的未来走向。十七世纪东亚海域的激荡风云,是东西方两种文明竞争的缩影,这场竞争历经跌宕起伏仍在继续。打破欧洲中心主义的思维偏见,重新找回东亚主体性,弘扬东亚海洋文明蕴含的和平、发展等人类社会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引领人类社会文明的终极发展方向。

      总之,大历史观为我们提供了检视台湾问题的全新视角。在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进程中,如何从历史经验中寻找对台工作的着力点,更好论述祖国必然统一的历史大势,有效拨正台湾同胞的错误认知,重新找回和建立两岸历史、文化、利益连接,实现两岸同胞心灵契合,促进两岸同胞携手推动民族复兴,是对台研究和实务工作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后记:近年来颇着迷于运用大历史观俯瞰台湾问题,《澎湖湾的荷兰船:十七世纪荷兰人怎么来到台湾》与此前阅读的台湾学者汤锦台著的《大航海时代的台湾》等著述一样,对我来说都是能找到“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感觉的难得好书。总体来看,大陆学界鲜有从大历史视角重新回顾、审视台湾问题的著作,期待有更多同等视角和质量的研究著作问世。吾辈作为台湾问题研究者,在未来的读书、学习、思考、研究中,也应努力肩负起这一使命!


晓台海
清华大学政治学博士,聚焦台海局势和统一大业,广泛涉及时政、历史、文化、生活等,读万卷书、走万里路,扎根中国大地、做有根的学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