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台史鉴:清政府招抚明郑的政治智慧

文摘   2024-10-24 00:00   北京  

     

      中华民族一路走来,书写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事实,也积淀了处理两岸关系的政治智慧。清政府招抚明郑的一次灵活变通,便是凸显处理两岸关系政治智慧的典型案例。

     康熙八年(1669年)六月,康熙命刑部尚书明珠、兵部施琅蔡毓荣赴福建,与靖南王耿继茂、总督祖泽沛商议招抚明郑事宜。

      明珠委派兴化府知府慕天颜会同都佥事季佺携带诏书前往台湾招抚郑经。

       慕天颜、季佺到达台湾后,与郑经会面。郑经坚持按照朝鲜模式,不削发,双方未就招抚达成一致。

      郑经派礼官叶亨、刑官柯平,随同慕天颜、季佺赴泉州,准备面见明珠、蔡毓荣。

      到达泉州后,慕天颜明确对叶亨、柯平二人说:“明珠、蔡毓荣两位钦差大臣赴福建,王公、总督、巡抚、提督见他们,都由角门进入,而且只能坐偏坐。你们两位也要遵守这个规矩。”

      叶亨、柯平则坚持双方平起平坐。双方僵持数日,迟迟未就会面方式达成一致。

      慕天颜提出一个灵活变通的会面方式,建议双方在孔庙相见,而叶亨、柯平必须遵守由角门进入的规矩。

      对于慕天颜提出的变通方式,叶亨、柯平不好违抗、也不敢违抗,不得不由角门而入,面见明珠、蔡毓荣两位钦差大臣。明珠大加赞扬慕天颜的应变才能。

      虽然叶亨、柯平坚持“可以称臣纳贡,但必须按照朝鲜模式,不削发,世代居住台湾”,双方在会面中仍未达成一致,但天颜采取灵活变通方式挫败了明郑的“对等”企图,确保了中央政府的权威,并保证了双方谈判的顺利进行。

      这是中国人政治智慧的体现,表明只要两岸坐下来谈,自家事自家商量着办,就没有解不开的心结,没有克服不了的障碍。

       当前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顽固抱守所谓的“对等交流”,实际上是破坏两岸交流、阻碍两岸统一的谋“独”之举。祖国大陆愿以最大诚意与台湾当局及各界平等协商,化解两岸政治分歧,共议民族复兴未来。

    

 参考文献:【清】江日昇:《台湾外记》。


晓台海
清华大学政治学博士,聚焦台海局势和统一大业,广泛涉及时政、历史、文化、生活等,读万卷书、走万里路,扎根中国大地、做有根的学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