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网络上疯传某个曾经以一部畅销书爆红的公务员疯了,可蹊跷的是面对汹涌的舆情,官方没有任何反应,其本人也没有任何回馈。
民有疑,官有应。正常情况下,网络舆情发酵到这个份上了,有关部门不应该不掌握,回应一下好像也很有必要。真疯,那就公开一下医院诊断结论,这年头精神出问题的多了去,老百姓还真不关心他是什么原因疯的。没疯,安排当事人出面回应一下就OK了,或者在某个公务活动中露个脸就可以了。君不见有些领导被抓之前活动频频,又是调研、又是出席会议,不就是为了回应社会上的传闻嘛。
曾经面对央视记者侃侃而谈的当事人居然也三缄其口,这个就更不正常了。虽然作为体制内有一定级别的公务员,不能随意在网络上发表评论,但通过自媒体报个平安,应该不算违纪吧?!他不回应,大抵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他不在了;另一种是他疯了。前者是没机会回应的,后者也是没有机会回应的。应该不是前者,若真不在了,官方应该早就发公告了。难道真的如网络上热传的那样,他疯了?
因为至今没有官方的权威公告,凭个人的臆想去猜测,搞不好会被定性为造谣。切记:“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请广大网民依法依规文明上网,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自觉抵制网络谣言 共同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我还是喜欢宋朝晏几道的《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今天侃一侃“疯”这个话题。
疯,《新华字典》的基本字义:1、病名,通常指精神病,患者神经错乱,精神失常;2、言行狂妄;3、农作物生长旺盛而不结果实。
我们通常所说的“疯”,主要是1和2,而2也通常作为1的外在表现。因为疯了,所以言行狂妄。当然,疯了,也可能沉默不语。
因为他是写《明朝那些事儿》为世人所知,那就从明朝的历史看,疯,有三种状态,一是真疯,二是装疯,三是被疯。
先说真疯,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精神病、神经病。真疯的人是成不了历史人物的,因为写史的人是不会关注一个疯子的,而能成为历史人物的人是不会真疯的,要么装疯,要么被疯。
装疯。装疯是有企图的,而且不是一般人能装的。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里曾经用了较长篇幅来描述唐伯虎的装疯。唐伯虎发现宁王要造反,想溜之大吉,又怕被宁王给灭口,于是他装疯。唐伯虎先是在宁王府里装,见宁王半信半疑,他干脆跑到街上裸奔,高喊“我是宁王的贵客!”宁王上当了,把他撵回苏州。
明朝装疯的不只有唐伯虎,朱棣也装疯。朱允炆接了朱元璋的权杖后,准备“削藩”,燕王朱棣首当其冲。朱棣一看自己的准备工作还没做充分呢,“成祖乃佯狂称疾,走呼市中,夺酒食,语多妄乱,或卧土壤,弥日不苏。张昺、谢贵等入问疾,成祖盛夏拥火犹自谓寒甚,昺等皆叹息”。朱允炆一看老叔都疯了,要是再逼太紧,传出去自己的名声不好听。朱棣明里装疯,暗里厉兵秣马,最后成功篡位。
被疯。被疯是因为某些力量出于维护自身利益需要某人成为疯子,也可能是为了保护某人而让他成为疯子以规避法律的惩罚。
太监在明朝是神一样的存在,皇帝把太监视为心腹,走到哪里就把太监带到哪里,对太监是言听计从。朱祁镇听了太监王振的劝说,亲自率兵出征,结果被瓦剌俘虏。杨金水就是嘉靖皇帝朱厚熜的心腹太监。杨金水坏是坏,但对皇帝也忠诚。嘉靖皇帝派杨金水去浙江负责丝绸织造,实际上让他去秘密敛财的。
为了解决财政危机,朝廷接纳严嵩父子提出的“改稻为桑”政策,结果这个政策搞砸了,朝廷派赵贞吉来收拾烂摊子。赵贞吉面对的是死局:一方是权倾朝野的严党,一方是杨金水背后的司礼监,还有一方是以海瑞为代表的清流。哪一方不满意,都会让赵贞吉成为“炮灰”。杨金水被疯了,一疯解多难,不仅解了赵贞吉的难,也解了严嵩一党的难,就连嘉靖皇帝的难也给解了,因为疯子的话是不能作为呈堂证供的。杨金水被押解到京城,还见到了嘉靖皇帝,把知道的机密消息一股脑儿倒出来。嘉靖没有让杨金水恢复正常,而是继续被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住他的性命。
心腹搞了事情,确实很让主子闹心的。公事公办吧,又怕心腹破罐破摔,弄不好“鱼死网破”。置之不理吧,外面又会指责自己护短,毕竟人言可畏啊。让犯事的心腹成为疯子,事情就好办了,因为疯子哪知道自己干了啥。这事要办得滴水不漏,最关键的是心腹要好好配合。如果不配合,那就可能弄巧成拙。
有传闻说当年明月在计划写新的作品,如果是写《明朝那些事儿》的续篇,一定要给杨金水充分的篇幅,因为他疯的水平真的太高了。
(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我的文字能让您感受到阅读的愉悦,敬请关注本人的公众号。您的关注也是我继续写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