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朱子家的《汪政权的开场与收场》,其中关于陈公博的一章,作者用的标题为“陈公博无奈一死酬知己”,读后颇为陈公博感到惋惜。后来又读了陈的《苦笑录》,了解了国民党早期的那段历史,更加为陈氏最后的结局感到意难平。
陈公博出生官宦之家,父亲是广西提督,相当于广西军区司令,算得上“高干子弟”。陈少年时就随其父参加反满抗清活动,青年时曾加入中共,是中共一大代表。陈北大毕业,后留学美国,获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硕士。
陈于1925年应廖仲恺汪精卫之邀回国,参加国民党。不久因廖仲恺遇刺,国民党右派因此大受打击,一大批位子空了出来。陈以左派的身份青云直上,很快就成为中央执行委员,常务委员(几乎相当于现在的政治局委员),分管国民革命军的政治工作。而到这时陈加入国民党还不到20个月,名副其实的官符如火,从此开始在政坛上翻云覆雨的生涯。
这期间陈主持制定了“党代表条例和政治训练部组织条例“(军队的政委制度),由此陈常以国民革命军政治工作的创始人自居。这一切当然都是得到了廖仲恺和汪精卫的提携,所以陈认为自己在国民党里只有两个朋友,一是死去的廖仲恺,再就是汪精卫。
汪当时在国民党内乃至全国的资望无人能及,为天下人尊崇,当然也包括陈公博,据说陈母曾当着汪精卫的面嘱咐儿子一定要好好跟着汪先生。陈公博文武双全,学贯中西,又镀金西洋,是个自视极高的人物,国民党内他所佩服的也只有汪精卫。
陈的个性倔强,爱打抱不平,看着蒋介石玩弄手腕要抢汪先生的领袖大位,自然会挺身护主,成为汪蒋之争的汪派大将。蒋先生内斗内行,权谋诡诈,翻云覆雨。汪态度超然,合则留,不合则去,持古君子之风。所以总是落了蒋的下风。而陈公博则是合则留,不合则打,打不过才去。因此也结怨于蒋先生。
九一八事变以来,汪精卫是主战的,但张学良不听中央要求,放弃锦州、热河。长城抗战,国军部队也的确打不过日军。慢慢的,汪精卫也就由主战变得低调了。
汪精卫是积极反共的,西安事变,蒋先生联共抗日,汪内心是不赞成的,卢沟桥事变爆发,是该和谈解决,还是要扩大事态?蒋先生选择了后者,发动了中日淞沪大战。汪精卫应该是反对的。认为蒋是带领一帮糊涂人,打了一个糊涂仗。
中日战争之初,日本多次谋求和谈,但因条件苛刻,且有蒋必须下野要求,因此都被蒋拒绝。而汪觉得不能为一己之私而将国家拖入战火之中。于是就准备牺牲自己,以个人名义与日和谈,若有好的和谈条件,再由政府接受。
陈公博当时是极力反对汪的这种做法的,他觉得这样做,你汪先生的历史和声誉就会毁于一旦了,他自己是不会参与的。汪此时是抱了跳火坑的决心要“救中国”,并且还希望陈公博也要参与。但陈知道走出这一步,就再难回头。于是采取了折中之举,汪精卫去了河内,陈公博去了香港。
再后来发生军统河内刺汪事件,汪精卫毅然与日合作,开展“和平运动”,并多次邀闲居香港的陈公博“归队”,都被陈拒绝。到了汪精卫团队要人高宗武、陶希圣携秘密文件弃汪而去,汪身边确实缺少股肱之人,危难之时,汪夫人陈璧君代表汪先生亲自来港相请,陈公博激于义愤,只得“归队”陪汪跳了火坑,成为汪政权的二号人物。
后来的一切正如陈公博所言,汪精卫一生名节尽毁,陈公博也在抗战胜利后被蒋以汉奸罪名枪毙。临刑前陈公博去与汪夫人陈璧君告别,说我此去是有面目见汪先生了。向来不畏生死的陈璧君大哭,她此时一定觉得真的对不起陈公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