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4年粮食生产数据,我国粮食总产量为14130亿斤,这是我国粮食连续21年实现丰产,也是首次突破1.4万亿斤大关。这意味着,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1000斤。
据新京报记者采访报道,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首席科学家韩一军,解读了全国粮食增产对于每个人的意义。
人均1000斤意味着什么,够不够全年消费?
1.4万亿斤背后的努力
今年以前,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20年丰收,2023年达到1.39万亿斤,接近1.4万亿斤。2024年,粮食总产量再次跃升一个台阶,达到1.4万亿斤。
粮食究竟包括哪些?我国粮食统计中,粮食主要包括三大类,谷物、豆类和薯类。其中,谷物主要包括水稻、小麦、玉米等,这三种粮食被称为三大主粮,其中的小麦和水稻,则被称为两大口粮,即我国居民直接食用粮食。豆类包括大豆、绿豆等,薯类包括马铃薯、甘薯等。
粮食产量主要计算粮食作物可食用部分的干物质,如稻谷、小麦、玉米等,一般水分要求在14%左右,即可全部算作粮食产量。而薯类等则需要折算,称为“折粮”,如马铃薯,一般按照5:1的比例折算粮食,100斤马铃薯,可折算为20斤粮食。
韩一军介绍,我国粮食产量达到1.4万亿斤,来之不易,而做到这一点,是过去多年一点一滴累积、一步一个台阶走过来的,“表面看我国是2023年才启动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计划的,但实际上,农业农村部科技司在2020年就组织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专家,开展了粮食新增千亿斤的可行性和路径等方面系统研究,几年来,分区域、分品种一点点改变,增加产能。这个过程中,政策、资金、人力、物力的投入是巨大的,还要战胜越来越频繁的极端天气,才能最终把产能变成产量。”
1.4万亿斤意味着什么
达到1.4万亿斤,粮食产量再升台阶,会带来怎样的变化?
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作为人口大国,粮食安全至关重要,韩一军说,“粮食增产,意味着我国的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更强大了,粮食安全的保障水平也相应地提升了,我们中国人的饭碗,在自己手里端得更稳、更牢固了。尤其在今天这个世界局势变幻莫测、全球气候急剧变化的时候,重要性更加凸显。”
作为第一产业,粮食的稳产和丰产,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至关重要,韩一军说,“粮价是百价之基,粮食价格稳定,意味着居民可以稳定地获取食物来源。同时也意味着食品、各种粮食加工产品价格的稳定,还意味着第一产业就业的稳定,这也是国民经济大盘稳定的第一基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为人口大国,我国粮食需求量庞大,我国的粮食产量,也直接影响着全球粮食市场的稳定,韩一军说,“在今天,全球还有超过7亿人面临饥饿,有超过2.3亿人面临粮食中度或重度不安全。我国人口占全球19%,我们把自己的饭碗端稳了,本身就是对全球粮食安全的巨大贡献。而我们的粮食产量提升,也对全球粮食安全保障水平的提升,有着巨大的意义。”
每年还有2000多亿斤缺口
1.4万亿斤粮食,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1000斤,也就是500公斤,超出国际粮食安全警戒线人均400公斤五分之一。这是否意味着,我国粮食足以满足需求?
事实并非如此,韩一军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从吃饱,到吃好,再到吃得营养健康,总需求还在缓慢增长。根据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估算,我国全年粮食消费总量在8.3亿吨左右,也就是1.66亿斤左右。这意味着,我们自己产的粮食,尽管已经达到1.4万亿斤,但还是不能满足消费总需求,还有上亿吨的缺口,也就是还需要2000多亿斤。”
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人随时随地都可以买到粮食,但我国粮食产能又不足以生产足够的粮食,那么,缺少的粮食从哪里来?韩一军介绍,这部分粮食主要来自全球市场的进口,“过去几年中,我国粮食进口量一直在1.4亿吨到1.6亿吨之间,基本和缺口相符。这其中,大豆是大宗进口产品,2023年进口1亿吨左右,小麦进口1000多万吨,玉米进口2700多万吨,高粱和大麦等也有一定的进口数量。”
在全国范围内,粮食产销仍然处在“产不应求”的状态,韩一军说,“这意味着,当前与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粮食产销格局仍处于‘紧平衡’状态。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蛋奶以及水产品等食物需求仍将保持增长,而这些高营养高附加值食物都需要用饲料粮来生产,这意味着对粮食的总需求也就更高。尽管我们的人口这两年有所下降,但粮食需求仍在增长,我们预计,至少到2030年,总需求量还会有小幅的增加,比如可能增加到8.4亿吨左右。”
每年饲料用粮超4亿吨
每人每年消费1000斤粮食,仍然不足。真的吃得了那么多吗?
