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人才成长的密码?雨林中有答案

百科   2024-09-08 08:26   北京  


雨林深处,阳光透过树冠的缝隙,斑驳地洒在湿润的土地上,各种植物竞相生长,它们或高耸入云,或低矮匍匐,或缠绕攀附,共同编织出一个复杂而和谐的生态系统。正如雨林中的植物,每个职场人都在组织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奋力生长。

观察雨林,对人的成长会有很多启发。雨林的植被极其丰富,从高到低分为五层:露生层、树冠层、中间层、林下层和地面层。每一层的植物特性都不同,各有各的生存策略,和组织与人的生存和成长智慧有很多相通之处。

露生层

露生层是雨林独有的。很多巨树高达四五十米,长到这个高度常常需要“奋发向上”几十年,一路和其他树木“争夺”阳光,但胜利是要付出代价的。

高处的阳光过于充足和炙热,为避免叶子的水分蒸发过多,露生层树木的叶子都很小,而且角质层很厚,叶子也不平展,有卷曲。

高处阳光和雨水充足,风险也大,既有烈日暴雨,也有电闪雷劈。古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越到高处越要谦逊低调,既经得起暴晒,也扛得住狂风。为避免过强的光照,树叶还“学会了”(进化出)随阳光照射的方向变化而调整角度。人也一样,越到高处越要懂得圆融、变通。当然,身为高入云端的树冠,绝不可软弱如杨柳,那不是低调和谦虚,而是缺乏正直和勇气,那将难堪大用,无法成为真正的领导者。

为何树冒如此大的风险还要长高?当然是因为有很多好处,比如风大,种子可以被吹得很远,就好像处于高位的人,资源多,能成就大事,一呼百应,思想可以传播得更远。但位高声大也是“双刃剑”,言语不慎,作态傲慢,也会传播得很远,所以领导者一定得谨言慎行,切勿招摇,否则不仅自己可能身败名裂,还会对组织产生难以挽回的伤害。

树冠层

这是雨林最上层的平台,密密麻麻,像连片的大伞,为下面的动植物遮风挡雨。这一层的植物,为吸引动物、鸟类和昆虫来传播种子,“绞尽脑汁” 地长出各式各样好吃、好看、好闻的花朵和果实,让它们扒开、吃掉,便于里面的种子落地,甚至还通过它们的粪便把种子传播到远方。为了传宗接代这个最重要的目标,树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

这一层的叶子上小下大,上层的小叶子不能遮挡全部阳光,下层的大叶子能“接住”漏下来的,好像人才梯队的“传帮带”。越是高层,越得懂得授权,做“教练型”“园丁型”的领导者,不能凡事大包大揽,亲力亲为,否则,下属就会缺少做事、思考、决策、犯错和成长的机会。叶子太大的树,垄断了资源,功劳也集于上层的树叶,不仅自己长不高,下面也难长草,因此高层领导者更要懂得把机会、资源和功劳分给下属,这样下属才能在边做事边试错的过程中成长起来。

中间层

这一层能接收到的阳光就更少了,很多中小型的树木非常努力地向上生长、向下扎根,争夺阳光和养分。它们一边汲取营养,一边等待机会。也许哪棵大树的枝叶被雷电折断、被虫子蛀断,坍塌下来,就如同开了天窗,阳光泻落下来,在下面静静等待多年的树,抓住机会蹭蹭疯长。假如没有,它们就继续耐心等候,可能一等就是几十年。

读到这里,你就会明白,为何给年轻人机会如此重要。因为只有这样,年轻人才能得到更多的阳光雨露,更多的资源和成长机会。毕竟,人的生命短暂,不像树木能活几百年。

在这一层,常见到藤蔓从阴暗潮湿处蜿蜒生长,攀附在大树身上,与树干树枝缠绕在一起。上层掉下来的落叶,滋养了这些附生植物,它们借势享受阳光雨露,获取养分。有的附生植物还算“客气”,与寄主互利共赢,有的附生植物不仅不会“谦让”,还极具侵略性,要么靠掠夺被寄生者的养分而生存,要么生长极快,迅速遮盖被附树木的阳光,直到杀死寄主。榕树就是这样一种杀伤力极强的植物,靠着特有的“气生根”,可以绞杀所攀附的植物。“气生根”还会长成板根,牢牢地支撑起树木的重量。这种树的生命力极强,很霸道,一棵树就能长到足球场那么大。

