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佑樘到死都没料到,史家会给他这么高的评价,将其称颂为贤君,比于汉文帝、宋仁宗。所谓的“弘治中兴”,在我看来,不过是朱佑樘这个苦命的娃儿用孱弱的双脚,给大明这辆下滑的列车踩了一下刹车而已。
这个苦命的娃居然活了下来
朱佑樘的故事,当然得从他的父亲朱见深说起。
朱见深即位那年,两广的藤峡盗乱猖獗,18岁的朱见深很生气,派韩雍率大军给平定了。
这事说大也不大,平定个内乱嘛。但是,韩雍带回来的一个女俘虏却干了件大事。
这个女俘虏是广西瑶族纪姓土司的女儿,因为“警敏通文字”,于是被安排到皇宫内廷当了“图书管理员”。
朱见深喜欢泡图书馆,顺带着把这个管理员给泡了。朱见深没想到,也就是在图书馆里激情了一把,居然干成了大事。
说朱见深没想到倒是真的,因为他在后宫辛勤耕耘,几乎颗粒无收。吴皇后生不了娃,还打了万贵妃,结果被废了。接任的王皇后挺“懂事”,很“尊重”万贵妃,但就是不下崽。万贵妃倒是给他生了个儿子,次年就夭折了。
朱见深万万没想到的是,他最宠爱的万贵妃是个“收割机”,后宫的女人一旦怀孕,就会被万贵妃“收割”。贤妃柏氏侥幸“漏割”,生了个儿子,三年后还是被万贵妃给“补割”了。那个“图书管理员”不在后宫的编制序列,因而逃过一“割”,在太监和废皇后的掩护下,偷生的“龙种”在西宫安乐堂奇迹般存活了五年。
1475年的某日,29岁的朱见深看着早生的白发,对梳头的太监张敏感叹道:“老将至矣,无子。”张敏突然跪下说:“圣上已有后,匿不敢现。”朱见深一路抹泪,狂奔到西宫,抱着孩子说:“是吾子,类我。”
朱佑樘从此告别了幽暗的岁月,生命中有了光。
5月19日,朱见深正式对外公开了这个儿子,并取名“祐樘”。11月8日,朱祐樘被正式册立为皇太子。
朱佑樘的出现,点燃了朱见深的希望,也让万贵妃的“收割机”熄了火。朱见深重振雄风,接连生了11个儿子,还有好几个女儿呢。
朱佑樘确实是个苦命的娃。朱见深当初仓促立他为皇太子,是因为没得选择。等儿子成群了,他又看不上这个“野孩子”了。1485年3月,朱见深被万贵妃给“策反”了,召来司礼监太监怀恩,说要换个太子。
太监也有好人,此前那个张敏是好人,偷养了朱佑樘,怕万贵妃报复,吞金自杀了,这个怀恩也不赖。怀恩直言:“奴死不敢承命,宁陛下杀恩无使天下之人杀恩也。”怀恩拒不奉命,朱见深大怒,把他谪至凤阳守陵。
太监帮忙,天也帮忙,泰山恰好在这关节点上连续七次大震。钦天监上奏说:“泰山震动,应在东宫身上,一定要得大喜才能化解。”朱见深这才打消了易储的念头,并下诏为朱祐樘选妃。
接手一个相当烂的摊子
1487年8月22日,身体被掏空的朱见深去另一个世界与万贵妃团聚了。9月6日,朱祐樘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成了明朝的第九位皇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弘治”。
朱见深画了一幅传世佳作《一团和气图》,但留个朱佑樘的却是一个烂摊子。
收拾烂摊子是个累活,但好处是稍微取得点进步就能被看见。老师为什么记不住好学生却对烂学生念念不忘,因为好学生做好是应该的,差学生变好一点,老师就很有成就感,印象就特别深。朱佑樘被史家称颂为贤君,大抵也是如此。
朱见深有事没事宅在后宫跟万贵妃厮混,没劲了就嗑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万贵妃搞得后宫乌烟瘴气,太监汪直爱权、梁芳爱钱,李孜省、僧继晓负责搞春药和房中术。朱佑樘将这些“鸟人”斥逐,什么法王、国师、真人、国子等一律革除封号,一下子罢遣了千余人,又下旨“汰传奉官”。就这么一招,把朱佑樘贤君的人设给立起来的。
朱见深摆烂,长期不上朝。朱佑樘就不一样,每日清晨视朝,逢雨免朝,有事由衙门堂上官至奉天门奏事。每日打卡,给朱佑樘赢得了勤政的美誉。
皇帝当得好不好,关键在用人。朱佑樘起用了以刚直敢谏闻名的资深大臣王恕为吏部尚书,丘濬凭着一篇《大学衍义补》重用入阁,刘健、谢迁、李东阳等相继入阁,斥罢了靠与万贵妃冒认同宗混进内阁的万安,使得朝廷政策及用人方针发生了根本变化,开创了一个“群小斥逐、正人汇进”的生动局面,捧回了“弘治君臣”的奖杯。
