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拷问 | OK镜卖得不OK了?不想为焦虑买单的妈妈有话说

文摘   职场   2024-09-18 21:45   上海  

con上篇推送回顾:不可思议,我在如皋听摇滚


犹记得今年1月,领导提出一个问题:本以为熬过了疫情,OK镜销量能快速增长;结果迎来增长的是离焦框架镜。来分析分析,问题出在哪儿?


问题很宏大,我能想到的回答只能宏观:把消费降级的概念颠来倒去讲一讲上周和好朋友聊完天、有具体可感的用户画像后,我的回答能够落到实处了。


放下退轴情结,尊重孩子命运


去年我在小红书持续搜索OK镜的笔记。医生的笔记会中规中矩一些,内容质量比较高的如美视美景连锁门诊的梅颖院长,推荐学龄期家长都来关注。


妈妈的笔记一般很细致、但缺乏科学依据,be like我的孩子使用了某某近视管理产品、退轴了balabala......个体经验未必放之四海而皆准,医生懂得这个道理往往会比较克制,知道近视管理方案需要定制化,需要家校医联合。有些妈妈就会强调产品了,有捧就有踩——如果你的品牌不幸被情绪激动的妈妈踩了,这波舆情也是挺难控的


当OK镜继续渗透、更多人了解OK镜后,对于OK镜的功效评估会更加客观,市场选择趋于理性


因为OK镜价格高昂、有较高的护理成本(从精力从金钱),感觉自己作为家长付出了很多,就是给到孩子足够的关爱、在近视管理这件事上尽了全力?



有时候吧,为孩子花钱是一种自我感动。


根据自己孩子的身体/眼部条件和需求,以及医生的建议来选择近视管理方案,已经是尽了力。像我的好友,孩子有过敏性鼻炎,眼部也比较敏感,不愿意佩戴OK镜,离焦框架镜是更适合的选择。


我不假思索肯定朋友的选择:离焦框架镜好打理、价格便宜,也容易选型(OK镜还有换片、碎片风险),过敏娃友好,运动场景也有匹配的运动框架......


你看,选择框架镜的理由这不就来了吗,无需苦苦思索。


当然,消费降级也是很多家长弃OK镜、转投框架镜怀抱的支撑点。


消费主义、为焦虑买单......这些中产病就像行走的沙,大风把钱刮走,病都散掉了。


作为一名眼科品牌搬砖人,我当然希望公司的OK镜大卖——把OK镜的科普传播出去,把焦虑降下来,明明白白消费,享受高品质的消费医疗。


喊了很多次转型,这次真的不是狼来了接下来我的推送分成两类:

  • 消费医疗行业洞察:医美>眼科>口腔(内容占比)

  • 江苏文旅策划:如皋/南通/苏州/南京/扬州/其它(按熟悉度排序)

最后,还是辛苦大家动动手指,给这个公众号设个星标,或者点个“赞”或“在看”,这样你在信息流里会有更多机会看到这个推送频次不算高的公众号~


设星标方式:点击上方“灰原哀八卦营销”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

更多内容,请戳眼科上游品牌营销合集

灰原哀八卦营销
眼科医疗行业营销干货分享,从“道”与“术”角度深层剖析如何做门诊运营、眼科医疗器械品牌建设。万物皆可营销,八卦范畴心理学、传播学、经济学、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