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体面老去?这才是刚需中的刚需

百科   2024-09-02 13:28   北京  


对整个社会来说,失能老人相对于能够自理的健康老人,是更加紧迫的养老刚需。在社会资源分配的时候,应该优先考虑失能老人,提供兜底功能,把钢用在刀刃上。

执笔:原泉  编辑:阿李叭叭
来源:捞舆工作室

如何体面老去,是每一个人都绕不过去的问题。

而在这中间,失能老人如何养老,应该是刚需中的刚需。

从个体而言,失能后的老人如何被照护,关系着人最后的体面和尊严;对家庭而言,“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失能老人照护,随时能压垮一个家庭的运转。

随着老龄化的进程和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失能老人照护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也越来越受重视。

不论是制度层面,还是社会层面,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希望能在这个问题上,趟出一条路来。

《妈妈》剧照

不时有新闻热点将这个问题端上桌面。

比如今年6月,一段“医院卧床老人遭护工多次扇脸”的视频引发关注。网友们一开始对“护工”义愤填膺,直到后来老人的儿子出来说话,称自己长年在国外,打人者并非护工,而是其老家的亲戚,负责照护瘫痪的父亲有五六年了;此前,父亲已很难找到护工。

老人的儿子坦言,作为子女绝对不愿意看到父亲被他人粗暴对待,但他也能理解陪护人员的不易,“要长期为他人擦屎擦尿,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实的无奈,刺痛了很多人的心。

比如今年4月,《当一位北大教授成为24小时照护者》一文刷屏。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胡泳,讲述了自己照顾患阿尔兹海默症母亲的种种细节,每天6点半起床,照顾母亲的日常起居,科研与学术工作被迫减少,几乎没有个人时间。更多人由此了解了24 小时照护者的艰辛和不易。

24小时全职照护,不仅意味着时间和精力的连轴转付出,更带来难以排解的负面情绪。一些照护者也因此患上心理疾病。

一位双亲先后失能的自媒体作者,在网上记录照护父母的日常,说“我对他们的厌倦是真的,我对他们的爱也是真的”。看似矛盾的表达,其实也是真实的人性,爱父母毋庸置疑,但日复一日也令照护者苦不堪言。

对独生子女家庭来说,这个问题更加沉重。

据南京大学特聘教授风笑天测算,2023年-2032年,1976年-1985年间出生的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将进入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下降、他人照料需求明显上升的时期。“421”的家庭结构,意味着家庭照护的难处越来越大。

《柳叶刀•公共卫生》发表的一项研究表示,中国老年人失能率近年呈下降趋势。但是,在人口快速老龄化的背景下,失能老年人口规模显著增加。

研究预测,从2021年到2030年,中国失能最严重、最需要照料的三级失能老人将从4650万人上升到5932万人,增加27.57%。

当下,在我国,大多数失能老人都是由子女、伴侣在家照护,“小老人”照护“老老人”的情况也很多。

能否送到专业的养老机构?昂贵的费用是一大拦路虎,也有部分老人不接受养老机构这种养老方式。而养老机构也确实存在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让老人和家属更加心存疑虑。

养老行业本身,多年来也一直还在摸索中前行,并未进入良性发展的盈利轨道。

破解困境的办法,也同样在摸索中前行。

短期而言,有些地方尝试政府购买服务,比如为失能家庭提供“喘息服务”,或是请专业人员去家中照料,或是把老人接到养老机构照看,让长期照护者喘口气,得到短暂休息。

长期而言,长期护理保险(以下简称“长护险”)是备受寄望的解决方案。

长护险主要保障长期失能人员的日常生活照料,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服务费用。我国从2016年开始试点长护险,目前已扩展至49个城市。

比如被称为“中国老龄化第一城”的江苏南通,就是全国首批试点城市。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南通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22.67%,进入超老龄化社会。目前南通237万60岁以上人口中,有15.4万的失能人员。2020年底,南通市待遇享受人员中居家护理占比 84%,护理院占比13%,养老院占比3%。