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人搞定了,事就好办了。
嘉兴百户陈辅盗贩私盐事发被革职,纠集亡命无赖,攻陷府城,开狱放囚,大肆劫掠,知府徐霖逾墙而逃。朱祐樘命彭韶、李嗣分别清理浙江、两淮盐政,稳定了社会秩序。
四川发生大饥荒,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乘机起事,朱祐樘任用四川巡抚谢士元、郧阳巡抚戴珊合力给摆平了。
开封黄河决口,朱祐樘命户部左侍郎白昂领五万人修治。苏松河道淤塞泛滥,朱祐樘命工部侍郎徐贯主持治理,苏松再度成为鱼米之乡。
国家赋税收入实现N年连增,增至二千七百万石,达到了明中叶赋入高峰。
人口实现N年连增,弘治元年(1488年)人户911.363万户,弘治八年(1495年)1010.279万户,弘治十四年(1501年)1040.8831万户,弘治十七年(1504年)达1050.8935万户;人口数则由弘治元年(1488年)的5020.7934万,增至弘治十七年(1504年)的6010.5835万。
心理学家喜欢用原生家庭来解释成年人的行为。幼儿时期的经历,影响着成年的朱佑樘。朱祐樘虽然有心求治,也能听取臣下的意见,但他不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只能在陈规旧制的桎梏下修修补补,无法从根本上扭转明朝这个烂摊子。
正如黄仁宇说的,“弘治皇帝愈是谦抑温和,听凭文臣们的摆布,文臣们就愈是称颂他为有道明君。”朱佑樘统治期间被誉为“弘治中兴”,真不是他干得有多出色,只不过是前任太烂罢了。
终归还是熬不住了
遗传学有个概念叫“远缘优势”,夫妻生活区域离得远,后代在遗传方面会有一些相对优势。祖籍安徽的朱见深与来自广西的女子结合生产的朱佑樘,理论上讲聪明健康的几率更大些。虽然先天有优势,奈何幼儿时期处于缺营养、缺父爱、缺安全感的环境,导致了他虽然聪明,却不强壮。
这点,在《明实录》里是看不到真实记录的,臣子笔下的皇帝永远都是杠杠的。朝鲜使臣的描述可信度更高一些,“但闻皇帝不豫,朝会望见,天颜殊瘦”、“龙颜不润泽,常晏起视朝”。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当了八年的劳模皇帝,朱佑樘感觉身体吃不消了,他想歇歇,临朝经常溜号,也懒得接见内阁、六部大臣。太监李广抓住机会,引诱朱佑樘修习“烧炼斋醮”的养身符箓。修炼的效果怎么样,谁用谁知道,但李广因为得宠相当狂妄,矫旨、索贿等坏事没少干。
朱佑樘终归是个“好孩子”,“好孩子”特别看重名声。
弘治十年(1497年),在经筵讲官和朝臣的劝谏下,朱佑樘重振政事之心,李广畏罪自杀。
“好孩子”一旦认定谁是可靠之人,就会产生严重的依赖心理。刘大夏就是这个可靠之人,他成了弘治后期朱佑樘最受倚重之臣,几乎事事都不能离开他。
一人得宠,众人嫉妒。“偏听生奸, 独任成乱”的传言,换成别人会信,但朱佑樘不会,咱就信定刘大夏了,君臣之间“从容讲论,天颜和悦”,如图“家人父子”一般。幸运的是,刘大夏还真是个经得起考验的忠诚的正直的好同志,朱祐樘在位后期的振作实在与刘大夏有很大关系。
古代的史家也真是搞笑,自己三妻四妾,却对朱佑樘“一夫一妻”赞颂有加。根据《明史》《明书》等官方资料记载,朱祐樘一生仅娶妻孝康敬皇后张氏一人,从不纳宫女,也不封贵妃、美人,每天只与皇后同起同居。皇帝只取一个老婆,正常吗?当然不正常。朱佑樘这么做,大抵有两个原因:一是不想让孩子重蹈自己饱受后宫争斗的伤害;二是他的身体确实吃不消,他不想把有限的精力消耗在床上,他要像太祖、成祖那样治国理政当明君。
七分天注定,三分靠打拼。朱祐樘是一位急于求治的皇帝,努力工作了18年,终归还是无法改变明朝下滑的历史趋势,甚至无法跳出“短命皇帝”的怪圈。
1505年6月8日,朱祐樘在乾清宫崩逝,《皇明纪略》载为患热病后食瓜而死,年仅36岁,比他那死鬼老爹还短命5年。
(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我的文字能让您感受到阅读的愉悦,敬请关注本人的公众号。您的关注也是我继续写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