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环球》杂志
编辑/黄红华
2024年11月18日至19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与会领导人围绕“构建公正的世界和可持续的星球”主题,共商发展合作大计,共绘全球治理蓝图。
近年来,巴西作为西半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十分注重在各种国际舞台发出自己的声音。特别是2023年1月卢拉带领劳工党重新执政并担任总统后,积极推动巴西延续独立自主、务实平衡的外交传统,更多地参与国际多边主义行动,不断增进“南南合作”,提升巴西在“全球南方”与全球治理中的领导地位与国际影响力。
独立自主的外交传统
从历史上看,巴西外交主要奉行务实、多边主义、普遍友好等理念,通过积极参与国际事务,谋求更高的国际地位。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时任巴西总统盖泽尔和菲格雷多推行负责的实用主义外交政策。1974年3月,埃内斯托·盖泽尔总统(1974~1979)在内阁会议上提出:“巴西的外交政策应该是建设性的、实用的、负责的和普遍的”,从而修正了自1964年3月巴西军事政变后连续三届政府奉行的同美国自动结盟的外交方针。菲格雷多总统(1979~1985)对负责的实用主义外交进行了发展。
按照巴西人的解释,“负责的”是指巴西是一个坚持西方价值观念的国家,不会动摇或抛弃它的传统观念;“实用主义”就是巴西的外交必须结合国内情况,以谋求本国实际利益为最终目标,在平等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当前,这种务实的外交传统已经成为拉美大多数国家对外关系的主基调。
首先,废除与美国自动结盟的外交传统,表现出较强的外交独立性。二战结束至20世纪60年代,大多数拉美国家奉行单向依附美国的政策,但随着战后民族经济的发展和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以巴西为代表的拉美国家对外政策中的独立自主倾向逐渐增长,开始在一些问题上同美国抗衡。1970年5月,巴西等9个拉美国家签署《蒙得维的亚海洋法宣言》,同年8月又召开“拉丁美洲海洋法会议”,发表了《拉丁美洲国家关于海洋法的宣言》,拉美国家维护200海里海洋权益、反对超级大国海洋霸权的斗争达到新高潮。1975年,巴西不顾美国强烈反对,同联邦德国签署核协定,并于1977年废除了1952年同美国签订的军事协定。
其次,废除“意识形态边疆”政策,主张与不同社会政治制度国家和平共处。在抛弃与美国自动结盟传统政策的同时,巴西强化同西欧和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联系,加强与苏联东欧国家的经贸关系,并于1974年同中国建交。
第三,加快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巴西是第三世界国家中率先倡导地区一体化的国家之一。1960年,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11国为减少对美欧经济依赖,相互提供关税优惠,成立了拉美自由贸易协会(1980年改称拉美一体化协会)。1991年,巴西联合阿根廷、巴拉圭和乌拉圭等国签署《亚松森条约》,并于1995年成立南方共同市场,努力实现成员国间的经济一体化。
“负责的”“实用主义”外交传统是巴西根据国际形势变化对其外交方针和政策作出的重要调整,从“以距离求自主”变为“以主动参与求自主”,这为巴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了良好条件。
利用多边主义平台传递巴西声音
冷战结束后,处于世界秩序中心的美国在全球治理中居主导地位,这给全球治理打上了深刻的霸权烙印。伴随着各国相互依存程度日益加深,全球性问题不断涌现,以西方国家为主导的治理模式早已不得人心,建立新的全球治理体系势在必行。
当前国际体系的转型为全球治理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新的历史性机遇,时代呼吁建立多元化、多层次、以全人类共同利益为目标的全球治理模式。在巴西的国际战略布局中,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升包括自身在内的“全球南方”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是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新兴国家的重要代表、世界第九大经济体、西半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巴西以塑造世界大国地位为目标,将参与国际事务和地区热点问题、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视为扩大国际参与和推进大国外交的重要途径。
卢拉重新执政后,频频亮相于各种国际场合,利用多边主义平台在全球和地区热点事务上积极发声,在维护多边主义、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推进气候治理、开展国际合作等全球性议题上扮演重要角色。“全球南方”成为卢拉政府在各大外交场合频繁使用的一个关键词。
参与全球治理,巴西尤其重视以多边主义为基础的机制建设、全球与地区多边主义之间的互相促进,强调西方国家与“全球南方”间的平等协商和互利互惠,争取借助多边机制实现整体突破。
卢拉政府认为,二十国集团现存的全球经济治理制度体系面临严重的合法性和有效性赤字。一方面,在现存的国际经济秩序中,西方大国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广大“全球南方”国家尽管在世界经济中的分量日益上升,但在国际经济制度中的发言权与决策权相当有限;另一方面,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全球经济治理缺乏有效制度设计的缺陷被充分暴露,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改革与转型更加迫切地摆在世界各国面前。因此,巴西提倡“全球南方”应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成为国际规则的共同制定者,实现各方在代表性、非正式性、决策效率以及改革动能方面的平衡。