韩一军介绍,粮食消费是个庞大的结构,直接食用的只是其中一部分,还有饲用、加工用等,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直接食用的部分正呈缓慢减少趋势,大量的粮食变成了饲料,最终转化成肉蛋奶、水产品等,进入了千家万户。此外还有加工产品,如淀粉、酒类等。
消费结构的变化,直接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人吃的口粮总量在减少,韩一军介绍,“根据测算,直接食用的口粮中,小麦一年9000多万吨左右,大米1.4亿吨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大米和稻谷不同,我国粮食产量统计中以稻谷为标准,而消费中则是大米,一般来说,稻谷的出米率在70%左右。”
大量的粮食消费集中在饲料生产中,我国每年出栏约7亿头猪、160亿多只家禽,还有牛羊肉、蛋奶、水产品等,这些食物都需要饲料喂养,而1斤饲料远不足以产生1斤肉,韩一军介绍,“我国每年饲料用粮的数量在4亿多吨,是粮食消费中最大的一部分。而且,除了猪肉消费处于相对高位稳定之外,牛羊肉、蛋奶的消费需求还在较快增长,这意味着,未来对饲料粮的需求还会增长。”
粮食加工的消费同样是大宗消费,如酒类、淀粉等,韩一军介绍,“我国每年生产酒类产品,大概消耗几千万吨粮食。淀粉加工也是一大部分,淀粉还可以继续加工成各种产品,在食品、医药、化妆品、造纸业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大豆每年进口近亿吨
在庞大的粮食进口数量中,大豆占据绝大部分,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粮食进口总量为1.6亿吨,其中大豆进口量为9941万吨,占全部粮食进口量六成以上。
“大豆是一个很神奇的作物,可以作为植物蛋白的来源,也可以作为植物脂肪的来源,也就是植物油,且它的植物油可以和众多不同的植物油进行配比,榨油之后的豆粕,是优质的饲料原料。”韩一军说,“在植物油和植物蛋白需求方面,很难找到可以大规模替代大豆的作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植物油和肉蛋奶的需求必然会增加,在全球都是如此,我国也不例外,这也是过去20年来大豆需求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我国实施了带状复合种植多项促进大豆产能提升的措施和计划,全国大豆产量也在不断提升。以过去10年的产量变化为例,2014年,我国大豆产量为1268.57万吨,而到2023年,达到2084万吨,首次超过2000万吨。
然而,面对每年近亿吨的进口量,产能提升带来的影响仍然不足,韩一军说,“未来一段时间内,还是要依靠国际市场。当然,我国大豆消费需求,目前已经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居民普遍存在油脂摄入过量的问题,高油高盐高糖等饮食习惯,带来的慢病高发已经引起普遍的关注。所以未来大豆消费量增长的空间已经不大,可能还有降低的趋势。”
提升粮食生产韧性,稳住1.4万亿
当粮食产量达到1.4万亿斤之后,未来是否能稳定在1.4万亿斤以上,是否还有继续提升的空间?
韩一军表示,1.4万亿斤只是开始,“我们刚刚突破1.4万亿斤,需要几年的时间来验证这个新产能是否可以稳定。因为粮食产量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频繁,带来了越来越多的自然风险,再如价格波动加剧带来的越来越多的市场风险等,所以必须要考虑全面增强我国粮食生产韧性的问题。”
韩一军介绍,“这些年,粮食生产的韧性确实变得更好了,这得益于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在基础建设方面,国家投入巨大的力量,建设高标准农田,过去十年我国高标准农田由不足4亿亩增加到10亿多亩,旱能浇、涝能排,对夯实粮食稳产增产的基础意义重大,高标准农田提高粮食单产约10%-20%,水肥药电等方面都能节约10%-20%,每亩增收约500元。粮食种业加快发展,品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达到45%。我国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已经超过96%,水稻、小麦和大豆等作物自主选育品种100%,玉米超过91%。三大主粮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仅以小麦机收来说,原来机器收割,损失率约在4%,而现在可以降低到1%左右,这相当于增加了3%的粮食。”
而大食物观的推行和普及,也让粮食结构更加丰富和多元,韩一军说,“大食物观的变化,也带来了粮食生产结构的变化,比如小米等一些杂粮作物,越来越受到欢迎,相应的科技攻关也在快速推进,产量、品质不断提高,这也让我们粮食更加安全。”
1.4万亿斤是怎样做到的?
