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闭症孩子来说,这也许是最好的【语言干预】方式

教育   2024-08-22 18:01   上海  



在看过《父母的语言》这本书之后,我对老公说,你得花时间把这本书读完。

我一直在反思自己:我以前和孩子的沟通方式可能问题很大!

要是能早一点看到《父母的语言》这本书,孩子的情况一定会比现在好很多,不过好在,现在开始改变也不晚。


这本书的作者叫达娜萨斯金德,她是美国芝加哥大学妇科及儿科教授,小儿人工耳蜗项目负责人。

这本书的学术成就很大,被5000本学术期刊转载,引起白宫重视,被誉为是一本送给父母语言教育的启蒙书。

尽管不直接针对自闭症,但是它所提到的理论和实操细节的描述,给了我很好的指引,让我从不知道该说什么,慢慢变成懂得说,并让孩子对我说的话越来越感兴趣。慢慢地,我们之间的互动交流开始多起来。


1

丰富语言环境的魔力



作者在书中介绍了一个实验——

给55个家庭装了仪器设备,在征得他们同意后记录他们跟孩子之间的互动。


他们发现丰富多样的语言环境,给孩子带来的成长的差异是非常巨大的——

1岁到3岁的孩子,累计听到的词汇量,脑力劳动者家庭是4500万个单词,领福利救济的家庭是1300万个单词,这两者相差了整整3200万个单词。

那么两类家庭孩子的语言发展水平如何呢?3岁孩子掌握的词汇量,脑力劳动者家庭是1116个单词,接受福利救济家庭是个525个单词!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数据,就是儿童语言当中,平均95%的词汇和父母是一样的。

也就是正常孩子在语言上几乎是父母的翻版——你看到你的孩子是怎么说话的,你就能反思到你自己是怎么说话的。

如果父母每天说话,都很冲,不讲礼貌,那你别指望能教出温文尔雅的孩子来。如果父母能注意自己的遣词造句,孩子也会变得不同。

还有一个就是,9个月大的孩子这方面的学习差异就已经存在了。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这个孩子的读写水平,将决定了,这个孩子以后上什么大学。小学三年级以后,这个差距就越来越大了。


2

父母使用语言的原则



通过上面的例子,这本书告诉我们:

父母语言丰富度与孩子语言发展的水平有很大的关系。

那么,父母具体应该怎么做呢?到底应该怎么跟孩子对话是科学的呢?

这本书讲到了3t原则。

1

turn in 共情关注


什么叫共情关注?其实就是关注孩子和共情孩子。

我们先来看一个反面例子:

很多父母会抱怨:这孩子,给你念绘本呢,怎么不听呢?

当我们给孩子念绘本的时候,我们希望孩子的注意力全部都在绘本上,妈妈怎么念,他就怎么听,对吧?

不对!

如果你不关注孩子在干什么,不共情孩子要干什么,那么你对他说的语言很可能是无效的。




孩子那么小,他怎么可能完全跟着你的节奏去吃饭,去大小便,去学习,然后念绘本的时候跟着你看。不可能,正常的孩子都难以做到,更别提自闭症的孩子了。

所以如果你非得让他按照你的节奏来,他的皮质醇会分泌,他会焦虑,你也会焦虑甚至发怒,恶性循环就开始了。

那该怎么做呢?




当你给他念绘本的时候,孩子手摸到了床单上。这时候呢,就可以跟孩子说:看到床单了哦,这个床单摸一下软软的,来,摸一下绘本,绘本硬硬的,绘本讲的什么啊?然后就把孩子的注意力转到绘本上来,开始给他讲绘本。

也就是说,其实讲绘本的首要重点不在于绘本本身,而是你要关注孩子在做什么、他的注意力在哪里,然后说些他关注的东西,再尝试把他引导到绘本上

再比如,当他在听故事的时候,非得要去玩积木,咱们是要给他继续讲故事呢?还是玩积木呢?我倾向于给他讲积木:这是积木,红色的,拿在手里看看重不重,你想搭什么呢?

