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台史鉴:清代统一与治理台湾的大一统意义

文摘   2024-11-04 20:02   北京  

      1683年,康熙派施琅克定澎湖、统一台湾,并于次年正式将台湾纳入版图。这对赓续和巩固中华对大一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赓续了中华大一统

    大一统是贯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朝历代治国理政的核心思想。中华大一统理念决定了任何一个取得中央政府统治地位的政权,不允许在中央政府统治秩序和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另立乾坤”。

    明亡清兴后,郑成功追随流寓南方的南明政权,为存续明朝法统继续与清政府对抗。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把台湾作为“反清复明”基地,成为影响清政府赓续中华大一统的地方割据政权。

    消灭明郑、统一台湾,是清政府定鼎中原后赓续中华大一统、构建统治合法性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从1662年至1683年,清政府与郑氏和谈十余次,在中华大一统问题上始终没有让步,责令明郑“遵制削发”,是归顺及认同其法统地位的重要标志。和谈无望后,1683年清政府派施琅克定澎湖、平定台湾。

    在平定台湾后,清政府展开一场关于台湾战略地位的大讨论,施琅上《恭陈台湾弃留疏》,从经济开发、国家安全等角度,全面阐述了台湾在大一统中的战略地位,认为台湾为“肥饶之区、险阻之域……此诚天以未辟之方舆,资皇上东南之保障,永绝边海之祸患”,“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

    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置一府三县,派驻班兵,在澎湖设置巡检司,台澎纳入福建省管辖。台湾建立与内地相同的治理体系,成为清政府赓续中华大一统的重要环节。


      二、强化了中央对台有效治理

    清政府统一台湾后,治理台湾以强化中央治权有效治理为主轴。

    1721年朱一贵事件爆发后,康熙深感台湾远隔重洋,耳目不周,书报难通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建立巡台御史制度,成为中央直接管辖和有效治台的重要制度安排。

    1765年乾隆废止巡台御史,开始实施闽省督抚及水师陆路提督渡海巡察台湾的制度,加强了闽台合治体制的治理功能,保证了中央政府的政策跨越海峡在台湾进行有效运行,强化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直接管辖。

    中央集权在台湾的有效治理,是巩固大一统的重要标志。中央对台湾治权的不断强化,一改明末以来海疆不稳、社会动荡局面,对康乾盛世的出现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利于中华文明体系的传承与巩固。近代以来,清政府进一步强化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直接管辖,1885年在台湾建省,大大促进了台湾近代化的发展。


        三、丰富了中华大一统实践

    清政府既在台湾建立了与大陆相同的治理体系,又结合台湾海疆社会、移民社会及“番民社会”等特点,在行政管辖、军事控制、经济开发、社会治理、文化教育等方面实行了特殊的治理模式,丰富了海疆治理经验。

    经济上,在台湾建立了对内地高度依存型的贸易体系。台湾的大米、蔗糖、茶叶等经济作物完全依赖内地市场,所需的铁器、纺织品、建筑材料等几乎全部由大陆供应,台湾完全融入大陆经济体系。台湾与内地形成相互依存、互相补充的经济关系,成为清政府稳定治台的经济基础。

    军事上,实行闽台一体化的军事体制,通过驻台班兵制度守卫台湾,以最快速度从福建省抽调绿营兵丁轮流戍守台湾,从事海上稽察等军事行动,熟悉海洋情形,得到海上实战训练。

    少数民族治理上,在治台初期对少数民族实行的归化措施,类似于对内陆边疆少数民族的治理政策,采取“因俗而治”的羁縻政策,依照其原有风俗,任其土官自治。

    此外,清政府建立的对渡制度及严格的移民管控制度,是当时经略海洋的重要举措,代表的是中华文明在既有治理体系内的制度创新,同样也丰富了大一统的治理实践。

    总之,对台湾的独特治理模式,表达了传统陆权国家通过制度设计实现对岛屿领土进行有效管辖的实践创新,丰富了中华大一统实践。


晓台海
清华大学政治学博士,聚焦台海局势和统一大业,广泛涉及时政、历史、文化、生活等,读万卷书、走万里路,扎根中国大地、做有根的学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