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眼科医生
First Frost
在前段时间的两篇推文中,我为大家详细讲解了如何在不散瞳的情况下推算远视储备,以及在某些特定情形下无需散瞳的原因。今天,我们依然结合这个实际案例,深入探讨大家最为关注的近视防控方法。关于近视防控,我认为主要分为两种主要方案:一是使用红光的方案,二是不使用红光的方案。接下来,我们先介绍使用红光的防控方案。
首先,对于这位小朋友,远视储备为零、裸眼视力为 1.0 ,我们首选红光+远像光屏。近视的病因有且只有两个:近和暗。近是元凶,暗说帮凶。因此,我们需采取针对性措施,扼杀这两个导致近视的主要“凶手”。其中,红光治疗是主力手段,起效迅速,尤其在治疗的前三个月,大概率会退轴、退度,家长也较容易建立信心。红光有效率可达 70%,操作简便,易于坚持。每天早晚仅需三分钟,即可获得相当 3 - 4 小时户外阳光的效果。无论是时间成本还是经济成本,红光治疗都具有显著优势。我们发现选择红光的家长,大多都庆幸自己及时做出了正确选择,从来没有家长因为选择红光治疗而后悔,反而有不少家长因未能尽早采用该方法而感到遗憾。
其次是远像光屏。当前正值寒假期间,孩子们作业量相对较少,更多时间用于网课和娱乐活动。我认为远像光屏应该是家长假期必备的近视防控利器。远像光屏深受孩子们喜爱,不仅是学习和娱乐的得力工具,更是宝妈们哄娃的实用神器。家中配备远像光屏的家庭,往往亲子关系更为融洽。当然,其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孩子使用远像光屏时,相当于五米望远,借助望远,再配备雾视镜,可以轻松获得望远雾视的场景,从而获得额外的加分。
红光治疗为孩子补充光营养,起到加分作用;远像光屏为孩子补充远营养,一方面可以减少了近距离用眼的扣分,另一方面在雾视训练过程中又可以起到额外的加分作用。
由此可见,红光和远像光屏的组合,是针对近视病因的阻断,前三个月通常都能取得显著效果。
那么,三个月之后情况又如何呢?一般而言,红光治疗的 “甜蜜期” 已过,我们希望眼轴从之前的退轴状态逐渐转变为相对稳定的 “冻轴” 状态。同时,随着孩子开学,日常作业时间增多,远像光屏在写作业场景中的适用性有所下降。因此,我们需要借助离焦镜和读写台来辅助孩子完成作业,进一步减少近距离用眼的扣分。此外,如果此时通过综合验光若发现小朋友恢复了一定的远视储备,我们可以为孩子佩戴具有正度数的离焦镜。这种离焦镜在观看远像光屏时,兼具离焦镜和雾视镜的双重作用,能够额外增加防控效果。
在确保上述主要防控手段得以有效实施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考虑增加一些辅助性的防控措施。例如灯光的优化,只需一定的经济投入,便可长期受益,且不会额外消耗时间成本。目前,我们推荐使用吸顶灯和大路灯合用。同时,我们也需要仔细评估孩子的视功能等情况。若发现存在异常,可通过聚散球、裂隙尺、反转拍等简单有效的工具进行针对性训练。
通过以上综合的近视防控策略,我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眼轴处于相对稳定的 “冻轴” 状态,这个过程大约可持续 1 - 2 年。在后续阶段,只要持续坚持运用这些方法,依然能够保持良好的防控效果,眼轴有望维持在每月 0.01 mm的生理性增速,从而助力孩子实现不近视的目标。
以上介绍了使用红光的近视防控手段,那么,如果不使用红光,是否仍有可能恢复远视储备呢?答案是肯定的!我们下期再给大家分享。
END
如果关于近视防控有相关问题,可以扫码添加微信号:m75087959, 进群一起探讨。
经典推文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