还有一个很好的共情方式是模仿孩子,美国son rise和esdm早期干预丹佛模式里面,都会提到这个重要的干预模式。

如果孩子目前的自闭状况还很严重,常常处于自已的世界里,关注物多于关注人,那么,我们可以先模仿他在做的事,模仿有助于孩子提升对人的关注,“镜像理论”提到,模仿孩子能修复ASD孩子的镜像神经元,当他看见有人做和他相同的动作,发出一样的声音,镜像神经元就会活化,这样能让孩子注意到我们的存在,当孩子能留意到我们时,沟通才容易进行。


语言模仿也是模仿,我们完全可以用儿童化的语言

过去很多专家跟我们说,不要用小孩子的话来跟小孩子说话,要用大人的语言,这种一言以蔽之的说法是不对的。

其实这是分阶段的,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当然要用儿童化的语言了,等到他上了小学,开始思想成熟的时候,我们就改变成用大人的语言。

我们自闭症的孩子本来心智年龄就比较小,儿童化的语言就更必要了。我们就是要用那些很可爱的语言,比如:拉臭臭,喝奶奶,拉拉小手。

比如说:

“该吃饭了,快去洗手。”

“饭饭时间到啦,我们去把手手洗干净吧”

这两句话,孩子肯定更喜欢后面那句。

因为孩子喜欢叠加词,觉得叠加词有韵律感,好听,有意思,他会更有学习的意愿和动力。甚至连语音语调都要变得更有趣。

综上,我们常常说自闭症的孩子注意力最重要,我们总是觉得孩子不关注我们,有没有想过孩子为什么要关注你呢?为什么不从孩子已经在关注的东西入手呢?为什么不试着模仿孩子做出的动作和说法的方式呢?不妨试试哦,关注孩子、共情孩子,相信会慢慢给你和孩子带来改变。


2

talk more 多说一点


第二个t是talk more,就是多说一点,怎么个多说法?随便什么都说吗?

不尽然哦,有下面几点供你参考。

(1)多分享 

一般小朋友之间的互动很多都是分享展示性的语言,比如:“你看,我新买的玩具车。”、“昨天妈妈带我去动物园,我看到长颈鹿脖子好长,有这么这么长哦!你看过吗?”

分享式的语言容易吸引别人的注意力,让你与他人更快地产生连结。家长可以利用感官活动与孩子分享沟通,这是一个有效的学习方式,例如:




看到的事物 —— 哇!你看,天上有飞机,飞得好快哦;那里有只小狗,腿短短的好可爱。

听到的声音 —— 飞机在天上飞,发出好大的声音哦;打雷了,我怕这个雷声,听起来真吓人。

闻到的气味 —— 公园里这些花闻起来好香;公园旁边有小狗狗的便便,闻起来臭臭的。

尝到的味道 —— 辣椒味的豆干,吃起来感觉好辣;柠檬水喝起来好酸啊!你怕辣还是酸呢?

碰触东西的感觉 —— 玩泡泡水好有趣,泡泡摸起来滑滑黏黏的;茶摸起来烫烫的,冬天喝杯茶很舒服!

生活里的任何媒介都可以制造分享的机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孩子学习认知的资料库。当你善用分享式的语言与孩子沟通,你会发现孩子也越来越习惯用这样的方式与人对话,这就是所谓经验 分享式的沟通。

(2)做个讲解员

在一次聚会中,图图妈妈和我说,她在带孩子出门的时候,看孩子注意到什么就说什么:
你看那个阿姨穿的是红色衣服,你看那边来了一辆丰田车,那边有一条狗跑过来了,小心不要被狗狗咬哦等等。

