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型形成的原因其实就是童年缺失了父母的爱,所以在感情里,他们很容易和超强的焦虑心纠缠在一起,因为焦虑在某个瞬间让他们感受到了渴望已久的父母一般的温暖,那是博大的,坚定的。准确的说,他们不爱焦虑型,他们爱的是焦虑型给他们的爱。但问题就出现在这里,爱情和亲情终究是不同的,爱情里可以让他感到快乐的,而焦虑的爱无法给他们的。
当焦虑性给他们的安全感之后,他们很难安于这份感情,他们不自觉的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不是因为他们人品坏,是因为他们满足了作为孩子的幸福以后,焦虑感受到这个人正在离开自己,不是真正的离开,而是踩着自己往上走的离开,比起离开都还很令人寒心,甚至安全性也无法忍受这种感情。没有正确的引导,回避的他们开始焦虑,开始疯狂,只是他们不舍得离开,而你以为你们是爱情,但其实在相处中,你对他的理解,心疼,包容和他自带的调皮,活泼,天真的样子,慢慢的让你越来越不舍,所以当你要离开回避型的时候,会觉得痛彻心扉,频频回首而会。
毕竟当真感受到你似乎要离开的时候,才会感受到内心的刺痛。你也许不明白,为什么之前不好好珍惜,那么冷酷,在离开的时候他也没有回来挽留。怎么样能让回避情学会爱另一个人啊,而不是让一个人去扮演爸爸妈妈,他们在去爱另外一个大人。这也回答了为什么回避情总是觉得前任比较好,世上只有妈妈好呀,他们对爱情是好奇的,是本能,是欲望,而对父母的爱才是内心最深的需求。这是回避型依恋者一生追求的完美。恋爱感觉是有曲线的,不会一层不变,而互相沟通,彼此付出恰好回避是完全反人性的,这和儿童原始家庭中得不到情感回应,以及经历一段或多段恋爱中的情感创伤有关。而这时候人类的框架名为情感的模型,没有融入框架内,所以回避是先天缺陷的,因为没有,那该如何维持和经营一段稳定长久的感情呢?所以回避很难共情,无法感知爱与被爱,因为从小就没有被人好好爱过。如果非说爱,那可能就是短暂的荷尔蒙的时期,大概持续1:3个月左右吧。自然界的生理反应可能会被回避解读为感知的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