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有些楼盘总会自带误解。
比如亚运城。
虽然这个广州的人居大盘开发至今,已有十余年,长时间占据了广州新房市场的成交前列位置,积聚了不少人气。
但在日常询问我们的准购买者当中,依然充斥着一些纠结点。
比如距离感:
“好像亚运城印象中挺远的,以后出行什么的会不会很不方便?”
“感觉亚运城和上班的地方好远啊,主要纠结这个。”
“去天河海珠找个朋友吃饭,可能都要不少时间吧?”
……
但,亚运城,真的很远吗?
前段时间,我们跑了一趟亚运城板块,去实地理解亚运城的距离感。
同行的团队之中,有一位同事,极少去这个板块,上一次去,还是在几年前。
他同样有这个“很远”的担心。
但去完之后,他说:
需要为这种“很远”的偏见,对亚运城,说声对不起了。
01.
亚运城到底远不远?先要捋清的,是亚运城现在的交通路网,到底成不成熟。
首先,亚运城一起步就有了地铁规划。
目前,地铁四号线就途经亚运城板块,从四号线海傍站出发,直线可达琶洲、金融城。
我们从天河黄村出发,实测了一下,确实挺便捷,时间成本也不高。
对不少依赖公共交通出行的上班族来说,足够友好。
至于自驾出行,亚运城也不慢。
目前亚运城周边的新化快速已于2021年全线通车,南大干线也已经全线开通,再加上原有的广澳高速、南沙港快速等交通干线,通达度足够。
同样是从天河出发,我们从环城高速出发,经新化快速转广澳高速,半个小时不到,就到达亚运城。
还要多提一句,这些交通干线的含金量,也都不低。
比如南大干线,串联的是整个番禺最为重要的产业平台,对番禺原本碎片化的发展格局,进行了整合。
所以,看似“很远”,但事实上,实地走走,还真不远。
当然,客观来说,此次实地调研,我们也发现,亚运城确实还有一些不足的地方:
1、目前开通的四号线,站点多,等车间隙长,运营速度不算快。
2、虽然路网逐渐细密紧实,但受限于一些建设工程,板块高峰出行依然有一些拥堵问题。
不过,接下来,亚运城板块会迎来一个关键变量:
3号线东延段。
02.
3号线东延段,是连接既有地铁4/18/22号线的重要枢纽工程,线路全长约9.58公里,设有番禺广场、傍江、石碁南、海涌路、海傍。
届时,亚运城板块当中的海傍站,将成为两条含金量十足线路的交汇站。
节后,广州地铁首度更新了8条在建地铁的线路。
截至2月中旬,3号线东延段的在建进度为98%,是众多在建地铁线路当中进度最快的。
按照这个进度,3号线东延段在2024年正式开通,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单从交通出行的角度来看,3号线东延段,有两点直接性的作用:
首先,彻底提速,进一步满足沿线人口的通勤。
3号线东延段开通后,从亚运城出发,可以直通珠江新城等广州核心节点,有助于实现亚运城与中心城区的快速联系。
届时,从亚运城去珠江新城,可以一线直达,也可以到番禺广场,无缝接驳地铁18、22号线进行转乘。
其次,板块居民出行更多便捷多元化,提升整个莲花湾片区的公共出行能力。
随着3号线东延段的开通,加上此前已经开通的4号线,海傍站将坐拥两条黄金线路。
这两条线路,再加上换乘站的线路,会形成更好的出行方式,让亚运城的业主们出行更多便捷、更加多元化。
很多时候,时间就是成本。
除了3号线东延段,目前亚运大道快捷化改造工程也在如期推进之中。
这些交通路网的加入,会让原本就不远的亚运城,进一步提速。
到那时候,再说亚运城很远,就真的是心理断层感在作崇了。
那么,随着亚运城交通路网的全面打开,提速之余,还能带来什么?
得先从莲花湾片区说起。
在片区规划大刀阔斧焕新推进的背景下,莲花湾片区所在的珠江口沿岸,要担当的,是湾区发展引擎的重要角色。
在番禺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区域协调中,我们也多次看到莲花湾片区被提及。
同时,其也被官方钦点为承接大学城科研成果转发的承载区,将广纳人才,为经济发展赋能。
也就不难理解,番禺为何会将莲花湾片区,和长隆万博同级而论,都定位为“城市核心”。
而轨道交通,正是激活、汇聚莲花湾片区乃至整个番禺,甚至到广州发展人流、物流、财流的关键一招。
在这样的背景下,3号线东延段的开通,就有了额外的意义。
其一,串联沿线节点,助力板块成为发展的串联点。
先看3号线东延段的走向。
一头的亚运城板块,占据了莲花湾片区的核心区位,又是整个莲花湾片区城市资源底盘最为扎实的板块。
而另一头的番禺广场,则是多向线路高度聚集的交通枢纽,其串联的都是重要的功能节点。
3号线东延段的加入,可以进一步打通亚运城板块和各大核心节点之间的交通阻隔,将其进一步嵌入主城区的骨架。
这些节点串联起来,再加上换乘线路或者换乘干道,会形成更好的虹吸互动,形成「长臂」效应。
其二,成为莲花湾片区发展的变量。
我们都知道,交通形成的驱动力,会推动其他配套资源更快、更多、更容易落位。
交通路网更加紧密结实,可以把莲花湾片区整个板块的骨架扩大了n倍,也有了更多空间去承载更多想象。
在社会地理学上,有一个广受推崇的理论叫做“盆地效应”。
意思是当区域的发展潜力和社会自然资源达到一定吸引力时,就会有源源不断地流动人口愿意留在这里,产生庞大的集聚效应。
在这样的背景下,亚运城会充当什么角色?