在家时她会一边干活,也一边描述正在做的事情,哪怕是一两句,你看妈妈在做饭,给你做好吃的鱼哦,这对于他都是很好的学习的机会。

现在,两三岁还没有语言的图图,在经过妈妈耐心的亲子干预下,和普通小孩几乎没有什么差别。

这里很关键的是,要把孩子注意的事情描述出来,而不是你自己注意到的事情描述出来,因为他看到的和你说的完全不搭边的话,他无法讲你描述的和他看到的连接起来,也是白搭。

所以,想要让孩子开口说话,首先要当好孩子的讲解员。


当你和孩子互动时,可以帮助他说话。仔细观察你的孩子,看他在做什么,然后把他的生活翻译成 他能够理解及使用的语汇,把孩子正在做的事用语言表达出来。




比如孩子在转车轮子,你走过去看他玩,他转得很快的时候,你可以说:“哇!轮子转得好快哦!你喜欢看轮子转得很快的样子,你看起来很开心……”

帮孩子旁白出他在做的事以及当下的情绪。当你给孩子符合当下经验的字词时,能辅助孩子理解语言,让他更有可能学习和使用语言。 
 
在她的启发下,加上这本书的指导,这个原则我现在做起来,慢慢开始上手了。




比如我在教孩子刷牙时,我会说:

到刷牙时间啦,我们去刷牙吧。谁先来?
找到你的牙刷啦,你先来。

你的牙刷是蓝色的,妈妈的是粉红色的,你的牙刷是小的,妈妈的牙刷是大的,或者你的牙刷是短的,妈妈的牙刷是长的。


这几个说法隔些天就轮换着说。

来,现在我们牙膏盖子打开,把牙膏挤到牙刷上。

来一点点挤,干的真棒!

好,现在准备刷牙啦,开始刷吧,上面刷10次,1 、2、3、4、5、6、7、8、

9、10下面刷10次,里面刷10次,还要刷刷舌头哦。

有时候也会告诉他,要听妈妈唱歌,等妈妈把歌唱完了就漱口。

那些他喜欢的歌刚好也就2分钟左右,以前他很排斥刷牙,这么做以后,他刷牙就顺利了很多。


这一段讲的很详细,我是一个很需要模仿的人,觉得说出具体的话了,大家会更容易理解,上面的每一句话都有很多细节,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变换。

我以前带他刷牙基本上只有两三句话,现在变成了10几20句话,甚至还结合了唱歌等社会性强化,也算是小进步了。

(3)从眼前到想象

当然我们不能只是描述眼前的正在发生的事情,等孩子能力上来了以后,甚至我们还可以脱离语境来交流。

比如说:
我们在小区里散步,在没有见到狗的时候,我会说,待会要是出来一只狗怎么办?我儿子没反应,但是女儿会说,妈妈不要害怕,狗狗很乖不会咬你的。这也是儿子学习的机会,可能他听懂了我们的对话,以后就慢慢会用了。

我们没有看到的东西,我们也可以延伸出来讲,也可以去想象,调动孩子去想象眼前没有发生,但是有可能会发生的事情。

所以我们不仅仅是孩子生活中的复读机,我们可以和孩子讲讲生活中他可以想象的东西,开始语言的扩展。


比如孩子说“抱抱”,孩子想要抱抱的时候,他只会说这么一句,我们可以预估孩子目前的认知水平,如果孩子水平不太好,就尽量简短并且重复说几次,如果孩子语言认知水平还可以,我们就要尽量扩充他的表达。
 
比如说:
你是不是累了?想让妈妈抱一抱?你可以说:妈妈,我好累,你抱抱我吧。

这样我们就把“抱抱”这个词扩充成了两个关联完整的句子。当这样的情景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的孩子也会慢慢地出现连贯的语句。久而久之,孩子有可能会说出“妈妈,我好累,你抱抱我吧。”



3

take turn 轮流


第三个t是take turn,轮流。

当家长“负担”大部分的动作和沟通责任时,孩子就会习惯性被动地 接收与回应,这样的互动模式造成了孩子缺乏主动沟通并且会习惯于逃避沟通 。 


回到我们刷牙时的情境,为了能让他有轮流对话的意识,有时候我会把话说成问句,让他回答,然后再进行下一步。比如:这个牙刷真可爱,这是谁的牙刷呀?我的牙刷。哇,这是你的牙刷呀,你的牙刷上有乐迪呢,我好喜欢乐迪,你喜欢吗?
  