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在权高位重者的周围是不是很容易看到这类攀附型人物?难以避免想沾点儿阳光雨露的附生植物的存在,它们与大树之间也是互利共赢的关系,但如果附生植物过多过重,大树就会不堪重负,总有一天枝干就会折断。纪录片《从前有座森林》(Once Upon a Forest)记录了一棵巨树轰然倒下的瞬间,就是因为附生植物的重量已超出了树自身能承受的临界点。现实中有多少高官,为人情所累,为蛀虫所害,最后树倒猢狲散。因此,人越到高层,越要学会面对孤独,保持一定的独处时间。独处让人清醒、屹立长久。

华大的学习发展和人才培养项目中的“雄鹰”“飞翼”“猎鹰”等项目就是针对这个群体的。

林下层

这一层植被由灌木、草本等组成,是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持、调节林内小气候等方面起到独特的作用,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的持续生长和为动物、鸟类、昆虫提供保护的关键。这一层基本上都处于阴影之中,加上树叶密不透风,阴暗又潮湿,形成了温室效应,很适合一些幼年小树和低矮灌木。这样的天然温室,很适合育苗,刚入职场、从基层干起的年轻人正需要这样的生存环境。林下植被的抵抗力、适应力及恢复力,最终影响森林的生态功能、动态平衡及弹性。

同样,组织中的基层员工也有类似功能。他们直接接触客户、从事具体执行工作,是组织活力和效率的直接体现,也是小团队亚文化的构建者。未来的高层管理者也将从他们当中产生,如何培养锻炼他们,从中选拔后备人才,也是组织的重要功课。

华大的学习发展和人才培养项目中的“展翼”、“引翼”、管培生等项目就是针对这个群体的。

地面层

地面层有大树的板根、刚拱出土的幼苗、苔藓、杂草、腐烂落叶等。很多野草都有极重要的价值,既能为雨林疏松土壤,又能稳固水土,防止流失,还会形成腐叶土,这是上好的肥料,维护着森林的生态环境。青蒿素就是从名为黄花蒿的野草中提炼出来的化合物,能用来治疗疟疾。组织的实习生、退休人员、离职员工有些类似这一层生物,他们仍然很有能量,潜力也很大,是价值被远远低估的一群人。

很多公司都有由离职员工组成的非正式组织,比如百度的“百老汇”、 腾讯的“单飞企鹅”、三星的“来自星星的你”、华大的“BGI 同学会”…… 这些组织对于行业生态的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华大每年都会在国际基因组学大会(ICG)召开时邀请 BGI 同学会聚会,交流行业进展,沟通情感。

树,既向上进取,又善于等待,懂得互惠共生,还能适应环境,不仅能实现生命的传承,也把自己“活”成一道风景。树的种子,一旦落入土中,就抓住机会,孤注一掷,经历一轮又一轮春夏秋冬,不断积累、伸展,向下深扎根,向上捅破天,以静制动,这就是树的精神。能穿越周期不断成长的人或企业,就如同大树一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们与大地紧紧相连,准备迎接春夏秋冬和阳光雷雨的洗礼。

本文摘编自《人才基因》

朱岩梅  著

湛庐文化/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有没有可能构建一个普适、易懂的成长模型,让过去大型企业才有条件斥资开发的人才成长模型能超越组织的边界,变得人人能懂、易用?


作者结合自己30多年从事人才培养工作的经验和心得,提出了“大树人才模型”,将人的成长比作树木的生长,从树的各个组成部分――枝叶、花果、树干、树根,以及树形――引申出人才成长的五个基本要素:能力素质、目标承诺、人格特质、终身成长和独特唯/一。这些要素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一个全/面而立体的人才发展框架。


本书不仅是一本关于个人成长的指南,更是一本关于如何识别、培养和激励人才的宝典。它适用于每一个关心自我发展、团队建设和组织进步的读者。无论你是刚刚步入职场的新人,还是已经在行业中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将,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成长的启示和动力。


THINKTANK新智囊微信公众号是智囊机构THINKTANK(全称:北京智囊维实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为推动产业生态发展,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创造投资机会的专业传播与沟通平台。


智囊机构THINKTANK是中国科技咨询协会副理事长单位,愿景是”汇聚改变未来的力量”,专注于打造“产业化的创新创业平台”,通过“咨询+赋能+资源+资本”一体化的专业服务体系,构建“产城融创”系统化的发展模式,帮助企业和政府打造并孵化内部生命系统和外部生态系统 ,为大企业的创新发展、园区的产业升级、科创企业的加速成长赋能。

点击上图了解更多!


新智囊公众号聚焦在“如何以创业的精神做创新;怎样用创新的视角做创业”这项事业,为未来的商业领袖们打造“共同学习的社区”。我们和读者们一起共同学习、共同分享、共同成长,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想明白(知)、干明白(行)、说明白(言)。


THINKTANK新智囊
关注新型组织的成长,打造管理者共同学习的社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