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了今年江苏公务员招录的面试工作,结合我自己个人的评分,有三点会让人比较反感。
一是不实事求是。第一天上午面试的A类里有一题是关于打造数字政府的,推出免享即审、民生即达服务,让考生做政策解读。这题绝大多数考生回答的都不行,
都是官话套话,绝大多数考生回答的内容哪怕套在全面放开二胎的政策解读上都没毛病,
不看题目根本不知道考生解读的是什么政策。不过这个不关键,这题大家都答的不行等于大家都答的好。中午吃饭前有考生洋洋洒洒回答了一波区块链,完全跑题,得了我这里的最低分。
主要原因是他和他上一个答题的考生形成了鲜明对比,前一个考生这题花了30秒条目式说了下她会怎么作政策解读,最后加了一句“我本人对本题所提出的一些工作概念理解不深,
没办法作详细解读策略,未来我会加强关于此方面知识的积累和学习”,大概就是上面的内容,这个考生我给了全天的最高分,从其他考官的微动作中我也相信大家都给了她高分。
面试面的不仅是答题,更是品行,不懂不丢人,不能装懂,实事求是永远是共产党人最重要的品质之一。
二是脱离实际。脱离实际是绝大多数考生都会有的问题,主要原因一是没有工作经验、二是参加的培训班过于套路化。有一题是会议室里几个人的对话,
大概内容是科长表示公众号任务完成了,科员甲说是大家的功劳,科员乙强调了自己发挥的作用,科员丙开玩笑的让科长履行承诺的奖励,科员丁开玩笑的为科长解围,让你评价整体氛围和每个人给你的印象,
另外你作为新人如何融入单位。这题说难不难,说简单不简单,隐藏了一些陷阱,绝大多数考生答案千篇一律,明显感觉直接拿了培训班学来的人际处理题技巧硬套,生造出了一堆矛盾然后处理人际矛盾,这种答案既远离了本题的初衷,也违背了处理人际关系的操作实际。
我给出的最高分的回答很轻巧,具体内容就不赘述了,总之就是合情合理。这道题的陷阱就在于题目本身是上帝视角,而作为解题者的你身份是一个新人,
你不能把自己当成上帝直接放大招,需要把上帝视角切换成新人视角重新解题。面试中乃至以后的工作生活中任何问题一定是需要我们把自己代入进去判断的,而不是站在上帝视角去评判它,这就是所谓的“屁股决定脑袋”,也是现实。
三是急于表现。很多考生题目都没读清楚就开始炫技,四字成语一个接一个,一二三四几点内容对仗工整,但仔细一听感觉完全没审题。第二天有个题目是针对疫情期间返乡就业难题的,问你作为社区工作人员该怎么做的。好家伙,很多考生上来一是摸清需求...,二是搭建平台...,
三是提供政策...,四是解决困难...,这一套对仗工整、辞藻华丽,乍一听以为是遴选研究室的呢。题目问你作为社区工作人员,你怎么做?你这边都要在在就医、住房、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方面要制定政策了,一个人把卫健委、住建局、教育局和人社局的工作全干了,
做了所在城市分管副市长的工作,不如直接考副市长吧。不是每个问题都有套路的,千万不能见了一个问题就炫技,把自己准备好的东西一股脑抛出来,一定要读清题目,在题目规定的范围内部分提出自己提前准备的观点和说法。技巧是个双刃剑,
用得好能事半功倍,用不好则引火自焚,工作中也是这样,与其投机取巧急于求成,莫不如步步为营、稳扎稳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