等到他会自如地回答了,并且学会主动提问了,我们之间的交流也会更充分,目前我儿子还没有到这个状态,但是我还是满有信心,以后他能做到的。


在轮流谈话当中,你会发现,最大的敌人是什么?就是我们父母喜欢用封闭式的方法来和孩子交流。

就比如说:不要动,不要碰那个东西。这种话是没有轮流的,没有让孩子感受到事情是有因果关系的。如果你要制止孩子做某件事的时候,就要说明原因,同时要学会等待。




比如在吃火锅的时候,孩子总是乱动,很多次都差点就碰到火锅上了,按照我以往的做法,会很严厉地制止他,甚至就一直抓住他的手,不让他乱动。

后来我经过反思,要让他明白危险和乱动的后果。会心平气和地和他说:

火锅很烫,要放好小手哦,小手碰到火锅会痛痛。他一开始还不太听,依旧乱动,终于被烫到了,于是再教育他,这回他总算明白,手就不再乱碰了。


3

试着把原则用活



在了解了这个3t的原则之后,我们怎么进行实践呢?我再给大家一些示例,供大家参考。

【早上的时候】——




早上起来,你共情关注了,发现孩子想要自己穿衣服。

就可以说:宝宝要自己穿衣服啦,你来试试吧。

然后开始充分交流:

你的衣服上有5个扣子呢。能帮妈妈数一数吗?1个,2个,3个,4个,5个。你来扣第一个扣子吧,第一个扣子扣好啦,你真棒。5个扣子都扣好啦,宝宝会自己扣扣子啦。

你告诉妈妈,哪个是第3个扣子?嗯,你说对了。现在你可以试试自己穿袜子啦。


这里面即便孩子没有和你交流,其实你们也完成了轮流谈话了,就是让孩子负责扣纽扣,而你负责数数。如果孩子有回应对话,那我们还要加上适当的社会性强化。


【洗澡的时候】——




你发现,孩子特别喜欢洗泡泡澡,共情关注,给他准备好一缸泡泡洗澡水。

然后开始充分交流。从为什么要洗澡?泡泡的远近,排列的样子,泡泡像什么,泡泡的远近,泡泡糊到脸上了,泡泡是什么形状的?毛巾是什么形状的?泡泡是什么颜色的等等情形都可以做出充分的交流和轮流对话。


4

我的孩子

在帮我变成更好的自己



说实话,我并不怎么喜欢说话,说话费神费力,发微信从来不会用语音,觉得语音比打字累多了。

知道自己少言寡语对孩子成长不利之后,开始刻意练习自己说话的能力。对于我来说,变成了上面的那个话痨的妈妈,是一个蛮难的事情的,还需要不断努力。
 
看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想是:

孩子的起跑线不是咱们做家长的有多少钱,而是我们做家长的用什么语言,说多少语言。对于我来说,与其后悔在他三岁之前少言寡语,错过了他的语言发展关键期,不如从此刻开始,改变自己,学会慢慢地和孩子正确的说话,把握当下,为时不晚,现在才是最早的时点。

本文摘自 暖星雪莹读书会 《父母的语言》解读音频,有删节,有微调。

排版 | 心怡
图源 | Pexels

END

更多干预课程,戳戳看 !

暖星社区
面向孤独症(即自闭症)群体的综合平台——汇集各地孤独症康复机构信息,孤独症知识,资深康复师信息及相关学习资源。让孤独症群体生活得更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