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家丫头就是乡镇公务员。选调生。现在在乡镇挂了五个职务,什么纪委专员,计划生育副主任,等等全是虚职。说白了就是各个领导使唤的丫头。
我一国有企业职工,外地人,在本地没有什么关系,孩子也是误打误撞的进入了体制。我们开始还以为进入体制了铁饭碗了,孩子找了一份好工作。可等孩子分到乡镇开始我就没有任何优越感了。
和他一起分到单位的同事有一半跳出了乡镇,有的是借调,有的是调走了,剩下一半留在了乡镇。
好在离家比较近,20公里以内吧,开车还算方便,给我唯一感到欣慰的地方。
工作就不用说了,基本所有的乡镇都一样,周六周日加班正常。每月还要值六个夜班,包村干部。工作琐碎,任务艰巨。乡镇食堂更是面条为主,偶尔有一次米饭,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
管理和上面书记自述差不多,随意性太多,全凭书记脑子转速。
这就是乡镇,如果你上层没有关系,建议你不要考虑乡镇公务员,一辈子就与农村为伴了。别想走出去了。
二:
为了让年轻的公务员老老实实待在岗位上,领导们画了许许多多的大饼,其中有一条就是:
“乡镇公务员提拔快”
除此外还有:
“参公和公务员待遇是一样的”
“去当村官吧,将来提拔快”
“去当选调生吧,将来提拔快”
“老老实实给领导写材料吧,将来提拔快”
“你给领导当司机呀,将来提拔快”
“你学历这么高,将来提拔快”
“公务员都是精英,说公务员不好那是嫉妒你”
“待在一线城市压力大,还是回老家舒服”
“你是领导重点培养对象,好好干,将来能转成行政编”
“别怕当临时工,先进来再说,有的是机会”
三:
有个故事:我32岁,30.5岁的时候到乡镇任纪委书记。
之前一直在县纪委五年,刚提拔任室主任几个月正逢换届,领导也没提前喊谈话沟通,直接县委常委会研究通过,安排到乡镇。
我所在的西南地区,当然,有点落后,但是在近几年由于扶贫的原因,
基础设施得到很大的改善。在十八大以前,提拔的话要靠关系,毕竟那个大环境下根本谈不上什么工作压力,
提拔了是会涨工资的嘛,所以外地来的年轻人就只能做好自己的工作,提拔什么的就别想了。
十八大以后突然而来的工作压力,工作责任让以前本来就没什么本领和责任心的副科级以上领导懵逼了,
所以很多能在年龄上挨近门槛的选择了改非。
所谓改非,就是由以前的领导职务改成非领导职务。注意,只是职务改变,但是待遇不变。那么问题来了,因为这些人之前是领导,
哪怕改非了,现在的领导也不好安排太重的工作给他,年轻人更不可能去要求这些改非的领导干嘛。然后贪图安逸的人(主要是以前在县里部门多少有点关系的那种)也不敢拿乡镇作为跳板来解决自己的副科级待遇,毕竟工作压力太大,而且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那么,县里的相当多的这些人已经不愿意再到乡镇,导致这两年乡镇的工作人员提拔的机会更多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年轻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在我到乡镇那一年,甚至已经到了无人可提拔的地步,
当然,我说的是有能力的那种。后来为了完成换届,提拔了两三个能力平庸,正好年限达到要求的那种工作人员。
乡镇的工作,一个字,杂。县里有创建办,两违办,城管,市场监管,林业等很多业务部门,但是在本乡镇有违章建筑,还得自己先暴力拆除。有山火,还得自己扑灭。
有卫生问题,还得自己找人清理。我只举这么一小部分例子,真的仅仅是小部分。所以工作能完成都耗费了极大的精力,更别说要求质量。
现在的年轻人,都是有自己个性和追求生活质量的想法,所以面对乡镇的工作,提拔意味着要到更远的乡镇任职(我们这边的用人方式),意味着更大的责任,意味着业余时间极其之少。所以年轻人都不大愿意到乡镇。
我以前在县纪委经常下乡,好多偏远乡镇的领导干部和我交流都是差不多一样的话:我在乡镇十五年,二十年等,别的什么都不想,就想组织上考虑一下,让我离城近点……
进入这个行业,没外界说的那么多油水,我指的是大部分,敢伸手而且有土壤的还是什么国土,住建等有审批和项目比较多的单位或者关键岗位。
绝大部分都是旱涝保收,没有所谓的福利房,没有所谓的节假日奖金,没有几张工资福利卡等等……但是,时不时收到老百姓感谢的信息,心里还是很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