新京报:我国粮食总产量超过1.4万亿斤,能否介绍一下,是怎样做到的?
刘录祥:202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首次超过1.4万亿斤,这是我国粮食生产连续9年站稳1.3万亿斤高基点上实现的新突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提升粮食产量,我国的长期经验是,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在政策方面,我们国家长期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的政策方针,而一号文件的第一部分,也总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
今年的一号文件,就特别提出,要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我们还在不断加快推进种业振兴五大行动、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再如科技,我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不断强化和落实落细,2023年,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63.2%,比2012年提升8.7个百分点,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良种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超过45%,其中小麦已经超过50%。农业科技整体水平跨入世界第一方阵,使我国粮食安全基础日益全方位夯实。
新京报:2024年,我国发布了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方案。达到1.4万亿斤,是否意味着这一目标已经提前完成?
刘录祥:2024年粮食产量达到1.4万亿斤,只是提前完成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所提出的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的阶段性目标。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方案,是基于2023年粮食总产量提出的新目标,所以仍要继续提升产量。
粮食安全是否可以更好保障?
新京报:1.4万亿斤,意味着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500公斤,是否可以保障粮食安全?
刘录祥:2024年粮食产量站上了新的千亿斤台阶,意味着我国粮食生产的韧性强、潜力大、后劲足。但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不确定风险持续增加,我国自然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趋紧,粮食需求持续增长,粮食供求紧平衡态势将长期存在。必须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从另一角度看,联合国粮农组织早在《2013年世界粮食安全状况》年报中就提出过粮食安全的多元维度概念,即除了量的满足,更要从营养角度评价粮食的安全性。
新京报:粮食安全分为哪些方面?
刘录祥:粮食安全的实现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数量保障,吃得饱;第二阶段是质量保障,吃得好;第三阶段是保障食物的营养与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吃得健康。我国正处于粮食安全的第二阶段,并逐步向第三阶段迈进。
新京报:哪些方面还存在粮食安全的隐忧?
刘录祥:粮食总产量超过1.4万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首次超过500公斤,比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的粮食安全线标准高出了100公斤。但即便如此,我国粮食安全的紧平衡依然存在,进口量短期内减少有限。目前看,我国在水稻、小麦两大口粮作物生产方面,完全可以实现自给。但在大豆、油料等作物方面,仍有很大的缺口,初步统计今年1-10月大豆的进口量为8994万吨,占到粮食总进口量的65.7%,仍处于高位。
1.4万亿斤产量可持续吗?
新京报:从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怎样才能感受到粮食安全的状况?
刘录祥:普通人可能难以直观感受到粮食安全的威胁,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市场上的农产品非常丰富,粮食也从不缺乏。但实际上通过数字,可以直观地说明粮食安全的情况。我国在加速迈向现代化进程中,百姓餐桌发生着新变化,其中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肉蛋奶等蛋白质食物的需求显著增长,据统计,这部分的消费过去10年里增长了22%。我国每年进口粮食在1.5亿吨左右,其中80%以上被用于饲料和工业用粮,最终被转化为肉蛋奶产品,也是满足老百姓“吃得好、吃得健康”的重要保障。
新京报:我国已经实现了21连丰,且突破了1.4万亿斤,这样的增产是否可持续?
刘录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站在高起点、高基数上再实现增产,难度越来越大。生产实践表明,单产提升在粮食增产中的贡献超过90%。以小麦为例,我国小麦亩产从1949年的42.8公斤增加至2024年的396.0公斤,以占全球小麦11%的种植面积生产了全球17%的小麦产量,成为全球小麦生产第一大国。特别是近年来在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国家小麦联合育种攻关及农业重大科技项目的支持下,小麦高产创建取得显著成效,已经连续多年出现小面积亩产突破900公斤的高产典型和高产纪录,小麦产量已经接近天花板。但同时,也要看到,由于土壤、气候、种植制度的复杂性和管理技术的差异性,国内不同生态区之间及同一生态区不同农田之间,小麦单产差距很大。所以,水稻、小麦、玉米等主粮作物单产提升空间仍有待挖掘,特别是通过实施“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主力机型”等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提高集成农业技术的到位率,把试验田产量转化为大田产量,依靠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单产,潜力巨大。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