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个案—虎符铜砭刮痧治疗湿疹

健康   2025-02-02 19:26   河北  


前言                                 


 

繁忙的现代生活中,湿疹作为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人。其症状包括皮肤瘙痒、红肿、丘疹,甚至可能导致糜烂、渗出和结痂,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湿疹在中医中通常被称为“湿疮”“浸淫疮”等,湿疹病因复杂,病机认识不一,多认为是外邪引发脏腑功能失调为病或内邪招致外邪相结合致病。在中医古籍之中对湿疹发病原因的记载如下,《素问 ●至真要大论》曰:“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揭示本病虽病在表,但与五脏病机相连。无风不作痒,风胜则痒剧;心主血,脾主肉,血热而肉湿,湿热相合,浸淫不断,淫溃肌肤而生湿疹。

刮痧作为一种传统疗法,在湿疹治疗中展现出了其独特的魅力。它不仅能够促进体内湿气和毒素的排出,还能增强皮肤的免疫力,减轻不适症状。

我院中医护理专科小组将虎符铜砭刮痧法运用于湿疹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疗效,博得患者们的一致好评。


病例资料



患者:蒋某,男,51岁。

主诉:全身皮肤反复瘙痒三个月,加剧一周。

现病史/既往史:患者23年8月初小腿内侧起红斑点,奇痒,8月11日到社区医院诊断过敏性皮炎,开药,依巴斯汀片及派瑞松,抹药可以止痒,但8月中旬迅速发展到两个小腿,大腿,腹部和背部,这期间分别于8月12日和22日到多家医院皮肤科就诊,均诊断为湿疮或过敏性湿疹,治疗效果不明显,晚上影响睡眠,寐差,烦躁不安,伴口干、体寒等病史。

症状:全身散在皮损多行损害,皮肤肥厚粗糙、触之较硬、色素沉着、皮肤纹理显著,或有明显的苔藓样变。伴有抓痕、血痂、瘙痒剧烈,反复发作。
舌象:舌质紫暗,舌体裂痕多,苔白腻,舌体胖大。



刮痧方案


1. 刮心包经、三焦经、尺泽穴、后溪穴,尺泽调动肺的气机,心包经调肝的血瘀(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三焦经化解肝气郁结,后溪穴强督脉之阳气。加肺经、㕁门(消炎镇痛)。

2. 全背部刮透,督脉、足太阳膀胱经、风府刮至尾骶骨,肝脾肾三脏同治。脾之大络(大包),统管全身大络(久病入络,疏通经络,调动气机)。

3. 胸胁全覆盖,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4. 膝盖以下肝经、脾经、胃经、胆经,重点刮丰隆祛湿、太渊补气、太白补脾,足三里属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肝经胆经相配行气活血。委中穴刮透(解毒)。

5. 血海和百虫窝(调和气血排出血毒),丰隆、解溪、涌泉(祛湿、滋胃阴肾阴湿疹处多磨黑痧)。


刮痧经过


刮痧前:

全身散在皮损多行损害,皮肤肥厚粗糙、触之较硬、色素沉着、皮肤纹理显著,或有明显的苔藓样变。伴有抓痕、血痂。


01第一次刮痧--2023.9.8


第一次刮痧过程:背后肌肉紧,痧色暗红,中、上焦痧多,心包经、三焦经结块多,胸胁乳腺全腹部出痧多,手、脚上磨出很多黑痧。


第一次刮痧后图片


02第四次刮痧--2023.9.21


全身散在湿疹基本好转,胁肋痧色紫暗、胸腺部位呈颗粒痧较多,色紫暗。委中放血,血块。偶有瘙痒。


03第五次刮痧--2023.9.27


患者反馈:患者全身湿疹基本消退,偶感瘙痒。仍予巩固,手脚磨黑痧、委中放血治疗。



04第六次刮痧--2023.10.11


未刮痧:全身湿疹已消退,皮肤光亮,未在诉瘙痒,予巩固治疗。

刮痧过程:全身出痧一般,痧色淡红,手脚磨黑痧。



05治愈




积极反馈




此案例根据李氏砭法理论



1.通论:刮痧原则是以通为补、以通为泻、以通为治、以通为健。通达以后身体里的死气死血就变成了活气活血,通达以后身体里成堆的垃圾就可以排出体外,通达以后机体的再生能力提高。

2.整体论:人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任何地方出问题,触一发而动全身,系统论的弱点是按系统的,其实中医的五行理论就把人连为一个整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不可把人的某一个器官独立对待。这是中医思维的一个主要方式。

3.四井排毒论:四井排毒是李老的首创,就是阳脉膀胱经和督脉打通以后,把这个毒素赶到手和脚。手和脚是排毒的一个出口,就像从井里抽水,由于它密度比较高,排了以后,周围的毒素可以源源不断的汇聚到这个排毒的点上。

我院中医护理人将几大理论有机结合,为急慢性疾病患者带去了福音,我们期待虎符铜砭刮痧能在中医护理道路上绽放光彩!




知识链接--虎符铜砭刮痧




虎符铜砭刮痧是一种传统的中医非药物疗法,它使用特制的虎符铜砭板,通过刮拭人体的特定部位而达到治疗效果。这种疗法源于古代,是中医六法之首“砭”的重要组成部分。虎符铜砭刮痧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刮拭促进气血流通,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的效果。

特殊材质:虎符铜板由黄铜制成,与人体保持良好的共振频率,有助于刺激和激活人体的自然治愈能力。


 适应症:

1.内科疾病:如普通感冒、肺炎、消化不良、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

2.骨科疾病: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各类扭伤、强直性脊柱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以及各类退行性病变等。

3.妇科疾病:各类妇科炎症、肿瘤、囊肿、盆腔积液、不孕不育等。

4.乳腺疾病:乳腺炎症、增生、肌瘤、肿瘤等。

5.五官科疾病:牙痛、耳鸣、急慢性鼻炎等。

6.神经系统疾病:老年痴呆症、中风后遗症等。


禁忌症:

1.极度虚弱和年老体弱者。

2.皮肤病变处有出血倾向的患者。

3.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出血倾向疾病、感染性疾病,极度虚弱、皮肤疖肿包块、皮肤过敏者。

4.空腹及饱食后不宜进行刮痧。

5.急性扭挫伤、皮肤出现肿胀破溃者。

6.刮痧不配合者,如醉酒、精神分裂症、抽搐等。

7.孕妇的腹部、腰骶部。


注意事项:

刮痧前后24小时内不能喝酒。

刮全背均要辟谷 (禁食) 24小时,只能喝温开水或红糖水。

刮痧后被刮的部位四小时内不宜洗澡,避免吹风。

心肺功能差及年老体弱者,首刮肺经、心包经、心经以稳定上焦。

艾灸后可刮,刮后痧未退不可灸,如需杂合而治,必须准确辩证。    


来源:厦门市中医院护理部

排版:中医护理公众号


指南&PPT知护e课护士专属题库


护理公众号视频号知护网APP护士微信群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下载知护网APP


中医护理
中医护理学习交流平台,实用、专业、权威,以专家PPT、图文、彩视频等展示我国中医护理临床经验和发展成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