我们可以直白地说,会成为一个更为强壮的「心脏地带」。
从板块区位来看,亚运城位于整个莲花湾片区的核心位置,是亚运大道经济带的重要节点,也处于番禺科创走廊和广深港澳科创走廊的交汇处,有着头排位的优势。
从板块价值来看,除了地理占位愈加重要、交通愈加紧密结实之外,亚运城无论是配套的成熟性,还是产业的吸附力,其底蕴也同样深厚。
比如产业,番禺“专精特新”企业集聚区就位于板块附近的京珠高速亚运大道出口东北侧。
刚刚结束的“番区禺高质量发大展会”就在此举行。
而据透露,"专精新特企业聚集区"一期引共进12个产项业目,今年核板心块的10个目项已全动面工。
其中广计电量、保伦电子(一期)将今于年上年半竣工投产。
所以,配套齐全,又占据产业「风口位」,这样的亚运城,在交通超级变量的加持下,更像是一个「蓄谋已久」的聚集点。
自然会带来更大能级的裂变,能把人气源源不断吸附过来。
这一系列连锁反应,我们可以称之为「亚运城效应」。
所以,千万不要习惯性地用陈旧眼光看待任何一个变化中的地方。
亚运城,会更不一样了。
03.
亚运城的城市红利,远不于此。
除了超级动脉的全军出击,这里还有城市资源的汹涌灌注,有相当稳固的资源底盘。
这也是我们此次实探的另一个感受。
比如商业,目前整个亚运城板块拥有亚运城广场、喜街、碧乐时光广场三大商业综合体。
各大组团的商业街和肉菜市场,则块状、或带状分布环绕在亚运城不同之处,可以搞定大部分生活消费所需。
而更为期待的,是中海将会对亚运城广场进行扩建,从6万㎡扩建到12万㎡,并引入自己的商业IP——环宇城。
再比如教育,作为广州为数不多把教育资源内嵌的项目,住在这里也相当于住在了“学校窝子”里。
整个亚运城,规划了19所学校,含9所幼儿园+5所小学+5所中学,目前18所已开学。
这当中,就包括了多所家长熟悉的优质学校:「广铁一中」。
在番禺乃至广州,这是靠前的教育资源组合,是足以改变区域教育格局的配置。
同时,亚运城还处在医卫资源密集圈内,目前已有三甲医院广医二院番禺院区,同步规划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结合医院。
别忘了,这里还拥有多个公园、湖泊、运动场馆,这些都是从亚运城出发、触手可及的绿境或活力天地。
城市资源浓度在此被“收汁”到无以复加,最终显得那么丰富、立体。
面对越来越有吸引力的亚运城,越来越多的人也选择了住到这里。
探盘当日,所见场景给了我们一个真实的亚运城:
它与社区居民物理和心理距离之近、周边街区烟火气之旺盛,难有替代品。
在这里,满屏的烟火气,才是人居大盘最大的价值。
这就是亚运城板块,正在进行的一场城市变革。
而在这样的基本面之上,人口持续涌入,则让亚运城形成了生态、生活一体化的城市界面,在这里重新生成“人、城”的新型关系。
04.
在这样的重新认知之下,我们再来聊聊有些朋友问到的两个问题:
第一,开发多年的亚运城还能不能买?
第二,现在的亚运城,还有什么可以买?
先说前者。
随着建设的一步步推进,实景的一轮轮呈现,亚运城的交通路网、生活配套、城市资源,以及未来的板块厚度,已经筑成了板块坚实的价值基底。
这些,都能够让你在买房决策时,就能稳稳地看见“全维度的亚运城生活”。
居住在这的业主们,也已经构筑成一个样板,给出了一个值得我们参考的答案:
这里,完全可以成为优质的居住买家犒赏自己、一步到位的优选项。
现实中它恰到好处,对未来也大有期待。
而目前,整个亚运城在售的有多个组团,完美覆盖从品质首置到深度改善。
天际组团,靠近中心湖、亚运体育馆、喜街,配套齐全、环境舒适,目前在售面积为约85-123平的三至四房单位。
天逸组团,景观视野更为突出,可享望江资源,主推大面积改善型产品。
大平层组团“天幕湾”, 则是亚运城的天花板大平层产品,无论是地段,还是湖景资源,都是上佳。
从我们所了解到的信息来看,该组团去年12月推出的8#栋产品,目前已基本售磬。
除此之外,天陇组团也基本进入售磬的倒计时阶段。
产品不同,价格也有一定的价差,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置业需求和购房预算,去做匹配。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无论你最终选择哪个组团的产品,都能在这里,去分享亚运城的成长红利。
最后,我们建了一个群,如果你对亚运城感兴趣,想了解更多的,或者有任何想交流,都可以入群。
让我们一起见证,一个更好的亚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