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展示新时代中医护理人精神风貌,按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关于开展“我的中医护理路”分享展演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地各单位积极响应、踊跃参与,动情讲述自己与中医护理的故事,诠释出中医护理的独特魅力与临床价值。现将评选出的7份推荐作品进行展示。
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黎静
我自小心中就有一个教师梦,家门口的矮墙是我的黑板,邻居家的孩童便是我的学生。但长大后误打误撞我却走上了护理这条路。本以为自己的梦想就此沉寂,直到那一天,心里的那盏灯又被悄悄点亮。
那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五年,我有了第一个带教的学生红锦,她像极了实习时候的我,因为不知道怎么和患者交流,而站在病房里,紧张的满头是汗。来到陌生的环境,胆怯、害羞,我特别理解她的感受。于是,我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5床昨天刚住进了一位聋哑人,张阿姨,正因为交流障碍郁郁寡欢。我拉起红锦的手,坐到阿姨床边,教她给张阿姨写纸条,从饭好不好吃,到睡得习不习惯,这两人你来我往,不一会儿,厚厚一摞纸条出现在桌上。红锦没有了张不开嘴的害羞,越写越起劲儿。不但能嘘寒问暖,还能给阿姨讲健康知识。随着小纸条的逐渐增多,红锦成了阿姨的专属小翻译,阿姨脸上有了笑容,用手语比着红锦的名字。原来红就是指着自己的红唇,是张阿姨让红锦迈出了交流的第一步。
我第一次思考带教老师到底应该做什么。学生在迷茫时,需要有人伸出一双手,就像人在黑暗里,需要前方一束光。所以教师是引领者,就这样,我坚定地走上了教学之路,在护理的岗位上实现了教书育人的梦想。
一次机会,我接到了给80多名实习生进行理论授课的任务,我是既兴奋又紧张。也正是这一次,我感受到了为他人提灯引路,也有可爱的孩子们把我点亮。
这节课讲《糖尿病耳穴疗法》,虽然内容我已烂熟于心,但是当我站上讲台的那一刻,面对一会议室的学生,我的双腿不受控制的发抖,心脏砰砰直跳。我用满是汗水的手,机械地划着鼠标。直到我看见第一排座位上那一张张专注的面容,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那都是我教过的学生们,他们齐刷刷的坐在第一排。仿佛那就是一股神奇的力量,是他们的信任和鼓励化解了我的紧张。
我无比珍惜每一次授课的机会,我会思考怎样能把课讲得生动有趣,学生爱听;我也会思考如何在单纯的经验教学中融入科学的教学方法。
在讲糖尿病足的时候,我用PBL教学方法,设计一个情境,我让学生往自己鞋里放一粒小石子,在走廊里走一圈,学生硌得龇牙咧嘴,一瘸一拐。我告诉他们,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脚,感觉迟钝,鞋里进了小石子有时候难以察觉,大家能否想象带着石子走一天是什么后果?有学生说肯定磨破皮了,还有人说会流血……平时安静的课堂变得空前活跃。这样一节课后,患者的痛苦学生们感同身受,他们讨论制定的健康教育方案也特别细致。听着学生们自信的发言,我能感受到他们眼里的光。
有时候一节课也要反复打磨,我准备了一节中医护理操作课《循经走罐》,准备参加市中医局的讲课比赛。一天晚上,我在客厅拿着空调遥控器当翻页器练得正起劲,当练到第十几遍的时候,“风邪侵袭,腠理开发,风邪自毛窍入,亦当从毛窍出”,妈妈忍不住从厨房走出来问我,你讲的什么意思呀?妈妈的疑惑犹如一盆冷水浇下来,我着急解释,我的意思就是说,皮肤毛孔打开的时候,外感风寒,病邪就侵入人体了,火罐正好可以打开毛孔温经通络、祛风散寒,您怎么就听不懂了?”妈妈说了句“你要早这么说,我不就懂了”。我恍然大悟,原来讲课不能只做书本的搬运工,面对实习学生更要深入浅出。我就这样带着“被妈妈改的课”,参加了讲课比赛,我清晰记得,当我讲到《灵枢》对风邪入侵的理论时,台下的评委老师频频点头。这对我今后的教学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我时长记起的不是第二名的成绩,而是我知道了无论授课的主题多么晦涩难懂,作为教师都必须用最简洁形象的语言,把内容表达清楚。
除了讲的清楚明白,还要注重对学生的关爱。所以把人文教学推广并组织大家系统学习是我一直想做的事。今年我成功申请了海淀区继续教育项目,成为了“护理教学人文关怀能力提升培训班”的项目负责人。希望可以通过系统培训,让带教老师,做有温度的教学,让学生们在有爱的环境下学习,让他们也同样具备关爱别人的能力。这也是教学的魅力,她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我们寻根探源,从《易经》的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天下讲起,细致到学生遇到挫折和失败的引导,再到学生择业的指引。学员心中那颗人文的种子被点亮。
在人文故事分享环节,我们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在病房里住着一个患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她常讲述自己年轻时爱美、爱化妆,一天,讲到兴起,这位老人坚持要施展自己的化妆技艺。我们的责任护士小潘毫不犹豫的同意了,虽然老人用颤抖的手把小潘化成了花猫儿,但小潘仍然连连夸赞老人,技术不减当年,化的好!其实她只为博老人一笑。但当时她带的学生感到意外,也不理解。当小潘告诉学生老人的儿女好久都没来探望,这是老人难得的开怀时光时,学生终于懂了。以后只要有时间,这个学生就会出现在老人身边。
教书育人既要言传也要身教,暖是一种善意,也是一种力量,它能在人和人之间传递,让护理教学伸展出温暖的翅膀,为学生的成长护航。
二十四年中医护理路,教学是一盏灯,照亮我脚下的路,让我有了方向;也指引他人一路前行,萤烛微光也能汇聚成银河闪亮。
来源:北京中医药学会
排版:中医护理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