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早产儿日 | 爱,有未来—早产宝宝更需要肌肤接触

健康   2024-11-17 09:38   上海  

为倡导人们更多关注早产儿的生存与发展,采取有效行动,降低早产导致的疾病与死亡风险,2011年由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将每年11月17日设立为世界早产儿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司在2016年将“有爱,有未来”设立为世界早产儿日中文永恒主题,旨在呼吁全社会关爱早产儿及其家庭,提高早产儿生命质量,促进母婴健康。

 2024年世界早产儿日宣传口号为“有爱,有未来——早产宝宝更需要肌肤接触”,强调肌肤接触对所有婴儿都有好处,尤其是早产/低出生体重及患病新生儿。肌肤接触应在婴儿出生后立即开始,有助于提高婴儿对抚摸和情感的感知,并在促进母乳喂养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什么是早产儿

早产儿是指胎龄小于37周出生的新生儿。近年来,全球早产儿发生率呈持续增加趋势,我国早产儿发生率由20世纪90年代的4%~5%上升到目前的7%~10%。

早产儿根据胎龄细分为4类:晚期早产儿(34周≤胎龄<37周)、中期早产儿(32周≤胎龄<34周)、极早产儿(28周≤胎龄<32周)、超早产儿(胎龄<28周)。

宝宝早产,出生时发育不成熟、体重低,出生后发育落后、患各类疾病的风险更高。出院后家庭的科学管理可以弥补宫内损失,从而改善其日后健康和生活质量。

早产儿对新生儿的危害

1、心肺功能不好,可引起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2、肝脏发育不成熟,肝脏的酶系统发育不完善;

3、体温中枢发育不全,皮下脂肪少,体温容易随外界环境改变而升降,若没注意好保暖,可发生硬肿症;

4、易发生黄疸,有时程度可以很重。吸吮力差,喂养较为困难,可发生低血糖等情况;

5、抗感染能力都较差,容易发生肺炎等感染。

孕妇如何预防早产

1、孕期摄取合理充足的营养:孕妇要负担母体和胎儿的营养需求,所以要多食用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和各种维生素的食物;

2、积极防治生殖道感染:生殖道感染是早产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孕期应该加强会阴部清洁保健,穿棉质、透气的内裤,不乱用清洁液;

3、注意口腔健康:口腔厌氧菌感染性牙周病与流产及早产相关,因此孕前积极治疗口腔疾患;

4、避免劳累和外来刺激:孕晚期不长途旅行,避免路途颠簸劳累。注意保护腹部不受碰撞。走路或上、下台阶时,要一步一步地走稳。在孕晚期禁止性生活;

5、保持良好的心情:紧张、焦虑和抑郁与早产关系密切。

早产儿的家庭护理

1


注意保暖

在日常的护理中,要重视宝宝的保温问题。冬天更应保障宝宝活动的区域范围内温度保持在22-26摄氏度,给宝宝换尿不湿要尽量做到动作迅速,给宝宝洗澡,也要调高室内温度,尽量减少热量的散失。

2


预防感染

早产儿身体发育不成熟,因此要预防感染等风险的发生。居室应阳光充沛、通风透气、温湿度适宜。生活用品应经常消毒,做好日常的皮肤清洁,颈部、腋下、腹股沟、肘窝等皮肤皱褶处及会阴处要保持干燥。尽量减少日常亲朋好友对早产宝宝的探访,减少接触感染病原菌的机会。

3


喂养与营养

营养是保证早产宝宝体格生长及神经系统发育的基础。早产的宝宝一方面要追赶生长,另一方面短时间内追赶过快会增加成年期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发生风险。因此,合理的喂养方式至关重要,合理喂养的原则是保持宝宝适宜的生长追赶。      

1、对于出生体重>2kg、无营养不良高危因素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宝宝,母乳是出院后首选。

2、对于胎龄<34周、出生体重<2kg的早产儿,可采用母乳强化剂加入母乳的方式来喂养,以增加母乳中蛋白质、能量、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保证宝宝营养需要。具体添加方法需要咨询医生意见。

3、对于无法进行母乳喂养的早产儿,宝宝体重增长欠佳时,可根据医生建议采用早产儿配方奶粉。

家长要学会敏锐地识别孩子饥饿的状态,并尽快满足孩子的需求。另外,父母要从孩子刚开始时的按需喂养,逐步过渡到规律喂养,以培养孩子良好饮食习惯。



智慧科普家族温馨提示


专家认为,抚触能促进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同时也能满足早产儿情绪需求,增加睡眠时间,有助于全面发育。因此,家庭日常护理中,父母亲可每日给予早产宝宝3次左右15分钟的抚触,以促进宝宝健康发展。


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其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用于中心信息传播、文化宣传、医疗信息服务、健康知识宣讲
 最新文章