2024年6月,卢拉应邀前往欧洲参加国际劳工组织会议和七国集团(G7)领导人峰会,分享巴西对捍卫劳工权利的建议和倡议,重申巴西政府反对不平等和社会排斥现象,还就全球经济增长、消除饥饿和贫困、对富豪加税、气候变化等关键议题阐明巴方立场,反对将人工智能作为战争工具,呼吁对人工智能进行全球治理,展现出在全球共同应对发展问题上的积极姿态。
当前,在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持续延宕的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地缘政治和安全问题在二十国集团内部搞阵营对抗、零和博弈,意图利用地区冲突问题绑架其他国家,以发展资金为前提,要求“全球南方”选边站队。而巴西则依托二十国集团以及联合国等多边主义平台,希望汇聚更多“全球南方”国家,发出更多客观、平衡、理性的声音,为停火止战、重启和谈积累条件、营造氛围。作为“全球南方”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卢拉的发声明确了巴西促和的意愿,反对阵营对抗的冷战思维,这些主张在“全球南方”国家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引发了较大反响。
值得一提的是,卢拉在其前两个任期都曾积极推动联合国安理会的改革议程,他认为当前安理会面临的各项挑战与“全球南方”息息相关,希望在新任期内借助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等多边合作机制推动联合国改革议程,努力建构真正多元化的全球治理新领导力量。
把发展问题放到中心位置
巴西总统卢拉在11月18日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开幕式期间宣布,正式启动“抗击饥饿与贫困全球联盟”机制。他在致辞中表示,抗击饥饿与贫困是当今世界重要议题,上述联盟成立是建设更加繁荣社会与和平世界的必要条件,符合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有助于各国就饥饿与贫困等议题共商建议、制定政策与筹措资金。
2023年5月30日,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南美洲12国领导人合影
巴西于2023年12月1日正式担任二十国集团轮值主席国。在过去近一年时间里,巴西在全国约15个城市举办了100多场正式会议,其中包括20多场部长级会议,这些会议围绕与饥饿、贫困和不平等作斗争,以及可持续发展和全球治理改革这3个中心主题展开。可以看出,在“全球南方”的推动下,发展问题重新回到国际议程的中心位置。
卢拉认为,在当前的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广大“全球南方”国家的许多关切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和解决,全球气候治理的话语权仍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而受到气候变化造成的损失和破坏影响最大的是“全球南方”的弱势群体。以巴西亚马孙雨林为例,它是巴西自然资源的重要来源,对巴西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在雨林保护问题上,巴西长期面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
卢拉重新执政后,改变了以前政府消极保守的环境政策,大力打击非法砍伐、采矿和土地掠夺等行动。2023年8月,巴西主办“亚马孙合作条约组织峰会”并通过了《贝伦宣言》,会议讨论了热带雨林保护和气候危机等问题。巴西还与刚果民主共和国、印度尼西亚签署联合声明,正式建立保护热带雨林的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建立“雨林欧佩克”。202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将在位于亚马孙地区的巴西帕拉州首府贝伦市举办。
巴西政府还认为,当前全球经济治理面临严重的动力赤字。在全球化加速发展、全球性问题不断涌现的时代,全球经济治理的动力却呈现显著退化态势。西方国家将其在内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归咎于全球化,坚持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经济政策,不足以继续担任全球经济治理的领导者角色。而包括巴西在内的“全球南方”等新兴经济体支持全球化,主张全球经济治理应适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但因自身实力有限尚未做好承担更多全球责任的准备。
作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创始国之一,巴西认为这一机制为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互利共赢的发展思路。近年来,随着沙特、埃及、阿联酋、伊朗和埃塞俄比亚等“全球南方”国家的正式加入,金砖国家已扩员至10个成员国,目前还有超过30个国家表示有兴趣加入其中。2025年,巴西将接任金砖国家轮值主席国。巴方表示,将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框架下,引领金砖国家深化经贸合作,推动金融一体化进程,加强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为探索经济全球化的新路径贡献巴西智慧。
(杨建民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员;单充允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