根据山东近日发布的最新情况,2023年底,山东省常住人口1.01亿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391万,占比23.62%,是老龄人口总量最大且老龄化进程较快的省份。截至目前,全省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数超过5173万人,累计有40万人享受到长期护理保险待遇。

通过试点,长护险在保障范围、失能等级评估、服务方式、服务监管等方面,都积累了不少有益经验。但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还面临着筹资、平衡专业照护与家庭负担等问题。毋庸置疑,这项利长远的民生工作难度很大。

但越是难,越是要做。面对老龄化趋势,唯有积极应对、提前准备,才能平稳度过。下一步,发展与之相衔接的商业补充保险产品,将保障范围扩大到农村等,都是长护险的努力方向。

社会化照护还有一个大问题,就是专业照护人员不足。

“照料失能老人必须与老人同住,半夜也要保持清醒状态,许多脏活累活比如帮助老人通便,连直系亲属都犯愁,愿意做这行的越来越少了。”在媒体报道中,一名养老院院长如是感叹。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养老护理员的平均年龄为49.14岁。年轻一代从业意愿不高,也在意料之中。如何吸引更多的从业者,补上巨大的护理员缺口,并打造一支高素质养老人才队伍,是一个关键问题。

近年来,国内职业院校陆续设置老年护理相关专业,本科建设也在提速。如山东设立养老及相关专业的院校达到275所、在校生23.7万人。全国首批设立养老专业的本科院校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和山东女子学院,今年迎来近100名本科毕业生。

在人才培养和导向上,应该为专业照护人员提供更好的职业晋升通道、薪酬待遇和工作环境,将工资分配向一线员工倾斜,并建立从业者的职业归属感和荣誉感。可以参照“护士节”,设立“照护师节”或“养老护理员节”,以整个社会的认可度来提升行业的荣誉感。

此外,在政府引导和市场供给上,应该根据需求,提供不同规模的养老机构,比如融入社区的小规模养老机构,或者针对不同自理能力,提供差异化的养老服务和机构。

可以在适老化产品上持续发力,让更多智能化、高品质的养老辅具,帮助失能老人提升生活品质,减轻照护者负担。比如发展护理机器人产业,通过高水平的人机协同,来提升照护效率。

当然,翻看国外经验,照护做得好的地方,并不是机器更智能的地方。对失能老人的照护,最终还是依靠专业的经验,和发自内心对人的重视和尊重。

必须强调,对整个社会来说,失能老人相对于能够自理的健康老人,是更加紧迫的养老刚需。在社会资源分配的时候,应该优先考虑失能老人,提供兜底功能,把钢用在刀刃上。

让所有失能老人“老有所护”,关系着每一个人的当下和未来。希望更多的人,在这条路上继续探索,为体面老去试出新的路来。

THINKTANK新智囊微信公众号是智囊机构THINKTANK(全称:北京智囊维实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为推动产业生态发展,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创造投资机会的专业传播与沟通平台。


智囊机构THINKTANK是中国科技咨询协会副理事长单位,愿景是”汇聚改变未来的力量”,专注于打造“产业化的创新创业平台”,通过“咨询+赋能+资源+资本”一体化的专业服务体系,构建“产城融创”系统化的发展模式,帮助企业和政府打造并孵化内部生命系统和外部生态系统 ,为大企业的创新发展、园区的产业升级、科创企业的加速成长赋能。

点击上图了解更多!


新智囊公众号聚焦在“如何以创业的精神做创新;怎样用创新的视角做创业”这项事业,为未来的商业领袖们打造“共同学习的社区”。我们和读者们一起共同学习、共同分享、共同成长,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想明白(知)、干明白(行)、说明白(言)。


THINKTANK新智囊
关注新型组织的成长,打造管理者共同学习的社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